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的这个人,你们注意到了吗?

文摘   2025-01-30 13:38   河北  
“外卖诗人”王计兵,他一出来,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去年春节,读了他的诗集,《赶时间的人》,今年春晚他就露面了,是要大火了吗?第二个余秀华要出现了吗?如果一个勤恳踏实的普通人,能机缘巧合改了命,也是一件大好事,不是吗?
去年读完他的诗集,特地写了一篇推送,重点介绍了几首我最喜欢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传送门】
今天查了查他的作品销量,2023年的两本,《赶时间的人》和《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总销量大致在十几万册。另外两本没有查到靠谱的数据。
又去查了一下作者能拿到的版税区间,一般是3%到10%,知名作家可以拿到10%到15%。按照他最畅销的作品计算,56元的单价,销量15万册,版税10%,扣除个人所得税(按照收入的14%计算),这本书带给他的收入应该在72万元左右。当然,这都是各种模糊数据运算的结果。实际上图书经常打折销售,10%的版税也只有少数作者能拿到。
所以一本书,给他带来的直接收益,应该比较有限。远远到不了逆天改命的程度。
为什么要计算这些呢?可能就是想在“他火了”和“他仍未摆脱要为生计奔波的命运”之间做个关联。
相反,一些靠运作火起来,赚得盆满钵满的年轻“偶像”,好像在讽刺这些踏实务实,甚至有些才华的普通人。这种价值错位,或许还需进一步扭转。
就像我去年在推文里说的,“很多时候,生计与文学无关”。王计兵热爱着文学,甚至出版了多部作品,但仍要靠一种朴素的职业糊口;有的作品点击超过2000万次,却仍要在街市间劳苦奔波。
他说:“正因为有了诗,送外卖才不那么辛苦。”
所以,那些我们热爱并付出大量精力的,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生存问题,更多时候,它是一种贯穿生命始终的勇气,让我们在现实压力中,能够像坚守信仰般坚持下来。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这种勇气,在三万多天的生命中,永远有自我慰藉的理由;永远手握,可以捍卫真我的武器。

周牙日记
一个读书、读诗、写故事的普通人。最近的愿望是去趟西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