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者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文摘
2024-11-27 19:03
北京
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中均提到家庭稳定的重要性,它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窦文涛:前一阵有好多视频传出来,往往是中学女生的霸凌行为,比如几个女生一起凌虐一个女孩,把她的衣服脱光了,打她,羞辱她,还拍下来到处播放。前一阵美国法庭不是审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吗?①[1]在美国的法律里,像这样的行为可能要面临终身监禁,刑罚非常重。您觉得中国孩子为什么就这么放肆呢?李玫瑾:凡是这样的孩子,他的家庭一定有问题。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一个社会现象,实际上孩子走到这一步,在青春期能这样去羞辱别人,他的家庭教育一定有严重的缺陷。窦文涛:但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也折磨过小动物,那好像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一个阶段。个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类的演化历史特别相近,人类的早期就像我们个人的早期,你看人类早期都是在打仗,现在战争就相对少了很多。人在第二个十年时涉及转型的问题。从12岁到18岁这个青春期阶段,人从仰视别人到平视别人,从依赖别人到独立,而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独立,往往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学抽烟,学喝酒,带着一群兄弟当黑老大,还有就是要说话算数。所以说,这种欺凌现象实际上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体现。但是,如果学校发现不了这个,有时候就很难去管。因为很多事都发生在校外,有的是发生在宿舍里,孩子连爸妈都不敢讲,学校也发现不了。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知识的话,比如孩子上学时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要教他怎么做。我们要告诉孩子,你可以跟别人打架,但你不能羞辱别人,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怎么做。我们现在是家庭和学校两头都不管。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就让孩子去打打打,老让孩子占便宜,等到孩子真打出事来又急了,说你怎么能这样。所以,现在我们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是很多家庭现在没有家规,过去中国的家庭规矩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削弱,结果是:首先,孩子在一天24小时内经常要面对不同的抚养人,这种抚养人的变换不利于孩子依赖情感和社会交往情感的培养。其次,父母的榜样作用也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代管人员,如保姆、幼儿园里的老师,甚至是电视。许多牙牙学语的孩子最初的言语竟然是广告词。马未都:在社会的三大教育体系中,过去家庭起主导作用。马未都:比如说我们小时候铅笔盒里多一块橡皮,爹就板着脸问:“这是哪儿来的?你是拿同学的吗?明儿给我送回去!”这是最简单的教育,可是今天的家长才不看那个。李老师很清楚现在犯罪现象是一村一村的、一县一县的,互相传授,都是同一类犯罪。李玫瑾:还有爷爷、爸爸、儿子都这么干的,一家三代。原来家庭教育是承担我们社会最主要的教育的,因为过去我们的公共教育系统很差,历史上读书人也就百分之一二,大部分人道德的形成全是靠爹妈教的,所以过去爹妈是最好的一个示范。我小时候觉得社会很舒适的那种情况,都是由爹妈在教育方面占主导地位。今天这个系统没了,而现在的这个系统很势利,就是拿钱说话。窦文涛:现在连成年人的是非观都是乱的,那么该如何告诉孩子呢?我觉得现在的父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你看现在的孩子好像还是的多,有时候父母亲去接孩子,看见别人把自己孩子打成那样,自己孩子都不知道还手,就说:“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呀?”李玫瑾: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孩子过分保护。有些家长说我这孩子老被人欺负,我倒是说这种被欺负吧,只要他不惹是生非,你关键就教他怎么保护好自己就行了,要是他老欺负别人,那你可要当心了。李玫瑾:我经常跟家长讲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去发展体育运动,只要他有肌肉感了,他就有爆发力,他就不会再轻易地被人欺负了,就能保护好自己了。还有一个方面,孩子一定要有朋友,尤其是到了中学,如果他孤立一个人的话,就很容易被欺负,要是能交上三四个朋友,比如他在班里有四五个关系特好的,这时候别人要欺负他就得掂量了。[1]① 2015年3月30日,因为男女之间的争风吃醋,两名中国女留学生在洛杉矶一个公园内遭到12名中国学生的攻击,其中一人被折磨了5个小时,遭受了被逼下跪、扒衣服、拍裸照、烫乳头、剪头发、吃沙子等暴行。根据美国加州的法律,酷刑折磨是一项重罪,可以判处终身监禁。这些涉案学生年龄在14~20岁之间,未成年人到案后在少年法庭受审。据警方透露,有一名未成年人的父亲涉嫌贿赂证人,已被追究法律责任。2016年1月,该案三名已成年的主犯与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检方撤销对其酷刑罪的指控。2016年2月17日,三名主犯以绑架罪、攻击罪等罪名各获刑十三年、十年、六年。同年7月12日,另一名已成年的涉案学生被判刑三年。节选自《幽微的人性》,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数字书已在微信读书、掌阅、当当云阅读、京东读书等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