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I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 NF1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其患病率估测为 1/4,000~1/2,000[1]。丛状神经纤维瘤(PN)是 NF1 的主要表现之一,常引发患者疼痛、功能障碍、骨骼畸形等多种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且有向恶性转化的风险。目前,手术是治疗 PN 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切除难度大,通常不能完整切除,并且可能加重病情[2]。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得目前 NF1-PN 患者的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多方面均存在很大挑战,因此,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在 2024 年的全球神经纤维瘤(NF)大会上,也有多项 NF1-PN 相关研究进展公布,涉及基因诊断、新药研发、患者管理等多个领域[3]。值此契机,「丁香园」诚邀深圳市儿童医院陈森敏博士就 NF1-PN 诊疗现状与临床进展展开讨论,发表个人学术观点。
审批编号:CN-146923,过期日期:2025-11-06
01
NF1-PN 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疾病,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如何?发病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陈森敏博士
约 30%~50% 的 NF1 患者会发生 PN,以咖啡牛奶斑、神经纤维瘤和虹膜错构瘤(Lisch 结节)为特征,累及多个器官系统。
完整回答
I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 NF1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其患病率估测为 1/4,000~1/2,000[1]。中国暂无流行病学数据,推算发病率为 5/1,000,000[2]。而 PN 是 NF1 的一个特征表现,主要是沿神经干或神经干分支形成的大的肿瘤团块,约有 30%~50% 的 NF1 患者会发生 PN[3],以咖啡牛奶斑、神经纤维瘤和虹膜错构瘤(Lisch 结节)为特征,也会累及皮肤、神经、眼科、骨骼以及血管等器官系统[3]。
NF1 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 NF1 基因发生致病突变。NF1 基因作为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当发生基因突变时,其表达的蛋白——神经纤维素蛋白表达下调,导致 Ras 通路过度活化,从而使下游的施万细胞失去调控,导致过度增殖,形成神经纤维瘤[3-4]。
▲上下滑动查看▼
02
目前在临床上,NF1-PN 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对于 NF1-PN 的诊断难点是什么?NF1-PN 的诊断方面有何最新进展,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陈森敏博士
PN 的诊断前先要明确 NF1 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少部分患者可能会用到基因检查综合评估,MRI、B 超、CT 检查都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完整回答
NF1 临床表现出现的典型顺序是咖啡牛奶斑(≥ 6 个)、腋窝和(或)腹股沟雀斑、虹膜的 Lisch 结节和皮肤的神经纤维瘤。PN是 NF1 相对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其诊断前先要明确 NF1 的诊断[3]。
PN 生长于身体的表浅位置并伴有皮肤和软组织过度生长,也可位于体内深部,一般是沿神经长轴呈弥漫性生长,可累及多条神经干、分支及神经丛,可侵及周围组织。大约 30%~50% 的患者会出现疼痛、功能障碍、外观缺陷。PN 也有一定的恶变机会,终生的恶变风险大约是 8%~13%,出现恶变的最常见特征是病变部位疼痛并且快速扩大[1、5]。
PN 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核磁共振(MRI),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进行 B 超、X 线或 CT 扫描来辅助诊断。MRI 除了用于诊断,通常也用于 PN 肿瘤负荷的评估及术后随访。MRI 能够准确显示肿瘤的生长形态、生长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有助于明确肿瘤边界、评估肿瘤体积及生长特点[3]。
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的[1],最早出现的表现一般为皮肤的牛奶咖啡斑,3~4 岁之后会出现皱褶部位的雀斑,青春期之后可能才会出现皮肤的神经纤维瘤[5]。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遇到过少部分的患儿在 1~2 岁甚至更早就会出现胫骨弯曲等骨骼的特征性病变,或因视力的异常发现视路胶质瘤。由于良性肿瘤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瘤体内,因此应格外重视 PN 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s)的鉴别。并且约 50% 的患者无 NF1 家族病史,非家族性儿童病例可能难以诊断 NF1。一般对于临床表现不满足诊断标准的儿童,可进行基因检测来确认 NF1 的诊断,明确基因变异可以为日后的疾病管理提供指导作用[5]。
NF1-PN 的诊断的最新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逐步融入医疗领域,尤其是在 NF1-PN 的诊断中产生了显著影响。在 2024 年全球神经纤维瘤大会上,专门设立了人工智能专题讨论会,其中有一项研究我认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Semiautom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AI) 3D Segmentation vs Manual Linear Measurements of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Patients),该研究结果表明,半自动测量 NF1 中 PN 的体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可能比标准的三平面测量更准确地反映 PN 临床相关的病变体积变化。尽管目前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对 AI 模型进行分割复杂 PN 的额外训练将增强准确度和测量效率。随着 MRI 等影像技术的进步,显著提升了 PN 的诊断能力,使得对疾病的早期发现、精确定位和全面评估更加可能,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利用 AI 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模式识别,大大提升诊断效率和精确性,提供个体化的诊断和管理策略,助力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6]。
▲上下滑动查看▼
03
基因检测可用于明确 NF1 诊断,能否结合您的经验介绍一下,在临床上该如何选择基因检测的类型?在我国人群中,NF1 基因谱系有哪些独特的遗传特征?有哪些重要的科研进展发布?
陈森敏博士
目前主流的测序方案为候选基因(NF1)的基因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行全基因组测序(WGS)。
完整回答
一般需要进行患者或患者及父母三人的全外显子组的测序,部分患者可能会显示阴性结果,此时若临床仍怀疑 NF1,可通过分析包含 NF1 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或 RNA 测序来进一步明确分子诊断。全身性 NF1 患者可通过血液或唾液完成基因检测,若结果阴性,或能够获得病变部位组织情况下可优先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测[1]。
NF1 基因具有较高的自发突变率,50% 为自发突变[4]。NF1 基因跨度很长,贯穿整个基因都不断有新发现的突变点,没有明显的热点[7]。NF1 基因的不同突变位点与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尚未完全阐明,很难通过基因型去预测患者的临床表现[8]。在 2024 年全球神经纤维瘤大会上,我们团队发布了针对我院 NF1 患者的基因突变谱的回顾性研究(Genotypic Spectrum of NF1 from a Chinese Children Hospital)。通过分析我院既往的病例数据,描绘 NF1 患者的基因突变谱。研究纳入了在我院接受过基因突变检测的 NF1 患者 74 例患者。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有 15 种变异是之前未报道过的,包括 9 种移码突变、2 种无义突变、2 种剪接突变、1 种错义突变和 1 种框内突变。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在队列中重复出现两次或以上的突变,包括无义突变 p.R304*(来自 3 个家庭的 5 例)和 p.R440*(2 例)。此外,我们还分析 NF1 患者中变异位点的分布情况。在 74 名患者中,11 名(14.7%)的变异影响了 C 端结构域(CTD),10 名(13.5%)影响了 GTP 酶激活蛋白相关域(GRD),6 名(8.1%)影响了类 HEAT 重复域(HLR),5 名(6.8%)在半胱氨酸-丝氨酸富集域(CSRD)有变异,4 名(5.4%)在 Sec14-Pleckstrin 同源域(PH),3 名(4%)在蛋白激酶 C 域(PKC),以及 1 名(1.4%)在周期素 T 结合域(TBD)有变异。本研究通过对既往 NF1 患者基因数据的分析,扩展了 NF1 基因的突变谱[6]。
▲上下滑动查看▼
04
NF1-PN 由于有恶变风险,患者预后较差[2]。作为一种罕见病,您觉得目前 NF1-PN 治疗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近些年治疗 NF1-PN 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尤其是新型 MEK 抑制剂的获批,打破了 NF1-PN 患儿长期无药可用局面。您如何评价新药在 NF1-PN 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森敏博士
NF1-PN 的手术治疗面临手术难度大,疗效不佳,患儿易复发等诸多难点,往往需要二次手术。
完整回答
PN 通常在儿童期发现,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对周围组织造成明显压迫,使其功能障碍[1]。手术一直是 NF1-PN 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由于 NF1-PN 多沿神经弥漫生长,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手术过程中往往难以避免神经损伤;且肿瘤血运丰富,切除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血过多,因此通常难以完全清除,手术疗效欠佳。若首次未能全部切除瘤体,则可造成肿瘤继续生长,复发的概率很高,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1、3]。
NF1-PN 靶向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创新不止:MEK 抑制剂司美替尼(Selumetinib)目前已获批上市。
完整回答
目前 NF1-PN 近些年取得的巨大突破是靶向治疗的进展,靶向治疗药物是 PN 患者可选择的新型治疗方式。MEK 抑制剂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目前已获批上市的一款 PN 治疗药物,它在中国大陆获批的适应症为 3 岁及 3 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 NF1-PN 患儿[9-10]。
司美替尼获批是基于开放标签、多中心的单臂研究 SPRINT 试验,参与该试验的 NF1 儿童患者携带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 PN。研究结果显示,司美替尼治疗后患者的总缓解率(ORR)达到 68%,3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高达 84%,最佳响应时的中位缩瘤体积 27.9%,74% 患者疼痛显著缓解所有患者均达到部分缓解,且患者疼痛强度平均降低 2.14 分。部分患者本身存在 PN 相关的功能障碍,用药以后明显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12 个治疗周期内患者用药依从性超 95%,整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良好[2]。目前 2020 年法国国家指南《Neurofibromatosis 1 French national guidelines based on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since 1966》[11]、《儿童及青少年神经纤维瘤病诊疗规范(2021 年版)》[5]、《I 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 版)》[12]及《I 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2023 版)》[1]均推荐司美替尼用于治疗儿童 NF1-PN。
除了司美替尼之外,其他 MEK 抑制剂也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Mirdametinib 于 2023 年 11 月公布其 IIb 期临床试验结果:52% 儿童患者和 41% 成人患者在 24 个治疗周期内获得客观缓解[13]。此外,部分 MEK 抑制剂也正在临床试验中[14-15],期待尽早看到其试验结果。
▲上下滑动查看▼
05
单一的手术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MDT)是 PN 目前的发展趋势。但目前 PN 的多学科协同诊治指南及流程尚未建立,能否介绍一下您所在医院在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否分享一下您所在医院 MDT 合作的模式和宝贵经验?
陈森敏博士
建立 NF1 的 MDT 诊疗体系,规范 MDT 诊疗流程,建立 NF1 患者长期序贯治疗模式,加强专科沟通交流。
完整回答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所接触的 NF1 患者,往往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因此患者或家属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科室作为首诊科。例如,因皮肤咖啡斑就诊的患者通常首先到皮肤科;出现胫骨弯曲或其他骨骼问题会选择骨科;还有部分患儿因腿长不等或颅内异常高信号而选择神经内科。我们医院在三年前已设立了专门的神经纤维瘤专病门诊,其他专科的医生会将疑似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转诊至此。在专病门诊,我们会首先评估患者病变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建立 NF1 的 MDT 诊疗体系,规范 MDT 诊疗流程:大多数 NF1-PN 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来帮助诊断和治疗,例如我们医院多学科协作参与的科室包括神经外科、骨科、眼科、放射科及康复科等。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我们可以对累及器官进行系统性的评估、诊断、治疗、管理和干预。NF1-PN 尤其强调全程管理和综合治疗,因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诊疗方案。这种模式不仅需要团队的密切合作,还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诊方案,并得到患者及家庭的配合。因此,建议具备相关资源的医院设立专门的 NF1-PN 多学科诊治平台,为患者及家庭提供长期管理、个体化的综合性疾病诊疗服务[16-17]。
建立 NF1 患者长期序贯治疗模式:NF1 是一种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终身疾患,建立 NF1 患者的长期序贯治疗模式十分重要。我们的疾病管理模式需要涵盖从预防、诊疗到康复的全生命周期支持。有些患者在经历手术、术后复发及再治疗的过程中,还需加入心理咨询和医务社工的支持,并明确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指征与时机,为每位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序贯治疗方案[18]。
加强专科沟通交流:根据我院 MDT 团队的协作经验,我认为各专科医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 MDT 会议和日常沟通是关键。通过持续的交流,团队成员可以分享最新的诊断和治疗信息,确保所有治疗决策的高效和及时。并且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还需要结合患者家庭的意愿,以确保诊疗方案的全面性和适应性。
▲上下滑动查看▼
06
随着对 NF1-PN 发病机制认识逐渐深入,以及新药尤其是靶向药物的快速发展,您认为在新药时代,NF1-PN 治疗模式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陈森敏博士
在新药时代,期待更多靶向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拓展联合治疗的新模式;同时不断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加强 NF1-PN 的长期管理和监测。
完整回答
靶向治疗的研发:随着对 NF1-PN 基因突变分子机制理解的加深,研究发现了更多靶向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将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目前认为 NF1 的突变机制主要通过激活 Ras 通路,而 MEK 抑制剂正是在对 Ras 通路的研究中被发现的[4]。此外,NF1 基因突变还涉及其他通路[4],随着对更多信号通路的深入理解,这为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契机。目前除了 MEK 抑制剂之外,还有其他靶向药物在研,例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等,有望为 PN 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1]。
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由于不同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因此需要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帮助开发更多的治疗手段。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正在寻找生物标志物,其中特别关注 NF1-PN 在恶性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新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既有助于患者的随访,观察病变的良性或恶性变化,又可能为新的治疗方向提供线索[19]。
联合治疗模式:单一疗法可能不足以有效控制 NF1-PN,因此联合治疗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如果我们仅使用 MEK 抑制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通过多种靶向药物结合或将靶向治疗与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可能会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此外,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等新兴治疗手段的引入,也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1,18、20]。
长期管理和监测:随着新疗法的出现,NF1-PN 的治疗将更加注重长期管理和监测。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监测有助于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疗效等。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将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疾病复发或进展[1,18,20]。
▲上下滑动查看▼
专家介绍
陈森敏 博士
深圳市儿童医院
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血液疾病与保健亚专业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南方科技大学临床副教授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科临床与保健分会肿瘤与精准医学组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纤维瘤病专委会委员
本提纲撰稿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46924,过期日期:2025-11-06
内容策划:sober
内容审核:张晓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朱以诚.I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2023版)[J].罕见病研究,2023,2(02):210-230.
[2]. Gross AM, Wolters PL, Dombi E, et al. Selumetinib in Children with Inoperable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2020 Sep 24;383(13):1290].N Engl J Med.2020;382(15):1430-1442.doi: 10.1056/NEJMoa1912735.
[3]. 王生才,李艳珍,张杰,等.儿童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诊治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06):477-482.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2.06.015.
[4]. 梁嘉莉,蔡妍,李常兴.1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24,41(01):70-7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及青少年神经纤维瘤病诊疗规范(2021年版)
[6]. 2024 Global NF Conference Abstract Book.https://www.ctf.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24_NFConferenceAbstractBook_web.pdf
[7]. 朱耀彬, 骆杰伟, 林新富, 等. 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NF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8) : 618-622.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8.011.
[8]. 郑婷婷,朱倍瑶,王智超,等.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治疗策略与前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4,38(01):1-8.
[9]. 国家医疗保障局.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材料(公示版).
[10]. 2023年05月08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发布. Retrieved May 8 , 2023. from 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30508125507185.html
[11]. Bergqvist C, Servy A, Valeyrie-Allanore L, Ferkal S, Combemale P, Wolkenstein P; NF France Network. Neurofibromatosis 1 French national guidelines based on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since 1966. Orphanet J Rare Dis.2020 Feb 3;15(1):37.doi: 10.1186/s13023-020-1310-3.PMID: 32014052;PMCID: PMC6998847.
[12]. 王智超,李青峰.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1,35(11):1384-1395.
[13]. SpringWorks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ositive Topline Results from the Phase 2b ReNeu Trial of Mirdametinib in NF1-PN.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23, from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3/11/16/2781664/0/en/SpringWorks-Therapeutics-Announces-Positive-Topline-Results-from-the-Phase-2b-ReNeu-Trial-of-Mirdametinib-in-NF1-PN.html
[14]. Armstrong AE, Belzberg AJ, Crawford JR, Hirbe AC, Wang ZJ. Treatment decisions and the use of MEK inhibitors for children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related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BMC Cancer. 2023 Jun 16;23(1):553. doi: 10.1186/s12885-023-10996-y. PMID: 37328781; PMCID: PMC10273716.
[15]. Fisher MJ, Shih CS, Rhodes SD, Armstrong AE, Wolters PL, Dombi E, Zhang C, Angus SP, Johnson GL, Packer RJ, Allen JC, Ullrich NJ, Goldman S, Gutmann DH, Plotkin SR, Rosser T, Robertson KA, Widemann BC, Smith AE, Bessler WK, He Y, Park SJ, Mund JA, Jiang L, Bijangi-Vishehsaraei K, Robinson CT, Cutter GR, Korf BR; Neurofibromatosis Clinical Trials Consortium; Blakeley JO, Clapp DW. Cabozantinib for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related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a phase 2 trial. Nat Med. 2021 Jan;27(1):165-173. doi: 10.1038/s41591-020-01193-6. Epub 2021 Jan 13. PMID: 33442015; PMCID: PMC8275010.
[16]. Lalvani S, Brown RM.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Optimizing Management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J Multidiscip Healthc.2024 Apr 23;17:1803-1817. doi:10.2147/JMDH.S362791.PMID:38680880;PMCID:PMC11055545.
[17]. Toledano-Alhadef H, Mautner VF, Gugel I, Zipfel J, Haas-Lude K, Constantini S, Schuhmann MU. Role, function and challenges of multidisciplinary centres for rare diseases exemplified for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syndrome.Childs Nerv Syst.2020 Oct;36(10):2279-2284.doi:10.1007/s00381-020-04708-1.Epub 2020 Jun 8.PMID:32514759;PMCID:PMC7276654.
[18]. 李青峰,王智超,魏澄江.改善和提高我国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诊疗水平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38(11):1199-1202.DOI: 10.3760/cma.j.cn114453-20221020-00328.
[19]. Hanemann CO, Blakeley JO, Nunes FP, Robertson K, Stemmer-Rachamimov A, Mautner V, Kurtz A, Ferguson M, Widemann BC, Evans DG, Ferner R, Carroll SL, Korf B, Wolkenstein P, Knight P, Plotkin SR; REiN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biomarkers and biobanking in neurofibromatosis. Neurology. 2016 Aug 16;87(7 Suppl 1):S40-8.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2932. PMID: 27527649; PMCID: PMC5578360.
[20]. Giraud JS, Bièche I, Pasmant É, Tlemsani C. NF1 alterations in cancer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 precision medicine.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23 Jul-Dec;32(10):941-957.doi:10.1080/13543784.2023.2263836.Epub 2023 Nov 6.PMID:3774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