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思维上入门围棋课?这波儿科普故事绝了!

文摘   教育   2024-10-29 23:51   山西  

前几天的师训课,小栗咂背了一箱书,和老师们一起共同教研,一起备课。


课堂上,有位老师选择讲的课题是胡晓苓老师《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1》中“双方棋子接触后的应对”。

在故事中场景设置时,这位老师突发奇想,用桌上的一本科普讲围棋。

蚂蚁主要通过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辨别气味,通过气味的来源辨别方向和距离,了解其中的信息。

这就与我们今天所学的断和连接有相同之处……

故事一出,坐在台下的其他老师立刻发出感叹,哇偶~~~

小栗咂的大脑也像灯泡似的立刻被点亮了,真是一个好故事!


1


围棋搭子——科普



课后,小栗咂专门去找来一本关于蚂蚁的绘本科普书,想看看能否再来寻找一些相关的连接,然后,小栗咂发现:

天啊,科普书,简直是围棋搭子啊!

举几个例子:

蚂蚁会略高的边上打洞,而且给自己做好多条路,不让自己没有出路;

蚂蚁需要通风(气)好的地方生活,哪儿地儿大,宽敞就往哪儿跑(筑窝);

蚂蚁之间会争夺地盘,森林中有两种蚂蚁,有时为了地盘就会打架;

蚂蚁会吃蜘蛛,他们会断掉蜘蛛的路,然后围吃它;

蚂蚁有蚂蚁的势力范围,撞上它们,可没好果子吃(厚势);

……

2


科学新课标


昨天,小栗咂回学校,找我们的科学教研组长继续深入聊天。
我的老领导更是给我打开思路:科学连接围棋。
她建议我好好读一读科学新课标(2022年版),里边的13个从小学到中学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可以和围棋联系起来。
这让小栗咂更是拓宽思考方向。


小栗咂正好今天在阅读《以游戏为核心的课程》这本书:
孩子的科学课程核心是尝试认识世界和找出事物的运作规律。在目前的科学教育中,包括了工程、科技、(传统)科学。不单单是之前传统的自然科学,生物、化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等。
怎么理解工程、科技呢?
工程:不限于工程师做的事情,更多包含人们在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系统化的实践。例如孩子在建造斜坡好让车子跑得更快,就是在进行科学实践。
科技:形容人们尝试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具体的系统和过程。科技更多泛指人们开发和运用的所有工具。例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工具,刀叉,筷子等。老师要花很多时间教孩子使用剪刀剪纸,用铲子挖掘,握笔写字……
原来,科学思维比科学知识更加重要。科学也是要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的,那岂不是和胡晓苓老师总是强调“学棋要下棋”一样嘛。
果真围棋和科学,是一对儿好搭子。


3


教育方向



设计这样的围棋与科学课,现在市面上各种精彩纷呈的科普书绝对是很好的一个材料。

小栗咂循着这样的思路,找来吉竹伸介的另外一套书《这是理所当然的吗?不一定吧》。

在这本科普小书中,它教孩子如何观察。

小栗咂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观察的方法,那么,换到看一盘棋,也是可以按照这里的方法去观察哎。

我在想,未来我设计的围棋课,要一边带我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熟悉的东西,再来下一盘棋,从不同角度看一看。如果可以,我还想要把他们小脑袋中的想法,也搬出来,从不同角度聊一聊。

这真是极有趣的围棋课堂。

类似吉竹伸介这样的科普书,其实还有好多好多,都可以谈得上是信手拈来。只需要在附带一份“想象力”即可。


言归正传。

《新课标》(2022版)要求“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跨学科这个词在《新课标》中出现400多次,跨学科就是未来中高考命题的大趋势,代表了我们未来需要的顶尖人才在真实环境下需要具备的能力。

因此,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仅是死学,刷题,而是要进行跨学科。

而我们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END


我是小栗咂。




图片选自:《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另一部分来源网络


导师介绍


胡晓苓


围棋职业三段

从事围棋入门教学40多年

致力于学校、社区的棋类推广,普及数万人

发展了“全国棋类特色学校”40余所

出版《围棋教学习题册》、《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系列丛书



让不简单的围棋 变得简单!


秒懂围棋~胡老师

小栗咂





往期回顾

下围棋,培养一种“透过对手,看见自己”的能力

要素、联系和规律,能让我们下好一盘棋

为啥要学围棋?因为决断力需要从实践、练习中获得

体验建立认知:用互动式学习,玩转课堂

深度学习围棋的最好方法:理解和思考

把每一节课打造成“爆款”

为啥要学围棋?培养全局之眼

和围棋教师打磨教案,这三个字是把握一堂好课的基础

一堂围棋课,既要有内容,又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学中,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

俯瞰全局教学,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秒懂围棋工作室
胡晓苓 围棋职业三段 出版:《围棋教学习题册》《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