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Role of Surface Hydrogen Coverage in C−C Coupling Process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on Ni-Based Catalysts
文献出处: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4c02126
通讯作者及单位:
Shunning Li, and Feng Pan ——Peking University
Shisheng Zheng ——Xiamen University
摘要
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反应(CO2RR)的研究一直是铜基催化剂体系的研究热点。然而,最近的几项研究已经证明了镍基合金和化合物的竞争性催化性能,它们可以触发C−C偶联来生产长链碳氢化合物。为了深入了解镍基催化剂如何进行C−C耦合,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镍金属和Ni3Ga进行了比较研究。令人鼓舞的是,与Ni金属在CO2RR中表面吸附氢的分布不同,当二氧化碳被还原为C−C耦合的中间体时,Ni3Ga在低覆盖时表现出表面氢的完美有序分布模式。这种吸附质覆盖的差异导致Ni金属上相邻的CO2RR中间体倾向于相距很大的距离,而它们在Ni3Ga表面被更近的容纳,从而为偶联反应创造了机会。
理论与计算方法
PBE+D3+400eV截断能+CI+NEB
溶剂模型:CHE+VASPsol
结果讨论与文献解析
图1a-b分别展示了.Ni (111) 表面和Ni3Ga (111) 表面的Pourbaix图,显示了在不同CO分压和电位下,Ni (111)表面上的吸附物种(如*H, OH, 和CO)的热力学稳定性。图c-e分别显示了 Ni (111)表面上的*H分布模式,Ni3Ga (111)表面上的*CO/*H分布模式(低CO(g)压力)和Ni3Ga (111)表面上的*CO/*H分布模式(高CO(g)压力)。在特定的pH值和电位下,展示了*H在Ni (111)表面上的分布情况。这个分布模式反映了在CO2RR条件下,Ni表面上氢原子的排列方式。在工作条件下(图1a、b中红色虚线表示),两种催化剂的主要表面吸附物均为*H。Ni表面的构型为θH = 7/8 ML,而Ni3Ga有两种情况:低PCO时,吸附质构型为θH = 5/8 ML,高PCO时为θCO = 1/8 ML | θH = 3/8 ML
图2和图3通过自由能图展示了在不同条件下,CO2在Ni(111)和Ni3Ga(111)表面上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生成*C1中间体的反应路径。图2: 在Ni(111)表面上,显示了从CO2到*C1中间体的转化过程,包括各个关键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图中还展示了反应过程中吸附物覆盖率的变化,以及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和质子转位(PT)机制相关联的自由能变化。图3: 在Ni3Ga(111)表面上,展示了在低CO压力下,从CO2到*C1中间体的转化过程。与图2类似,它也包括了关键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反应过程中吸附物覆盖率的变化,以及PCET和PT机制的自由能变化。说明了在特定的pH值和电位下,CO2RR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同反应路径,以及这些路径的热力学可行性。同时,它们也揭示了表面氢(*H)的分布模式如何影响C−C偶联过程,这是生成多碳(C2+)产品的关键步骤。
图4通过自由能图详细描述了在高CO压力环境下,Ni3Ga(111)表面上从CO到C1中间体的CO2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路径,强调了在高CO压力下,Ni3Ga催化剂表面吸附物分布模式以及吸附物覆盖率的稳定性。
图5展示了在低CO压力和1/2单层(ML)吸附物覆盖率条件下,第二个CO2分子在Ni3Ga(111)表面与不同的*C1中间体(CHOH、CH和CH2)结合形成C1−COOH的反应过程。说明了在Ni3Ga催化剂表面上,不同的C1中间体如何与第二个CO2分子偶联形成C1−COOH中间体,并进一步参与C−C偶联反应生成C2+产品。同时,图5d中对不同C−C偶联反应的动力学能垒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和C−C偶联反应的可行性。
图6阐释了Ni和Ni3Ga表面上C−C偶联反应的机理。图6a:展示了在不同吸附物覆盖率下,Ni和Ni3Ga表面上C1与COOH中间体偶联形成C−C键的C−C距离,以及C−C偶联与HCOOH形成的能量差异。图6b-c:描述了在吸附物覆盖率大于1/2 ML的条件下,Ni表面和Ni3Ga表面上C1中间体与COOH中间体偶联的过程,以及其倾向于形成HCOOH而非进行C−C偶联的趋势。图6d:描述了在吸附物覆盖率为1/2 ML的条件下,Ni3Ga表面上CH和CH2中间体与*COOH中间体偶联的过程,强调了在低吸附物覆盖率下C−C偶联反应的动力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