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少吃这种酱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医生告诉你真相

文摘   2024-12-19 14:12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王叔,怎么了?今天买菜看起来都没什么精神呀?”菜市场的大妈关切地问道。
“还能为啥?家里东坡肉都不让我做了,说酱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不,儿子上回陪我体检,看了报告后,硬是让我少吃酱油,说血压高、血管堵,得改改。”王叔叹了口气,拎着那一小袋青菜,慢悠悠地走开了。
王叔今年刚过77岁,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最大的爱好就是做菜——尤其是那道招牌东坡肉。可如今,医生的一句话,把他多年的烹饪习惯彻底打乱了。王叔心里犯嘀咕:酱油真的有这么大的“罪过”吗?吃多了真会让血管堵住?




为什么酱油会让血压升高?






数据显示,普通酱油每100毫升中含钠量高达5000毫克以上,这意味着即便你只用一小勺(约10毫升),摄入的钠也接近500毫克。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量应不超过2000毫克,换句话说,三四勺酱油就已经让你“超标”了。
长期摄入过量的盐,还会增加心脏病、肾脏负担以及中风的风险。此外,高盐饮食还会干扰钙的吸收,导致骨质流失,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危险。




酱油会致癌吗?




有人说酱油中含有亚硝胺和4-甲基咪唑,这些物质可能致癌。确实,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但它的生成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和酸性环境而酱油的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极低,且环境并不呈酸性,因此酱油中亚硝胺含量极低,完全远低于国家标准。
至于4-甲基咪唑,它是酱油制作过程中焦糖色素可能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虽然大量摄入4-甲基咪唑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但酱油中的含量非常低,正常饮食中很难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劣质酱油。市场上有些“配制酱油”是通过化学手段快速合成的,其中可能加入过量的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对健康有潜在的隐患。因此,选择正规品牌和天然酿造的酱油尤为重要。



酱油会让皮肤变黑吗?




“孕妇吃酱油,孩子会变黑”“酱油吃多了皮肤会暗沉”——这些说法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毫无科学依据。
肤色的深浅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外界因素如阳光暴晒会加深肤色,而酱油中的成分对皮肤颜色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有人认为酱油中含有酪氨酸,而酪氨酸是黑色素合成的原料,吃多了会导致皮肤变黑。但事实上,酱油中的酪氨酸含量非常低,远不及肉类、蛋类等食物的含量,更不可能影响肤色。所以,酱油吃多了会变黑的说法,纯属误导。




酱油怎么选更健康?




看工艺:选择酿造酱油,避免选择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通过传统发酵工艺制成,质量和安全更有保障。
看配料表:选择配料表简单、无添加剂的酱油。优质的酱油配料通常只包括水、大豆、小麦、食用盐等天然食材。避免选择含有谷氨酸钠(味精)、焦糖色、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酱油。

看等级:酱油的等级由氨基酸态氮含量决定,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品质越好。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8g/100ml。
看钠含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酱油,以减少盐分摄入。对于高血压患者或需要控制钠摄入的人来说,低钠酱油是更好的选择。



怎样健康使用酱油?这些细节很重要




控制用量是关键
每次做菜时,尽量少放酱油,尤其是炒菜时,可以先用其他天然调味品(如醋、柠檬汁、姜蒜等)调味,最后再加少量酱油提鲜。这样既能减少盐的摄入,又不影响菜肴的味道。

区分生抽和老抽的用途
生抽主要用于调味和提鲜,比如凉拌菜或炒菜;老抽则适合上色,比如红烧肉、卤味等。使用时要注意,老抽的盐分可能更高,不宜放太多。
避免长时间高温烹饪
酱油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如氨基酸)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做需要长时间炖煮的菜时,可以在最后阶段再加入酱油。
尝试用其他调味品替代
例如,用天然的香料(如孜然、八角、桂皮)提升菜肴的香味;用新鲜的柠檬、橙皮、醋等增加酸味;用洋葱、大蒜、香草代替部分酱油提味。这样的搭配不仅能减少盐分摄入,还能增加菜肴的层次感。


酱油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灵魂,但它也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帮凶”。选择天然酿造、低钠的酱油,控制使用量,合理搭配其他调味品,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守护健康。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