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在儿科是一个很棘手的症状,病因太多,迷惑性太强。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儿童很多时候难以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腹痛的宝宝,到了医院进行超声检查,查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被告知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家长可能会很焦虑,甚至以为腹腔里长「肿瘤」,过于紧张。作为儿科医生,充分了解这个疾病,并做好相应解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肠系膜淋巴结炎
2、B 超检查只是辅助检查之一
3、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原因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
4、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5、健康儿童能见到肠系膜淋巴结吗?
6、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吗?
1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肠系膜淋巴结炎
单凭腹部 B 超报告结果,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口服抗菌药物,症状缓解,诊断正确。似乎顺利成章,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大部分腹痛可能都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具有自限性。淋巴结肿大原因也分生理性的,反应性的。提示我们不可过度诊疗。
同时,避免误诊造成病情延误。鉴别诊断:如阑尾炎、肠套叠、淋巴瘤、肠结核等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时有发生。
2
B 超检查只是辅助检查之一
腹部超声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因此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的首选方法[1]。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但目前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2]。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3]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显示 2 个以上淋巴结,最大淋巴结长径>10 mm,短径>5 mm,长径/短径>2 可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由于缺乏诊断特异性「金指标」,由此导致诊断混乱的情况并不少见。
3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原因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 [4,5]
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无症状健康状态或病毒感染等恢复期;另一种是病理性淋巴结肿大,包括淋巴结炎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小儿肠系膜肿大最常见原因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它也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腹痛原因之一。
4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临床上诊断本病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有以下情况可考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
① 腹部 B 超检查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标准;
② 患儿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前驱病史,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③ 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以脐周与右下腹为主,部位不固定,无固定压痛;
④ 排除其他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疾病。
5
健康儿童能见到肠系膜淋巴结吗?
可以。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之一,如颈部、耳后、枕部等区域浅表淋巴结,有时可在体表触及。肠系膜淋巴结,则主要分布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功能系统,当机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毒素、细菌等均可经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3]。
儿童时期是淋巴系统增殖的活跃时期,故健康儿童腹部 B 超检查是可以见到肠系膜淋巴结的,但其淋巴结最大长径一般小于 10 mm [2,6]。
通俗讲就是,当机体被病毒、细菌感染或接触致敏源等情况时,就会增大。当诱因消除,它又会缩回去。
6
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吗?
不一定。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具有自限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柯萨奇 B 病毒或其他病毒所致[3]。
因此,是否使用抗菌药需依据具体病情确定。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致使患儿机体功能下降,同时也可导致二重感染概率与耐药风险的增长。切忌不可随便口服抗菌药。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原则[5]:针对病原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同时针对发热、腹痛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7
小 结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张宇
投稿|zhangxinyu2@dxy.cn
题图|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