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咏梅 |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语篇衔接知识教学路径探析

教育   2024-10-21 10:0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语篇衔接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语篇衔接知识的具体教学要求,并针对要求,探究了阅读课中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路径,即:在信息获取中,学习衔接知识;在信息分析中,理解衔接功能;在语篇构筑中,实践衔接知识;在习作评价中,锻炼衔接能力。基于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即:循序渐进、阶段侧重和综合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语篇衔接;教学路径


本文发表于《英语学习》2024年10月刊第30—34页。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实施,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逐渐进入高中英语课堂,尤其是阅读课堂。笔者通过听课、课后访谈等形式,了解到教师在语篇衔接知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在阅读课中,语篇衔接知识要教什么?何时进行语篇衔接知识教学?怎么进行语篇衔接知识教学?概括而言,问题的实质是教师缺少可操作、可参考的教学路径。本文分析了《课标》对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路径。


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要求


要想有效地落实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首先需要分析《课标》的具体教学要求。笔者通过梳理和综合分析《课标》内容,发现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需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系统掌握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知识;能够自觉运用衔接知识深入地解读语篇;能够有效利用衔接知识提高表达连贯性。


1. 系统掌握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知识

语篇衔接是一种谋篇机制,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包括重复、上/下义、同/反义和搭配(Halliday & Hasan,2001;朱永生等,2001)。《课标》对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的教与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辨识和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通过使用代词、连接词、省略句、替代等手段来实现的指代、连接、省略、替代等衔接关系”“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教育部,2020:48、27、37)。显然,学生只有系统掌握语篇中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知识,才有可能辨识、分析和运用它们。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语篇教学中要有序落实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的知识和功能。


2. 自觉运用衔接知识深入地分析语篇

《课标》对语篇衔接知识的要求还体现在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衔接知识分析语篇,如:“根据语篇中的核心词、代词等,理解段落或句子之间的内在衔接”“根据连接词判断和猜测语篇中上下文的语义逻辑关系”“根据不同语篇中的衔接方式,理解语篇的逻辑,以及段落间的衔接”“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等手段,辨析作者为使语篇连贯所采用的衔接手段和所达到的效果”(教育部,2020:41、37、42、43)。《课标》的这些要求意味着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衔接知识深入地分析语篇成分,如探究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或厘清次序关系、因果关系、概括与例证关系,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培养运用衔接知识进行分析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他们的语篇分析能力。


3. 有效利用衔接知识提高表达连贯性

《课标》对在表达中运用语篇衔接知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利用语篇衔接手段,有逻辑地组织信息”“能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表达意义,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教育部,2020:37、43、48、38)。这意味着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语篇输出情境,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衔接知识提高表达的连贯性,提升语言素养。


综上所述,《课标》要求教师依托语篇进行教学,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的语篇衔接知识包括衔接手段及其衔接功能。因此,语篇衔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还需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再将能力转化为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语篇分析能力和语篇构建能力。


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路径

结合《课标》对语篇衔接知识的要求,笔者探析了阅读课堂中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并归纳出以下教学路径,即:结合对阅读语篇的理解、分析、重构及评价,设计辨识、理解、内化和运用衔接知识的学习活动。


具体而言,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学习衔接手段;在信息分析过程中理解和内化衔接手段及语篇衔接功能;在书面语篇输出中,尝试实践所学衔接知识构建连贯的语篇;通过习作评价,提升衔接知识运用能力。在该教学路径中,学生的语篇衔接知识学习从辨识到理解,再到内化和运用,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下面以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分析。


1. 在语篇信息获取中,设计衔接手段学习活动


学习语篇衔接知识,首先要辨识衔接手段。衔接手段是信息组织的重要手段,通过获取关联信息辨识衔接手段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课中,信息的获取通常涉及读前的预测和读中的梳理两个环节。


在读前的预测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单元主题、语篇标题和图表来预测内容。根据衔接理论,语篇必须是连贯的,语篇标题与语篇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语篇标题是对语篇内容的高度概括,语篇内容围绕标题的中心话题展开。在本案例中,教师在学生预测内容后设计问题“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tle and your prediction?”,旨在引入对搭配或上/下义衔接手段的学习。


在读中的信息获取环节,教师可追问“What helps you know that?”“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eces of information?”等,引入对照应、连接、重复等衔接手段的学习。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核心信息是challenge涉及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的理解可在预测和阅读活动中完成。在预测环节,教师在呈现阅读文本标题和配图后提问“Relating to the topic ‘Teenage Life’ and your own experience, what challenges do you think a freshman may face?”,然后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到如图1所示的内容预测框架板书中。



在学生预测后,教师结合板书追问“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reshman challenge’ and your predictions?”,引导学生理解文中challenge与prediction的关系,即a freshman challenge与他们预测的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的关系。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自己预测的内容与challenge相关。此时,教师给出“词汇搭配”的概念解释,即:词汇搭配指在同一语篇中出现在意义上有联系的不同词语,它们在“同一语境中编织成一条条语义相关的线索,使语篇的上下各部分衔接得很紧密”(朱永生等,2001:202—203)。呈现概念的目的在于将衔接知识教学显性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这一衔接手段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接下来,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请学生核对并修正自己的预测,同时标出各段主题句,厘清文本结构。当学生说出文本为总分结构后,教师追问“What helps you know that?”,引导学生找出第二至四段主题句的共同表达,辨识重复的衔接手段,同时给出“词汇重复”的概念解释,即:词汇重复指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可以是从形式到意义都完全一致的某个单词,可以是两个同源词,也可以是一个小句或小句的一部分(朱永生等,2001)。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关联信息辨识衔接手段和学习衔接手段的概念,能降低学生学习语篇衔接知识的难度;此外,通过学习关联语篇知识,不仅更利于学生理解语篇内容,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语篇衔接知识的兴趣。


2. 在语篇信息分析中,设计衔接功能分析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回答What的问题之外,还要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语篇,了解作者为什么要传递这些信息,以及如何组织这些信息,回答Why和How的问题(教育部,2020)。分析语篇关联信息,分析衔接功能,就是在分析Why和How的过程中关注作者所使用的语篇衔接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其语篇功能。这一环节可针对语篇结构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尾段与首段及标题的呼应等方面设计问题。因为在谋篇中,作者使用衔接手段“使整个篇章结构清晰,内容一目了然,有使读者过目不忘之功效,很好地实现了作者的意图”(刘辰诞,2009:44)。所以,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Q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graphs? How do you know that?


Q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the title? What would happen if we delete the last paragraph?


Q3. What words are repeated? Why?


Q4. What words /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key word in the title?


在教学中,因Q1在前文已有涉及,教师可选择Q2、Q3和Q4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理解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并构建词汇库。


Q2聚焦首段与标题和尾段的呼应。教师可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首段中“Going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l is really a big challenge.”与标题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关系,以及与尾段中as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的关系。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理解了challenge一词的重复使首段与标题紧密衔接,以及senior high school的重复使尾段与首段紧密相连,进而理解了重复的衔接手段的运用使整个语篇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Q3聚焦文本中的重复部分。如图2所示,该文本有多处重复表达,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设计活动。


第一,关注重复位置。例如,had (have) to位于段首句开头,这类重复体现了段落之间的并列,与首段形成总分关系,能帮助学生理解重复的语篇结构功能。


第二,分析重复意图。例如,作者通过重复had (have) to强调挑战的不可回避,重复difficult突出挑战的难度,重复but体现主人公的决心。由此可推知,作者是想强调高中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挑战,在应对挑战时要有积极的心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重复衔接的强调功能。


Q4聚焦搭配的衔接手段。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凸显核心词汇的作用,同时指导学生构建词汇库,搜集challenge相关的搭配表达,如描述挑战难度和主人公感受的形容词搭配,描述挑战内容和求助对象的名词搭配,描述面对和应对挑战的动词搭配,描述应对挑战态度的副词等,为课后输出做好语言储备。


在语篇信息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关注段落与段落、段落与标题,以及词汇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掌握语篇衔接知识,由此更好地理解语篇信息组织模式和作者写作意图,把握衔接手段在语篇组织中的功能。


3. 在新语篇的构建中,设计衔接知识运用要求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语篇学习语篇衔接知识后,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引导学生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筑书面语篇、表达意义(教育部,2020)。


新语篇的构建,既可以是对语篇复述、改写,也可以是关联语篇主题、结构及语言知识等设计的其他输出任务。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明确提出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要求,如“Use conjunctions, references, and collocations to make your writing coherent.”“Use collocations to keep your writing focused on the topic.”等。


本案例的语篇主要讲述了新生如何应对高中生活遇到的挑战,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学完本文后,教师可设计如下课后书面输出任务:


请以“My Challenge in …”为题,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要求如下:

(1)包含三个段落;

(2)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进行表达;

(3)尝试运用词汇重复和搭配衔接手段组织信息,使行文连贯。


该输出任务基于教材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调动学生的输出兴趣。此外,前期的学习从语篇结构、语篇衔接知识和语言等方面为学生搭建了支架,有助于学生关联所学,提高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质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语篇衔接知识。


4. 在语篇习作评价中,设计衔接知识评价问题


评价是完整的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设计和调整教学提供依据。在阅读课中,教师可设计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针对语篇知识的学习评价可通过如下问题引导:


Q5. Does the writer use repetition to stress what he / she wants to convey?


Q6. Does the writer use collocation to make the topic centered?


Q7. Does the writer use conjunction and reference to make his / her writing coherent?


具体的评价问题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评价方向和标准,还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反思的契机。通过评价同伴对语篇衔接知识的运用,学生能够反思自身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促成自己的进步。


分析以上教学片段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将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融入各个环节,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语篇衔接知识的辨识、理解、内化和运用。


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建议


1. 循序渐进,建构衔接知识体系


“循序渐进”指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文本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几种衔接手段进行教学。如“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中,作者同时运用了多种衔接手段。如果让学生一次性学习所有衔接手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能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选取两至四种衔接手段。同时,教师还应引领学生从衔接手段、概念、功能等方面建构衔接知识结构,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掌握系统的语篇衔接知识。


2. 阶段侧重,提升知识运用意识


“阶段侧重”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语篇衔接知识教学。例如,衔接手段中的时间连接词在教材必修第一册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可以在这一阶段集中学习这类知识。在具体教学中,学习也应体现出进阶的特点。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辨识并使用时间连接词来解读事件发展的顺序,分析语篇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等。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时间连接词的语篇功能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加以运用,逐步体会和掌握它们的功能,由此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语篇衔接知识分析和构建语篇的意识。


3. 综合运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合运用”指教师要在学生基本掌握多种衔接手段后,适时结合教材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衔接手段对文本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如运用衔接手段解读文本结构、文本内容、作者写作思路及意图,解读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衔接及其语义逻辑关系,并建构语言知识结构等。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衔接手段构建语篇,并评判自己和他人语篇的连贯性。综合运用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升运用衔接知识深入理解和分析语篇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表达的连贯性,切实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结语

衔接是组织语篇的重要机制和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语篇衔接知识依托语篇而存在,因此其教学应结合语篇学习进行。教师应充分理解《课标》对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要求,将对语篇衔接知识的教学融入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遵循“辨识—理解—内化—运用”这样一个由易到难的学习路径。同时,教师还要遵循循序渐进、阶段侧重和综合运用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系统地掌握衔接知识,培养自觉运用衔接知识深入分析语篇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有效地利用衔接知识提高表达的连贯性,提升语篇的分析能力和构筑能力。


作者简介

叶咏梅

浙江省丽水中学英语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因公众号篇幅所限,本文未呈现文章参考文献,完整内容可通过纸刊或在数据库下载阅读。文章版权由《英语学习》期刊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需转载到公众号或其他网站,请回复“转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推荐:


近期重磅好文:

投稿方式及须知

投稿方式:http://yyxi.cbpt.cnki.net/


点击此处了解《英语学习》详细投稿须知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投稿、审稿、发表等费用,并且未授权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代表本刊收取。


  纸刊订阅 / 在线阅读

主管:教育部

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4/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53

邮发代号:82-523

定价:18元/期(全年12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新刊/过刊。


本刊为知网、维普、万方、龙源等全文收录期刊,欢迎读者查询检索。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


英语学习教师版
《英语学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成长和追梦的平台。我们将为您提供新鲜的教育资讯、权威的专家指导和实用的教学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