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张大爷最近有点烦恼,这一段时间他总是半夜两三点钟起来小便,本来上了年纪睡眠就一般,还总是被尿憋醒,别提多难受了。
后来问了问周边的朋友,发现跟他有一样困扰的人还真不少,但也有朋友告诉张大爷,其实不起夜也不好,尿液长时间存储在身体里,挤压别的器官不说,还容易产生毒素。
那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哪些原因导致了夜间总想上厕所呢?听说,起夜的次数超过一定标准,是某些疾病在作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这些问题,解答一下张大爷的困扰。
“夜间起夜”和“不起夜”,
哪个更健康?
尿液简单一点解释就是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完身体所需的物质之后,所产生的废物。
单看夜间起夜,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是生理的自然反应,尿液存储在膀胱内,当存满了,膀胱就会通过刺激信号告诉大脑我们要上厕所了。
比如睡前睡喝多了,或是吃了一些水分含量高的食物,都会引发夜尿,所以并不用过于担心!
是否起夜根据身体的生理反应来判断就可以了,有些人为了不起夜,即便尿意已经影响了睡眠,还是憋着不起,这样长期憋尿,很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和膀胱疾病。
同样的,有些人听说尿液存在身体影响内脏健康,即便没什么尿意,半夜也会起来上个厕所,这些行为都是没有必要的。
起夜频率超过这个数,
小心疾病来袭!
起夜虽然是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如果频率过高,那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
有研究数据显示,一个成年人每天代谢的尿液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平均算下来一天小便次数是4~6次左右,这里面夜间的小便次数应该是0~2次,如果夜尿长期超过2次咱们就要当心了。
频繁起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夜尿频繁最直接的不良影响就是睡眠被打断,长期睡眠被打断,很容易诱发情绪疾病。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夜间起床还会增加摔跤、骨折等意外的发生概率,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夜间突然起身 ,对血压也是一种挑战,很容易诱发心绞痛。
夜尿频繁,不仅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它本身可能就是一种信号,在告诉你身体可能出现了某些疾病。
外界因素引发——不用过于担心
饮水增加
喝得多,排得自然而然就多,如果睡前喝了很多水,或者吃得太咸都会增加夜间尿量。
水和钠摄入过多,会使得人体的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排尿增多。
除了水,含水量高的水果也要注意,睡前吃太多水果同样会导致夜尿增多。
缓解方法:
为了避免夜尿,特意减少喝水量并不好,经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很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清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我们可以把喝水的时间控制好,睡前1~2小时适当喝点水,在补充身体水分的同时,帮助减低血液粘稠度,还能润肠胃,帮助促进晚饭消化。
切记睡前半小时就不要大量喝水了,同时也不建议饮用具有利尿作用的咖啡、酒、茶等液体。临睡前最好先去上个厕所排空膀胱,可以帮助缓解夜尿频繁问题。
当我们已经改善了生活习惯,但还是长期夜尿频繁,那就要考虑,是否身体本身出了问题,以下几种疾病,都会导致夜尿增多哦。
对于中老年男性来说,这是夜尿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前列腺的构造很特殊,尿道是从它中间穿过的,如果出现前列腺问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都会影响排尿。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夜尿增多等。
注意区分:前列腺问题导致的夜尿增多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每次排尿量很少。
糖尿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就是尿多,但是糖尿病导致的尿多不仅仅表现在夜晚,白天同样如此。
因为体内血糖高,患者会时常感觉口渴,不自觉就会多喝水,从而导致多尿。
血糖持续较高还会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损伤肾脏功能,同样也会促使夜尿增多。
血压升高得不到控制,会造成肾小球内压力增大,导致血浆里的蛋白析出。
所以高血压导致的夜尿增多,常常伴有泡沫尿液的情况。
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血液循环能力不太好,白天人处于站立状态,血液容易淤堵在下肢,到了晚上躺在床上,血液循环回流增加,也会导致尿量增多。
这类患者除了夜尿增多外,在平躺后还常常伴有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的症状。
我们前面说了糖尿病和高血压持续发展会导致肾脏损伤,但有些人是单纯的肾脏疾病。
肾功能下降,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导致尿液增多,夜尿增多往往是肾功能下降的初发症状,大家要留意观察。
今日互动
(看图猜成语)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
上期答案:鸡鸣狗盗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