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的理解型学习和背后的系统科学

文摘   2024-09-15 12:23   北京  

今天偶然看到wellcome(welcome)的新闻,意识到其实这个错误还有那么点道理呢。就顺便用这个例子来讲讲理解型学习及其背后的系统和科学。

那么一点道理在哪里呢?你看,wellcome=well+come,按照这个字面分解,可以这样来解释“好+来”,也就是“来得好”。客人来得好,所以是欢迎的意思。这称为俗文字学——好像也解释得通但是和专家的解释不一样。一会儿我们会知道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系统性。

当然,我接着就去查了google和etymology网站的解释(https://www.etymonline.com/search?q=welcome),发现,其实字源上的拆分是welcome=will+cuma。其中will是意愿希望的意思,cuma是客人的意思,一定程度上也跟 "come" 有关系。合起来,就是来的客人正好符合主人的意愿,所以主人很欢迎。

那么,为什么will+cuma的解释更合理呢?除了从文字发展本身的线索来考虑(这个很多时候很难考),就要从当前的文字的系统性来考虑了。例如,这里,我们就需要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满足下面的要求的单词:第一,单词中出现了wel,或者well;第二,其中的wel或者well也必须当作will来解释才更有道理。或者去找包含cuma(come)的其他单词。最好还能够做个反面的研究,也就是看看是不是其实,well出现在其他单词中当作“好”讲而不是“will”(意愿)讲更普遍。不过,我不是英文单词专家,我做不了这样的具体的检验。

我想起来另一个词,despite=de+spite。其中“de”是“往下”的意思(见例如其他的包含“de”的单词,例如degrade,其中“grade”是“级别,成绩,台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降级、侮辱、降解的意思。你看有系统性吧——同样的作用可以用来解释其他的单词,从而联系了不同的对象),“spite”有“看”的意思(比如说spy,spectacular,spectrum等等),因此合起来就是“往下看,鄙视”的意思。

你看,这个despite就更加具有系统性,也就是de”是”的意思和“spite看”的意思在其他的单词中也经常出现。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有一个关于despite的俗文字学的解释,而且那个解释的系统性——也就是可以迁移和联系到其他单词中——没有这么强,我们就可以说,前面这个“往下看”的解释更加有道理。

看到了这样的联系(分解和综合)以及联系的系统性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单词的拼写和含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会这一个单词,同时利用学会这个单词的时候学会的部件(也就是分解和综合的结果)以及这个分解和综合的思想来学习更多的其他单词。这就是理解型学习在字词学习层面的操作方式和价值。

说完了英文单词的例子以及其中的系统性,我们来看看汉字的系统性。我经常用“秉”和“兼”来当例子。秉=禾+手(可以访问汉字结构和汉字理解型学习网站www.learnm.org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我们稍后也会推出来基于这些信息的学习材料甚至视频课程),兼=禾+禾+手。也就是说,秉是一只手拿着禾苗,表示拿着;兼是一只手拿着两棵禾苗表示拿两个,同时都要。你看,你通过分解和综合学会了其中之一,就很容易学会另一个。当然,如果你在学习秉和兼之前如果已经学会了手和禾就更好了。这就是分解和综合,以及跨越个体的系统性。我们实际上把常用汉字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做了分解和综合(更准确地说,我们的团队主要做了对这样的分解和综合的选择,从前人已有的各种分解和综合之中,而我们选择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系统性,也就是可迁移性)。

不过为了和上面的英文单词的例子相似,我们也来提供一个说得过去但是不够系统性的俗文字学的例子。我们来看“徒”。我们猜,徒=彳(路的意思)+走(行走的意思)构成。那就是行走的意思。好像看起来也对。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来解释:徒=辵+土。其中,“辵”(由“止”(脚)和“彳”(路)构成)是义符,“土”是声符。表示步行。同时解释了其含义和读音,并且,辵还出现在很多很多其他的汉字中(这个留给大家自己去我们的汉字网站上去查,点击原文链接可访问),那就更好了。

说完了系统性(联系、可迁移性、更加促进理解——从个体看到整体,从整体的角度看个体),那么,什么是系统科学的科学呢?第一,这些联系本身最好有文字发展历史上的证据。这就需要考虑跨越历史阶段的证据了。第二,有了这些联系之后,最好可以建立一个描述这些联系的数学模型,最好这个数学模型还能够用来回答一些和这些系统紧密相关的问题,例如关于学习汉字和英文单词的问题,关于考察汉字和英文单词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汉字理解型学习研究的论文中,我们就构建了这样的模型并且部分地提出和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第三,这些解最好能够在实验中检验一下,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第四,如果通过了检验,把这些解做成一个帮助教和学的系统。这就从科学研究进入到了工程。当然要真的实现这个工程化还需要中间研究或者采用做出来这个系统的技术。

实际上,这个汉字学习的研究工作是我们团队现在误入歧途走向教育的深渊的起点。当然,有了系统和科学,深渊就深渊呗,我就不信我不能给这个深渊造出来方便上下的楼梯,给学生老师们提供好脚手架

顺便,在这里感谢一下本团队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小勇),以及指引和支持本团队的所有的个人(尤其是帮我从科学和技术跨越到工程的Clive,带我进入深渊的Novak)和单位。

为了理解而教和学
分享我们在促进理解型学习上的思考和经验,尽可能地用理解型学习取代机械式记忆性学习,并且在实在取代不了的时候(尽管强烈怀疑有这个时候),用理解型学习来帮助机械式学习。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成为搜索引擎、汉字英雄、计算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