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有一种重要的理论居然以毛主席的名字命名,那就是毛粒子(Maons),又译毛子。
1963年毛主席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上的坂田昌一的论文《基本粒子的新概念》,并多次称赞他的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视之为科学研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毛主席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中国物理学研究。1966年在北京召开的暑期物理讨论会把重点聚焦于粒子。来自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了强大的团队,后来被称为“北京基本粒子组”。会议开幕前,北京基本粒子组还提出了一种粒子理论:强子的结构模型。会后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就。主席一句话,可以左右科学的发展方向啊。
美国物理学家诺奖获得者谢尔登·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曾多次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双方就基本粒子还能不能继续分割作了讨论,格拉肖的立场当时倾向于不能,毛泽东则认为对立统一的哲学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后来更小物质确实发现了,中国科学界称为层子,美国科学界称为夸克。
在1977年第七届夏威夷粒子物理学年会上,格拉肖提议将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悼念去世不久的毛泽东,并致敬其哲学观念。
粒子物理学在上世纪是一门显学。科普图书《神奇的粒子世界》断言:“20世纪见证了物理学无与伦比的进步。如果说,前半叶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主导,那么毋庸置疑,后半叶的明星就是粒子物理学。”
没有想到老人家的名字还可以载入科学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