我们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行我素的熊孩子人格,或是啥也不怕的鹰型人格,更容易成孩子王(首领)。
其实呢,能不能成为孩子王(首领),与人格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谁能成为孩子王(首领),主要看谁能拥有更强的边界感。边界感强的人,可以领着大家获得最多的空间,但是不会越界。
一个人的边界感强大,意味着他能准确判断博弈各方的权重,他知道面对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事;也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会拥有最大的空间,却通常不会惹出麻烦。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更愿意跟着他去做事,因为有安全感,还感觉很尽兴。
一个人缺乏边界感,会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如果他是乖孩子人格,遇事就会唯唯诺诺,因为他无法有效判断真实的边界所在,而且又害怕越界,所以表现在外,就是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干。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不愿意跟着他做事。因为跟着这种人做事,肯定会感觉充满憋屈。
如果他是熊孩子人格,遇事就会令人讨厌,因为他无法有效判断真实的边界在什么地方,却又喜欢习惯性的越界,所以表现在外,就是经常冒犯别人、甚至侵犯别人。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不愿意跟着他做事。因为跟着这种人,毫无安全感,还很容易惹出事来。
事实上,无论乖孩子人格,还是熊孩子人格,都会通过自己的摸索,不断发现交往对象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只是彼此寻找的途径不同罢了。
乖孩子人格的处世之道,就是会迁就别人。所以,他发现相关边界的过程,大约是这样的,那就是从“这也不能做、那不能做”的条条框框中,渐渐发现,很多事,其实都是可以做的;并且随着不断的摸索与开拓,渐渐发现真实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熊孩子人格的处世之道,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他发现这些边界的过程,大约是这样的,那就从“这也能做、那也能做”的自由中,渐渐发现,很多事,其实都是不能做的,并且随着不断的摸索与收缩,渐渐发现真实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不管从哪个层面开始摸索,他们最后都得知道,真正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否则,你太乖了,大家跟着你,会感觉做事畏畏缩缩,走到哪里都会感觉很憋屈;你太熊了,大家跟着你,通常只会爽上一小会儿,后悔好多天,甚至后悔一辈子。
不论从胆小到胆大的方向走;还是从胆大到胆小的方向走;只要你能发现真实的边界,都意味着你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天赋。
因为所有的边界,都是不可言说的。
从大道理上,许多事,都是不可以做的;但事实上呢,它都是可以做的;最经典的就是各种潜规则。
从大道理上,许多事都是可以做的;但事实上呢,它都是不可以做的。最经典的就是,各种人人平等的大道理。
所以,相关的边界,都需要你准确判断博弈各方的权重;最后知道,与对方相外的时候,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许多时候,绝不是一个你不怕事,就能决定的。
许多时候,你可能真的不怕事;问题是,真的出了事,你未必能负担得起。到时谁也会觉得,你这就是缺心眼,或是没事找事。
想要准确判断博弈各方的权重,这需要非常不可言说的能力。
它需要你准确判断出,你(你们)的权重;你(你们)支持者的权重;更得判断出对方的权重,以及对方支持者的权重。
只有准确判断出这些,你在做事的时候,或是领着大家做事的时候,才会表现得从容自信,因为你知道彼此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绝不会唯唯诺诺的,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关键是,你表面很大胆大、很任性,却都是在边界之内灵活游走。
这绝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两种结果。
第一、乖的过头了,明明可以做的事,你却不敢做;明明啥后果也没有的事,你却生怕它会出事。于是,表现在外就是唯唯诺诺、畏手畏脚。
第二、熊的过头了,明明不可以做的事,你却认为可以做。于是,走到哪里,让人排斥到哪里,甚至动不动就会惹祸上身。
我们知道,人格的塑造,都是从矛盾的两极中选择。
所以,无论乖孩子也好,熊孩子也好,最后的高配版,都是殊途同归的。
说得具体点,在向高配版人格进阶的过程中,乖孩子的人格,会逐渐向熊孩子的人格靠拢;否则,它不会逐渐拓宽边界,还能发现真正的边界。而熊孩子的人格,也会逐渐向乖孩子的人格靠拢,否则,他不会在收缩边界的过程中,渐渐知道真正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但是不管怎么说,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这是决定乖孩子人格、熊孩子人格,会不会成为高配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