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危险的27天来了!这些身体器官最容易生病!千万别忽略这3件事

健康   2024-12-20 18:05   安徽  


明天是12月21日,是2024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自此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啦~

冬至节气期间是一年中养生的好时节,是健康“储蓄”的最佳时段,也是一年中重要的进补时机,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冬至该如何养生吧~





冬至养生重起居




1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

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2
衣着保暖

冬至时阳气马上要开始萌芽,所以,注意保暖,保护阳气不受寒气所伤是必须的。

“寒则涩而凝之”,人体气血运行会在此时变的更加缓慢,如再为寒邪所伤,则周身气血更易发生拥堵。

因此,平时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患者,更要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的保暖工作。

不过,温暖也应适度,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

过于温暖,身体处于出汗状态,则不利于阳气闭藏,反而更易生病。


3
酌情进补

冬至过后是大补的最佳时机,但也要因人而异。

因为,冬季吃的肉类等肥甘厚味较多,容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内热积聚,更易引发疾病。

所以大家在食用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稍清凉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此外,寒冷的气温下,大家还可以每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杂粮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




冬至养生3原则




01
护心

冬至后,人体受外界寒冷刺激血脉多收缩阻塞,心梗、心绞痛、中风、高血压等疾病高发。

若是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要及时看病。


平时,大家可适量吃些红色食物,如红枣、山楂、红茶等,滋养心气。

02
养肺

肺为娇脏,畏寒喜润,冬至三九寒天气候干冷,最宜容易伤伐肺脏。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这都是肺脏感受寒邪的表现,所以度冬要养肺。

大家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具体方法


用鼻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吸气时,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每次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5秒,屏息1秒。

每天练习5~15分钟即可。

03
养肾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

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冬至进补,多吃这“3白”!




萝卜:

冬季气候很燥,每个人的火气都很大、情绪也容易激动,在这种气候下,着点急血压更容易升高。

而萝卜有下气的功效,适当喝点白萝卜汁也可以清理内火,不让情绪产生太多波动。

山药: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而且,山药钾含量非常丰富,特别适合高钾低钠的膳食人群食用。


莲藕:

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补脑。冬天吃藕,不仅能清热润燥,还能“上下通气”,是顺气佳品。


栗子羊肉汤——补肾强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营养科张凡指出,羊肉性热、板栗性温,冬天进补喝此汤就再合适不过了。

羊肉性热,味甘,中医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虚劳不足、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等症。

枸杞能够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中医多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目昏多泪、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等病症。

栗子可用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是不错的冬季进补佳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互动


(看图猜成语)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

上期答案:高高在上

往期推荐




入冬前最关键的15天来了!做好3件事,养五脏、升阳气,安稳过冬天!




睡觉时手机放床头,会得脑癌?手机离多远才能无害?




喝茶不养生反而“养癌”?每天喝茶的人,都逃不过这2大变化




一天一苹果能降低患癌风险?真的!教你一种苹果新吃法,更润肠,功效还翻倍!

健康名师说
为您提供学得懂、用得上的健康养生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