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每一次新书出版的时候,我都会写一篇文章,把当时那刻最真实的感受记下。对我来说真情实感不是一件难事,只管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可是这一次我憋了好几天,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许是我觉得这本新作并不完全属于我个人,又或许是我在潜意识里为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很惭愧,“无障碍” 这件事也是自己受伤以后才开始关注的,因为以前从来不觉得它会和我的人生有什么交集。这些年虽然一直努力试图想做些什么,但无奈自己人微言轻,也只能在有媒体支持时尽可能地发声。这些年,从公共交通出行到生活区域的无障碍设施,我可以真实感受到中国公众的无障碍意识在逐渐提高,但依旧任重道远。虽然我暂时没有力量去改变公共环境,但是我可以主导自己的居家空间,于是耗时一年时间对自己55平方米的公寓做了无障碍智能改造,身体力行地成为了一名实践者。
最初在装修自己房子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我的经验或者最终落地的案例能给其他人带来帮助。当越来越多的人找我询问相关设计和改造细节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无从说起,或者说因为事无巨细,我很难一两句话表达清楚。我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写一本偏理性和描述类的专业类书籍,但是从出版社发来约稿邮件的那天开始,似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帮助我完成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起初我会觉得自己有点“胆大妄为”,但是随着逐渐深入其中,越发产生了某种难以言说的“使命感”——或许自己能作为一个连接和沟通的桥梁,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展现室内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在中国无障碍设计或者适老化改造摸索的道路上,把一些不一样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那些和我有着同样需求的人们。
去年此刻我正在写这本书稿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刚刚通过表决,在我看来这件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无障碍环境从此不单单只是呼吁和口号,它在中国开始有法可依。一年过去,《无障碍的家——室内设计与改造》正式上市发行,这应该是中文图书市场上第一本以使用者为视角的无障碍室内设计类书籍。我并不想提供专业性的标准或者指导,而是期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或者灵感,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有无障碍需求的家庭。
十五年前的今天,也是我车祸发生的日子,从此开启了与轮椅为伴的另一种人生。写作从一开始迷茫时的自我拷问,到跳出自己的小世界写下更多人的故事,再到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帮助更多的人,虽没有高低之分,却有成长的痕迹。剥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之后,就事论事的文字有了更多理性的客观,也算一种挑战性的尝试。这是我的第四本出版物,但由于题材内容和行业特点与我之前接触的有所不同,交稿给编辑老师的时候我说字数感觉有点少,不符合自己心里以往对于“书”的定义,但出版社在审稿的时候却反馈说文字描述已经超出一般的建筑设计类出版物,内容表达足够详细和具体,甚至还担心在这个急匆匆的信息时代读者无法集中注意力仔细读完所有文字,在排版时还贴心地为读者提前标注了下划线以示重点。
🌟拼多多
🌟天猫(需要支付宝扫码)
🌟当当
🌟抖店
https://haohuo.jinritemai.com/ecommerce/trade/detail/index.html?id=3689724511986516301&origin_type=604
🌟视频号小店
https://channels.weixin.qq.com/shop/a/NUkEkhRUQoMcD6a
🌟小红书
https://www.xiaohongshu.com/goods-detail/66713bde0f78be00011e543b?t=1718699345041
🌟微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43971333
FIN
感谢曾经
每一位支持这本书问世的人
感谢未来
每一位愿意阅读这本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