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老人说“冬至人不动,来年无病痛”,这句老话有啥讲究?

文摘   2024-12-21 17:12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冬至人不动,来年无病痛。”每年冬至前后,老人们总爱念叨这句话。
小时候,听到这话总以为是让人偷懒的借口,直到年岁渐长,才慢慢明白,原来这短短的一句话,藏着古人对自然规律和身体健康的深刻洞察。
今年冬至这句俗语再次浮现在耳边,它究竟代表着什么?又有哪些养生智慧可以借鉴?




冬至,为什么被古人如此重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汉书》中有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此开始,阳气慢慢回升,白昼渐长。而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也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时节,人体的阳气也要“闭藏”,不宜过度消耗。

冬至作为冬季的转折点,更是养阳的关键时刻。如果在这个时间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就会伤及初生的阳气,导致来年体弱多病。
所以,“冬至人不动”并不是单纯的静止,而是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减少劳作,涵养阳气。



饮食上,冬至该怎么吃才能养阳气?




饺子和汤圆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传说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辣椒等温性食材包成饺子,煮熟后分给乡亲们食用,帮助他们御寒防冻。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寓意冬天吃饺子不冻耳朵。
从养生角度来看,饺子馅的选择尤为重要。比如加入羊肉、韭菜、姜等温热食材,可以帮助身体驱寒、补充阳气。
此外,饺子皮是面粉制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让人感到温暖。

而在南方地区,冬至吃汤圆则有“团圆”的含义。汤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性温,具有健脾暖胃的作用。尤其是加入芝麻、红糖、桂花等馅料的甜汤圆,不仅能滋补脾胃,还能缓解冬季手脚冰凉的症状。
羊肉萝卜汤
羊肉性温,是冬季养生的佳品,可以补肾壮阳、温补脾胃。搭配白萝卜,既能去膻味,又能帮助消化,防止冬季因肉类摄入过多引起的积食。
红枣枸杞鸡汤
红枣补血、枸杞养肝,搭配鸡肉一起炖汤,可以起到滋补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手脚冰凉的人。




少动≠不动,藏阳气才是关键




选择舒缓的运动
冬至前后,散步、练太极拳是再好不过的运动方式。缓慢的动作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同时不至于损耗阳气。特别是在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也有助于补充能量。
延长睡眠时间
冬至时节,顺应“早卧晚起”的规律,延长睡眠时间,是养藏阳气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寒冷的清晨,尽量不要过早出门,等太阳升起后再开始一天的活动,对身体更友好。
注意保暖
冬至前后,人体容易受寒。尤其是头部、脚部和背部这些关键部位,一定要保护好。出门戴帽子、围巾,睡觉前用热水泡脚,都是简单又有效的保暖方法。


“冬至人不动,来年无病痛”这句俗语,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气里,停下匆忙的脚步,倾听身体的声音,顺应自然,涵养阳气。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养生并非难事。只要我们在冬至这一天,注重饮食、合理运动、注意保暖,就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