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手”出自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一匹马的名字。
讲的是,庄园中的动物,在两头猪的领导下,赶跑人类农场主,建立极权统治的过程。在我印象中,能够把类似过程描述清楚的,还有一部《百年孤独》,来自伟大的马尔克斯。他是一匹健壮的马,浑身肌肉,在人类农场主时期,就是出色的劳动者。而在赶跑人类,建立“动物庄园”之后,他更是找到了劳动的原动力,也就是对“动物主义”的信仰。“拿破仑永远正确。”(小说中,“拿破仑”是一只猪的名字)除了勤劳,“拳击手”还与人为善,关心别人。在基层动物之间,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但在小说结尾里,“拳击手”的命运不太好,是个悲剧。好像故事的发展,角色的定位,到了那个时候,悲剧结尾是一种唯一合理。第二次读,基于“拳击手”本身的立场,他的一生,过程还是充实的。老实说,关于故事的结局,我们是无法预测的,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和环境去预测。甚至有时候,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天赋,我们也没有能力去预测。那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基于“拳击手”自身,着眼过程的充实感,似乎是可以把握。我想到汪曾祺关于人的“精气神”的提倡,似乎很能贴合这个道理。在一篇小说里,汪曾祺将一家店铺的兴旺,归结成老板是否有“精气神”。“精气神”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甚至是超越积极带点盲目的。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根植于一种朴素的理想,这种理想的关键,是普通人也可以达成。比如店老板的理想就是,多来客人,多忙活,赚了钱,能给老婆孩子多添置些物件。比如在过了二十岁出头,冲劲十足的年纪后,我们逐渐着眼于生活细碎本身,并从中寻找幸福的足迹。近来听闻不少消极态度,觉得三十岁一到,三十五岁一过,人生大概就只能等着结束了。还有一些,觉得身体机能一旦下降,就是衰老、就是下坡路,不容辩驳。可生活的重复,以及结婚生子的步骤感,又让这些“时光易逝”的挫败占了上风。我听到有人说,“退休之后,回头再看现在的工作,其实啥也不是”。只要那个结局还没来,我们所处的每一刻,都是过程的一部分,都是可能性的一部分。都是“拳击手”,在世上受人尊重,拥有尊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