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那条老公路上的记忆(下)
文摘
2024-03-05 12:05
北京
路边有一小块被铁栅栏围起并树着说明的砖地吸引了我,原来这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个火车站,罗斯福竞选总统时曾在小站逗留,当地村民抓住时机向他提出建水库的要求,罗斯福答应为他们想办法,并且真的履行了诺言。这里记载的便是总统的努力、资金到位和水库开工、建成及放水的日子。罗斯福是与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如此不平凡的人物,为小镇办了举足轻重的大事,怎么也应该给他立个纪念碑呀,结果就在路边树个牌牌,要不是我好奇走近,差点就把这个历史事件错过了。说实话,我们到维尼塔是来吃这儿的特色食品——炸牛睾丸的,进到餐馆,座无虚席,和那块孤零零站在路边“表扬”罗斯福的牌牌形成强烈反差。也不知是小镇人太不懂事?还是我少见多怪?印象中美国的德克萨斯“盛产”牛仔,实际牛仔的分布以密西西比河划线,牛仔是美国西部生活不可或缺的旋律,19世纪是西部牛仔挥洒印记的辉煌年代。俄克拉荷马城有个牛仔博物馆,全名是“国家牛仔和西部文化遗产博物馆”。它是我们66号公路之行计划内的参观点,也是我们充满好奇想一睹风彩的“阳刚世界”。说白了,牛仔就是放牛娃,但这些放牛娃是最刚烈最威猛的人。早期的牛仔大都处于社会底层,游牧生活的贫穷艰辛孤独造就了他们不怕吃苦不惧危险的性格,生活在马背上,行头必须简单实用,戴毡帽、蹬马靴、挂匕首、持短枪成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装束。如今牛仔的时代己成为过去,但我们仍然能从电影里、书本中、博物馆内认识他们。他们粗犷豪爽侠义骁勇敢于冒险乐于进取的精神依旧被人们称道。牛仔博物馆展品之丰富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些图片、实物、影像资料扎扎实实地展现了西部牛仔是怎样一群“美利坚荷尔蒙”。可惜绝大多数展品(主要是画作)不许拍照,我只能拍点雕塑。美国的同事鲁韬告诉我“这个博物馆很棒,不过一般人不会专门去一趟”。我猜想也许是路途太遥远,也许是单跑一趟不划算,也许我们“不是一般人”。为纪念在美国俄克拉荷马联邦办公大楼爆炸案的死难者,人们在遗址上建起了一座纪念馆,我们驱车去参观。这一震惊世界的爆炸案是9·11之前美国最惨烈的一次恐怖袭击。案发1995年4月19日早上,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被引爆,瞬间将联邦办公大楼摧毁,168人死于非命,680人受伤,同时遭到损毁的还有86辆汽车及附近324幢建筑,因为大楼内有一所员工幼儿园,所以死伤者中包括儿童。谁都想不到,凶犯是一个本应以保卫人民为己任的老兵。案件震惊世界,各国媒体用各种方式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些视频、照片、报纸、实物被收集展出于纪念馆,向观众再现了案发时的惨状,和后续救援的情景,许多场面令人落泪。展厅内世界各时区的时钟都定格在相应的位置,那是爆炸发生的时间,也是许多刚刚走进办公室的员工生命终止的时刻。讲解员领我们进入一个模拟房间,通过现代科技重现爆炸时的感觉:突然的巨响和之后的死寂,空气的膨胀和时间的凝固,伴着耳鸣与心跳,恐怖迎面而至……纪念馆正对面是一片绿地,那里整齐地排列着死难者的墓碑,一尊掩面的雕像守候着逝去的灵魂,有游客在墓地的围墙贴上怀念的话语,也有小朋友将自己的玩具留给小小年纪就离开这个世界的亡魂,更多的人会在签名薄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对恐怖主义的抗议,我也不例外。晚上,墓地的灯光彻夜长明,那是生者对逝者的祭悼,也是人性对和平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