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空难中的一则短讯,让我破防了

文摘   2024-12-30 22:17   上海  
当把一场事故中的遇难人数,罗列成一个个具体名字时,好像就成了另一个故事。
12月29日,也就是昨天,济州航空一架正在着陆的客机,在韩国务安国际机场偏离跑道,与围墙碰撞后爆炸起火。
涉事客机共载有181人,最终确认,仅2名乘务员在事故中幸存,其余179人死亡。
当我们浏览手机,读到这样一则简讯,恻隐之外,或许由衷道一句“节哀”,然后就过去了。
迁延几日,便会有新热点,来抢占头条。直到我发现这样一个细节:
一个女儿在得知飞机即将失事后,给妈妈打了最后一通电话,但没有接通。于是留下3条简讯:
“妈妈”
“说是机翼卡住了鸟,没办法降落,突然让打电话”
“因为你没接,我就留言了,妈妈我爱你”
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觉得鼻子一酸。
此外,事故现场还有对70多岁的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儿媳和2个年幼的孙子都在飞机上。而在启程之前,他们的儿子还发来消息:
“我会安全回来的,别担心!”
面对记者,老夫妇悲痛欲绝。
还有个新闻,本月20日,马来西亚方面宣布,恢复对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
可能很多人都淡忘了,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3月8日凌晨,载着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客机,从吉隆坡出发,飞往北京,起飞1个多小时后,开始失联。
十年前,我还在上大学,消息传来,舍友们疯狂讨论,一架离奇失踪的飞机,背后到底有什么无法解读的秘密?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当然,这十年间,不断有人持续搜索和调查,从发现的残片断定飞机坠落的事实,从残片的分布,测算坠机可能的地点。
当坠机范围终于缩小到符合经济原则时,便有海洋探索公司主动承担起搜索任务,于是才有了官宣重启搜索的消息。报酬是7000万美元。
而我想说的是,在这十年间,在不断搜索的人群里,就有遇难者家属,他们甚至自费,去做这样一件,无异于大海捞针的事。
还有一群人,从未真正接受马来西亚关于“结案”的通知,他们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抗争,无关乎钱,只为求个真相。
他们不想把自己亲人的离去,划成一件“世界未解之谜”,他们想明确地看到那条,亲人离开的路。
在读三毛给父母的家信时,她总说一些不大吉利的话,她说“假如我的飞机失事了,也请不要太伤心,这世间一切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她劝告父母:“我们都应该有些老庄的思想,要把死亡看成永恒的开始。”
但她又说:“话虽如此,我实在知道,不伤心是不可能的。”
昨天《南方周末》发布了2025年的新年献词,其中有段话这样写:
“迭代进化的洪流,湮没着无数往昔。有时这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系统,你对人生所有的规划与努力,或许都抵不过时代洪流一次不容分说的安排。”
稍作改动,将“时代洪流”,换成“命运”,放在这里也很合宜。
我们都抵挡不过命运一次不容分说的安排。其中的倏忽和默然,像是今天听到的一句词:
“人生,如一阵春风。”
来与去,都是有限的踪影。

周牙日记
一个读书、读诗、写故事的普通人。最近的愿望是去趟西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