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工作,几乎每天都有半数以上的患儿需要进行血液检验。对于静脉采血这件事,家长们有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提问频率最高的几个问题给大家做出解答。
疑问一
孩子生病必须进行血液检验吗?
儿内科门诊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第二类是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腹泻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如: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医生都需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检验指标来评估孩子的病情,判断疾病进展、疾病恢复等情况。
举例一:
例如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是全血细胞分析和 C -反应蛋白,医生可以借助此项检查帮助了解患儿血液细胞的情况,如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C -反应蛋白含量等情况。
如果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C -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则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如果白细胞总数减少,或者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数量偏高为主,C -反应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则要考虑病毒感染可能。
此外,通过支原体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腺病毒抗体等检测,可以帮助儿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本次感染的病原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举例二:
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患儿,也需要借助全血细胞分析来评估血液中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情况。
在白细胞异常增高时,需要考虑是否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些药物和慢性疾病因素的影响,比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可以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时间服用抗生素或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再有骨髓造血系统的异常,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也可以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需要通过定期复查来了解患儿疾病的恢复情况。而肿瘤、各种原因的贫血、红细胞被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降低。
如果患儿血小板数量减少,要考虑有无免疫相关的因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和肿瘤相关因素等。
此外,外周血细胞分类也是小儿血液科医生经常会选用的检测项目,这项化验检查是检验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血细胞异常情况,帮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疑问二
孩子进行血液检查需要禁食吗?
空腹采血检查的项目通常是生化检查(包含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性激素水平等。
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铁、淀粉酶、脂肪酶、叶酸、维生素 B12、维生素 D 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激素等未发现进食有影响。空腹时间除对甘油三酯造成一些影响外,并不会显著影响其他血脂水平。
疑问三
空腹需禁食多长时间?空腹可以喝水吗?
对于成人要求至少禁食 8 小时,以 12~14 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 16 小时。如是新生儿,空腹 4 小时即可。如果宝宝因饥饿哭闹剧烈,少量喝水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饮用过多,坚决不能饮用除白开水以外的任何饮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既往曾经发生过低血糖,不宜禁食时间过久,在等待就诊前可以适当地喝一些糖水,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另外提示:受体内分泌激素早晚差异的影响,白天空腹即使达到空腹时间也不算真正的空腹。如果需要检测性激素水平,建议早上空腹检测。
疑问四:
抽这么多血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根据我国献血标准,年龄在 18~55 周岁的成年人,每年可献血量为 200~400 mL,这就表示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 200~400 mL 范围内是安全的。
一个健康的儿童,全身血量占体重的 8%~10%,例如体重 20 公斤的孩子,血量为 1600~2000 mL,常规化验每个采血管容量在 2~3.5 mL 之间,如果采集末梢血的话,所需采血量更少,每次约为 60~100 uL,所以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
疑问五:
采血前后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采血前:
正常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2. 如需禁食,严格按采血相应要求进行准备。
3. 采血前一天洗澡,尽量洗净手臂。采血时尽量穿袖口宽松的衣服,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4. 对于大孩子,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沟通、交流、解释工作,取得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对于小孩子,适当给予安抚、转移其注意力。
采血后:
1. 采血后要及时用无菌棉棒或棉球沿穿刺血管走向按压 3~5 分钟,若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要延长按压时间至 10 到 15 分钟。
2. 采血当天可以洗澡,但尽量避开采血针刺处,以免引发皮肤感染。
特别提醒:
1. 家长在帮孩子按压的过程中,不要间断地拿开棉球看出不出血,这样会导致按压动作断续,使出血时间延长或造成皮下血肿、淤青。
2. 采血后如孩子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面色苍白等,应立即让孩子平卧,必要时饮少量糖水,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离开。
3. 检验完成后,如果检测结果有异常,家长不要紧张,一定要及时寻找医生看检查结果,共同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观察、复查、进一步检查等)。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 | 王阳 副主任护师
审核|吴珺 主任医师
投稿 | zhangxinyu2@dxy.cn
题图 | 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