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高发,是鱼肉吃多了?再次提醒:这3种鱼,最好要少吃

文摘   2024-12-15 13:11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老李啊,我劝你少吃鱼肉吧!你不知道,现在都说吃多了鱼容易得癌症,还是少碰为妙。”朋友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挡住了老李递来的烤鱼。
老李是个地道的鱼肉爱好者,家里冰箱从不缺各种鱼类。可听到“致癌”的说法,他的心里一下子没了底。鱼肉,这个他一直视为健康食物的东西,难道真的成了健康杀手?




吃鱼致癌?真相是什么?




鱼肉,一直以来被视为健康饮食的典范。它富含优质蛋白、Omega-3脂肪酸(DHA、EPA)、维生素D以及多种矿物质,无论是促进脑部发育,还是增强免疫力,鱼肉都曾是“营养榜单”的常客。
《国家癌症中心杂志》的文章提到,经常食用鱼类的女性中,一部分患上了早发型直肠癌。
这一发现被一些人误读为“吃鱼致癌”。其实,研究仅指出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有人天天吃鱼,得了癌症,就说鱼是元凶,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鱼肉本身并不会致癌,但不健康的烹饪方式、不安全的鱼类品种,确实可能给身体带来危害。问题不在于“吃鱼”,而在于“怎么吃鱼”。



哪些鱼需要少碰?






烤鱼
烤鱼虽然香气扑鼻,但高温烹饪会让鱼肉中的脂肪在燃烧时产生一种叫多环芳烃(PAHs)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特别是在夜市里,很多人围着电烤炉边吃边聊,鱼肉表面焦香诱人,但里面的化学物质却悄悄积累。当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对胃肠道、呼吸道产生损伤。

咸鱼
咸鱼,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经典菜肴,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老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咸鱼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盐分进行腌制,高盐腌制不仅容易导致高血压,还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物质经过长时间存放,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明确的致癌物”。

生鱼片
近年来,生鱼片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寿司店或日料餐厅里,几乎成了标配。但生鱼片的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寄生虫感染和食材污染是两个主要问题。
淡水鱼生吃的风险尤其高,因为寄生虫,比如肝吸虫等可能在鱼肉中存活。如果生鱼片的来源不明、处理不当,或者食材未经过严格检测,食用后可能会引发肝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如何健康吃鱼?




选购时:看眼睛、看鱼鳃
新鲜的鱼,眼睛应该是清澈透亮的,如果鱼眼浑浊发黄,说明已经不够新鲜了。此外,鱼鳃也是重要的观察点,新鲜鱼的鱼鳃呈鲜红色,而不新鲜的鱼通常鱼鳃发黑或发灰。

烹饪时:清蒸是最优选择
清蒸鱼能最大程度保留鱼肉的营养成分,同时避免高温油炸产生的有害物质。搭配一些葱、姜、蒜,不仅能去腥,还能增加抗氧化作用。
适量食用,均衡搭配
鱼肉虽好,也要适量。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的鱼肉摄入量不宜超过150克。同时,建议多尝试不同种类的鱼,例如鲈鱼、鳕鱼、三文鱼等,避免长期只吃一种鱼。


鱼肉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健康礼物,但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却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
减少烤鱼、咸鱼、生鱼片的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适量食用并搭配均衡的饮食,不仅能享受鱼肉的美味,也能保护自己的身体。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