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对心血管而言宛如一场“考验”
气温骤降致使血管收缩
给心脏增添诸多压力
尤其对于糖尿病人,冬季寒冷会加剧其血管问题,使得心脑血管发病风险急剧飙升,脑梗、心梗等严重威胁随时可能降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视频截图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需科学规范,但有些人误信偏方、擅自减药致病情加重。据报道,江西的杨阿姨因盲目服用偏方,导致血糖失控,出现了严重的症状。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微博视频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遵医嘱,正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冬季,心脑血管到底该怎样正确保护!
高脂肪饮食
垃圾堆积血管被挤压
熬夜久坐
造成血管堵塞
年龄增长
血管功能活性退化
抽烟喝酒
促使血管菌群围绕
焦虑压力
血管挤压紧绷
四项指标异常
血管内壁损伤
1
常出现失眠,健忘,晚上很难入睡,白天睡不醒,在早上起床后感觉很累;
2
胸闷,胸痛,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有时甚至伴有心悸或者是恐慌等症状;
3
早上起床时或经常出现手指麻木,面部麻木或不规律抽搐,四肢麻木,两条腿完全没有力气;
4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稍后消失;
5
突发性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头痛和头晕同时发生;
6
突发平衡力失调,站立不稳;
7
睡觉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口水;
8
频繁出现打哈欠;
9
眼底大面积红血丝,看物体时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
10
突发性说话不利索,舌头僵直,吞咽困难。
高血压
· 定义: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
· 症状:头痛、头胀、眩晕、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部分人群长期血压高却无明显症状。
芹菜粳米瘦肉粥
配方:芹菜 50g,粳米 50g,枸杞子 10g,猪瘦肉 20g。
制法: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枸杞子、猪瘦肉末同煮为粥,佐餐食用。
功效:清肝热、降血压。
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也被称为“三阳五会”。
手法:用手指轻轻按摩或用梳子梳刮。
功效:平肝熄风,开窍醒神,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高血脂
· 定义: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
· 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严重时可有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眼底改变等,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等并发症。
三七首乌粥
配方:粳米100克,三七5克,何首乌30-60克,大枣2个,白糖适量。
制法:将三七、何首乌共置沙锅中,水煎取汁。粳米淘净,与大枣、白糖共置沙锅中,加水煮成稀粥。倒人药汁搅匀,用小火煮至粥稠黏,关火闷5分钟即食。
功效:强心,降脂,降血压,高脂血症。
阴陵泉穴
位置:位于膝关节内侧凹陷处,当你屈膝时,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凹陷。
手法:双腿自然伸直,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阴陵泉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揉2~3分钟,每日2次。
功效:疏通经络,利水消肿,调节脂代谢。
冠心病
·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 症状:典型为胸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呈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还可有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人参麦冬粥
配方:人参10g 、麦冬10g、五味子10g、粳米适量。
制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处理后放入砂锅;加入清水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35分钟至粥稠米烂时,加入白糖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补气、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心气不足型冠心病人群,同时可改善脾胃虚弱,不思饮食之症。
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手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置于另一只手的神门穴上,向下点压用力,在压力不变的前提下,旋转揉动。当产生酸胀感时继续点揉约1分钟后缓缓放松结束,两手交替进行,点揉每侧各1分钟。
功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
高血脂合并糖尿病
· 定义:同时患有高血脂与糖尿病两种疾病,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 症状:既有高血脂相关症状,又有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出现视力模糊、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糖尿病并发症表现。
葛根红枣绿豆汤
配方:葛根30克,红枣10个,绿豆50克。
制法:所有食材洗净,备用。锅中加入葛根、大枣,小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汁备用,去渣。绿豆倒入砂锅中一起小火慢炖1小时,每天服用2次,每次1碗,当天吃完。
功效:降血糖、血压,尤适用于糖尿病之“中消症”人群。
阳池穴
位置:腕关节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到腕关节横纹处有一凹陷处。
手法:按揉阳池穴。按摩阳池穴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先以一只手的手指按揉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按揉这只手上的阳池穴。揉5-10分钟。
功效: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合理饮食:多蔬果、优质蛋白,控脂肪与盐摄入,维持健康体重。
适度运动:选午后较暖时,进行如散步等适量活动,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保暖防寒:及时添衣,着重头、颈、手、脚保暖,防止血管遇冷收缩。
情绪平稳:避免大起大落,以多种方式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监测病情:定期体检,有基础病者日常自行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并记录。
规范用药: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熟知药物副作用,不适随诊。
冬季大考已来临
寒邪虎视眈眈
莫慌,防护秘籍已到手
筑好健康堡垒
赶跑疾病“小怪兽”
大步迈向安心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