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婚姻需要爱情吗
文化
2022-08-01 23:15
上海
毛姆的《面纱》里,凯蒂和她的姐妹们,从一开始,就被母亲当作名媛来培养。
而名媛的最好归宿,就是嫁个有权势的人。
然后在各种晚宴中露面,与各种夫人喝喝下午茶。
凯蒂是姐妹中最漂亮的,本来最有可能嫁到上层阶级。
但她挑花了眼,直到26岁,猛然发觉自己花季将过,才开始慌张与着急。
急切中,她挑了个不善言辞、缺乏生活趣味的细菌学家。
而在近代英国(故事背景在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职业。
最关键的,科学家不属于上流社会,不需要频繁出席晚宴,不需要在有权势的大人物间辗转盘桓。
科学家有的,勤恳、真心、专一而已。
他爱凯蒂,这份爱真挚而强烈。
可对凯蒂来说,爱情,恰好是婚姻中最不关键的东西。
凯蒂跟随科学家丈夫来到香港,偶然间结识了助理布政司查理。
出于对婚姻的失望,以及对上流社会的痴迷,凯蒂很快出轨了查理。
并用“爱情”,为这种背叛行为开释。
他们在一个东方人的阁楼里幽会,甚至有时,就在凯蒂家中。
她一度认定查理的温柔是出于他对她的爱,而这份爱,正是她跻身上流社会的钥匙。
直到科学家发现了她的背叛,故事开始转折。
对于这部小说,毛姆的一个灵感来源是但丁的《神曲》:
锡耶纳的一位贵族,因怀疑妻子出轨,将妻子带到位于马雷马的城堡,欲以沼泽之毒杀之。
所以在小说里,科学家惩罚妻子(也是解脱自己)的方法是,把她带到霍乱肆虐的“湄潭府”,计划双双死于瘟疫。
在这之前,科学家给了凯蒂一个选择:
如果上流社会的查理,真的会与现在的妻子离婚,并娶了凯蒂。
那他,就愿意成全他们所谓的“爱情”。
查理不愿意。
为了保全名声和前途,查理甚至劝凯蒂向丈夫认错,劝她听丈夫的话,劝她投身瘟疫地区。
即便,这种投身代表了极大可能的死亡。
凯蒂绝望了,她的“爱情”和上流社会梦,一齐破灭了。
于是她跟随丈夫来到“湄潭府”,并做好了葬身于此的准备。
戏剧性的是,在走出那个用“名媛梦”构建的精神城堡,在看到一个个倒在疾病中的普通人之后。
她反而萌生出一种,“生命才真正开始”的念头。
她还是不爱科学家,不爱那个可以为她放弃生命的丈夫。甚至她开始不爱查理。
但她开始关注并尝试去理解,在上流社会之外,还有很多像丈夫那样,普通却认真生活的人。
尤其是,在看到住所外,因霍乱和饥饿而死亡的乞丐后,她开始想到:
“这样一个死去的人,也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曾有过自己的生活,并努力生活过。”
凯蒂开始去教堂,去帮助那些来自欧洲的,到此地传教的修女。
帮助她们救助生命垂危的孤儿、少女、士兵,感受她们日复一日的,“为了信仰而不惜生命”的行为。
凯蒂还是不爱她的丈夫,同时也彻底不再爱查理。
虽然她并未像修女那样,建立绝对无私的精神信仰,并以此充实自己的生命。
但凯蒂逐渐可以觉察到,她开始醒悟,开始尊重自己、认识自己,并能够控制自己。
不久,科学家在“湄潭府”染病身亡,凯蒂只好返回香港。
再见查理时,她早就没了那种狂热的激情,感到的,只是羞愧和恶心。
她意识到,“跻身上流”,这个梦能否实现已不再重要。
她意识到,这种梦,本身就是肤浅与无知的产物。
她买了最早的船票,回到伦敦,然后与父亲和解。
之后,随父亲一起,搬离了出生的地方。
搬离旧的家,恰如完全告别了曾经的自己。
也许百年之前,婚姻和爱情并没有直接关系。
婚姻关于阶级和门第,爱情只是虚构的文学作品。
婚姻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爱情只是可有可无的个人情绪。
直到现当代,这个问题才逐渐成立。
因为人口的增长以及交通便利,好像造成了爱情和婚姻的因果关系。
同时没有爱情的婚姻,又似乎带有一点遗憾。
其实不然。
婚姻和爱情从未脱离“个人”而存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你、我,都是那些复杂关系和文字概念的载体。
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些关系和概念的起点和归宿。
只要自我意识觉醒,婚姻和爱情,可以是两回事,也可以是一回事。
二者可以有因果关系,也可以没有。
重要的是,你所做的决定,不仅仅是顺从于外界的教化,不仅仅是屈服于既定的概念。
不仅仅是母亲对于“名媛”的期待,也不仅仅是上流或者下流的生硬界定。
你做的决定里,要有“自己的影子”存在,要有诚恳的愿望,和内在的思考。
要自我尊重,并有对自己负责的勇气。
因为在漫漫人生中,最悲惨的,是生活了无数的概念,却丢了自己。
周牙日记
一个读书、读诗、写故事的普通人。最近的愿望是去趟西藏。
最新文章
好像网络环境好一点了,500多条评论里,开口就骂的不多了
返工路上,我想到了《小王子》的这两句...
让DeepSeek写了一首关于春节的词,最让我震惊的,是它的思考过程
春晚上的这个人,你们注意到了吗?
喜欢国宝的有福啦!限量400个,速领!
在江西庐山,我没看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名家笔下的好老师
“如果不是日本兵来,如果爸爸活着,爸爸会让我一直读书”
鄙视孔乙己,理解孔乙己,成为孔乙己:我快闭环了
文采这么好,人却那么渣
梁实秋/史铁生/鲁迅/林海音:读多了生死,真的可以减轻焦虑
《小王子》,给你2025最好的祝愿
韩国空难中的一则短讯,让我破防了
所谓“一命二运”,好像有些事,真的与努力无关
读了一位中国高官的两本书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三毛的文字...
像琼瑶阿姨一样,变「等待」为「奔赴」
不知不觉,在「微信读书」读了13本
这个草木皆兵的世界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则被毛主席五次谈到的当代短篇:关于「官僚主义」的那些事
芥川龙之介的生死局
推荐一首我参与作词的,关于「海」的歌
一口气读了马伯庸的两本书
能不能选择做个穷人?
【读书笔记】一个北魏宫女700字的人生
在她自由的旅途中,我看到一个中国女人的典型悲剧:人生一定要从56岁开始吗?
金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难也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你好,我是新来的县令
一个向现实低头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时候,谣言制造者也无法终止谣言
聊一聊「动物庄园」里的“拳击手”,和汪曾祺笔下的“店掌柜”
婚姻需要爱情吗
“地球蓝得像一颗橙子”
周牙推荐的书|第3辑
“勇敢是最稀缺的品格”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