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秉
中医里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脾肾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的脾胃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还会影响人的整体精神状态,整天感觉疲惫无力,并导致人体早衰、抵抗力下降等。
脾肾阴阳两虚,是脾肾功能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一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子,用于治疗脾肾阴阳两虚,调和阴阳,将脾肾的精气补回来。
补阴益脾汤
补阴益脾汤出自《会约》卷八,可以补阴益阳,健脾补肾,治疗因脾肾阴阳两虚导致的耳鸣耳聋,齿摇稀松,发焦脱落,遗精阳痿早泄,月经失调崩漏,或五心烦热,四肢乏力、胃口不佳、腹痛腹泻、失眠盗汗,口干咽燥,面
其用法用量如下:白术12 g ,陈皮9 g ,山药15 g ,茯苓15 g,熟地15 g ,当归9 g ,炙甘草6 g ,附子6 g ,干姜6 g。
补阴益脾汤益的是脾肾之阳,补的是脾肝肾之阴,这个方是在《伤寒论》名方四逆汤以及肾着汤的基础上,加上熟地等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组成的。
先看这个方如何益脾肾阳气:
方中干姜温中散寒,著名的理中丸就是以干姜为主药的。干姜性味辛温,入脾胃,通过它温阳的特点,帮寒冷的脾胃添一把火,对于受寒引起的呕吐腹痛,下利腹泻,喝上一碗干姜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理论中,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我们知道,脾胃就像一台发动机,可以将吃进体内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而脾这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又有赖于肾阳给的油,油够了发动机才有动力去工作。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脾阳不足长此以往会损伤到肾阳;而肾阳不足,火不能生土,脾这块后天之本也会因为长时间的受寒导致没有生机去孕育生命。
因此,方中又有温肾阳的附子,中医有句话叫“附子无姜不热”,这是因为干姜的特点在于它像一位稳重的首领,稳稳盘踞在中焦,哪也不去,有守而不走的特点;附子则像勇猛的前锋,将其温阳散寒的特点带向全身各处,可以清除全身各处的寒气,走而不守,这两者相互配合,能发挥出更强的温阳散寒的特点。
附子干姜,再加上炙甘草,就是四逆汤了。由于附子和干姜的都是大辛大热的,来去汹汹,方中又加入炙甘草这味慢吞吞的老人家,来缓和干姜和附子的迅猛之性,延长其在身体里发挥温阳散寒的作用时间。
有很多人因为过食寒凉伤了脾阳,或长期摄入肥甘厚味而又缺少运动,增加脾的运化负担而伤了脾;或者劳累过度,或者思虑伤神,都会造成脾阳虚。
脾在中焦,是身体气机的运转中枢,脾气虚了,整个身体就会气机不畅,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没有食欲,但还总觉得腹胀,吃一点东西后,腹胀的感觉会更加明显,脾的运化负担进一步加重,致使脾气更加虚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脾气虚了,脾的运化功能降低,就会造成水湿不化,喝很多水,但是不解渴;清浊不分,糟粕和精微物质没法区分开了,都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
方中白术被誉为“后天培土圣药”,可以健脾补气,又能配合干姜,增强其补脾阳的功效,脾气足了,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吸收消化食物,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也会随之而解。
脾胃功能要好,一是脾胃动力充足,二是脾胃发挥功能的道路通畅,相对来说,白术是补充脾胃的核心动力的,脾胃动力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如果脾胃的经络不通,产生的水谷精微运不出去,也会造成脾胃不好的假象。
造成经络不通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气滞,一个是痰湿,方中陈皮可以行气燥湿,可以将脾胃经络的气机捋顺;另一个就是茯苓,配合白术,将经络中的水饮痰湿清理干净,几味药相互配合,共同确保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
讲完益脾部分,就该讲讲补阴了。
山药是一味补益良药,被称为“小人参”,来形容其优秀的补益功效。山药既可以补脾胃,又可以补肾。
山药的根扎得非常深,其内储存了丰富的养分,地上部分则是四处蔓延的爬藤。
古人据此认为,山药能把土壤深处的精华储存在它的根部内,并向上输送给枝叶,就像我们的脾胃输送气血给四肢肌肉一样。
因此,用山药健脾胃、增气血、长精力,一是取它善于“输布”的特点;二是利用它善于吸取和储存“精华”的特性。
摸过山药的人就知道,山药表面有一层黏黏的物质,中医认为,这种黏的物质赋予了山药收涩的作用。想要补就要先收住,就像装水的桶,要是破了一个洞,那无论怎么补都补不进去。
山药就是通过这种收涩的作用,来达到涩精和固精,尤其是补肾方面,起到补益肾元的目的。治疗因
方中补肾的还有地黄,一是它比其他的植物药效果强很多;二是动物药血肉有情之品价格昂贵,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故而地黄是补肾药中性价比最高的。地黄可以补益肾精,帮助人体恢复精气。
肾精一足,人体活动便有了动力源泉,能很好地改善记忆力下降,动作迟钝,腰膝酸软等症状。并且中医认为肾跟生殖系统密切相关,补益肾精,还可解决肾精不足导致的不孕不育等生殖系统问题。
最后方中还有当归,当归是补血的,且以补肝血为主。肝肾同源,通过补肝血,能配合地黄,更好地起到补肾精的作用。
补阴益脾汤是以补脾肾阳气为主,兼以补阴的一个方子。
在附子、干姜等温补阳气的中药中加入地黄、山药这些补阴的药,这种搭配是借鉴了《伤寒论》中的金匮肾气丸。就像是给油灯添些油的话,灯火会更旺的道理一样,在补阳气的药中加入一些补阴药,能更好地起补阳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虚劳损伤、脾肾阴阳两虚的症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平日里的不良生活习惯,过度的劳累,饮食结构不均衡,都有可能是导致脾肾精气亏损的长期原因。
想要使肌肤重现年轻光彩,除了坚持服药以外,还要注意适当休息,适当锻炼,日常饮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并且克制住自己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才能帮助脾肾精气更快地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