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语文这样学》书稿更新

文摘   2024-06-03 22:04   北京  

最近在训练大语言模型来做WHWM分析性阅读和写作。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帮助学生来更好地阅读和写作了。其核心就是在全书、章节、篇、段落、句、词、字各个层次嵌套地用分解和综合来问和回答下面四个问题:以篇章为例,

  • What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

  • How篇文章怎么说的?

  • Why作者为什么说这个,为什么这样说?

  • Meaningful我觉得怎么样,从表达意思和表达方式上?


其中How篇文章怎么说的的问题自然会走到下一层,也就是这篇文章的每一段主要说了什么,段之间有什么关系,段的主要意思和篇章的主要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针对段的WHWM的How上,自然会走到段内每一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句的主要意思和段的主要意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当回答Why的问题的时候,反过来,就会往往从下层走到上层。例如,在段的层面问为什么说这个就往往需要从段和篇章的关系的角度来回答。例如在篇章的层面问为什么往往就需要跳出来这个篇章一点点走到对作者和社会的了解上面去,也就是去思考篇章和社会和作者经历的关系。

当回答Meaningful的问题的时候,就要结合把篇章联系到自己,无论是从思想还是情感的角度,把篇章的内容和写作手法联系到自己。

为了训练出来一个好的WHWM阅读和写作辅导老师,我梳理了之前做过的WHWM分析的篇章,格式上标准化以后当作素材输入给大语言模型。目前看起来,效果相当好。以后,篇章阅读再也不是靠海量阅读靠悟的了,而是有方法的了。稍后再跟大家分享训练成果——也就是大语言模型辅导WHWM阅读和写作的表现。

在这过程中,我就顺便把《大中小学语文这样学》书稿更新了一下。在这里,把这个书稿先分享给大家。书稿可以从“吴金闪的书”(点击原文链接可以访问)下载。下面是其中的一个WHWM分析的案例。


顺便,最近WHWM数学解题,回溯性诊断,WHWM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化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敬请期待我们的工具来帮助大家更好地解题、阅读、写作和发现断点知识。

为了理解而教和学
分享我们在促进理解型学习上的思考和经验,尽可能地用理解型学习取代机械式记忆性学习,并且在实在取代不了的时候(尽管强烈怀疑有这个时候),用理解型学习来帮助机械式学习。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成为搜索引擎、汉字英雄、计算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