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至12日,由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天津市自杀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室和全国应用心理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支持的《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CAMS)的临床应用工作坊》在天津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邀请了国际专家Melinda Moore博士,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69家单位的百余名心理工作者参加。培训采用现场同声传译,通过角色扮演、分组练习、视频教学和互动提问等多种形式,深入讲解了如何在CAMS框架下进行有效的自杀干预。
什么是CAMS?
让我们穿梭时空隧道
来迅速回顾一下四天的
精彩概要
-//-
D1
初始会谈
“传统的自杀干预工作是相对而坐,但CAMS建议我们要允许病人做体验的主人。我们会询问病人,能不能坐到你的身旁,然后询问一些问题,通过一种合作的方式,并且在治疗之初就明确告诉他‵我是有能力帮助你的‘。”
D2
中期会谈
“自杀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真的想死,但他们都会经历一种压倒性的痛苦,导致他们可能会使用自杀作为一种解决他们痛苦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来访者最后将自杀变成了一种选择。”
D3
cams 4Teens
“与青少年开展自杀干预工作时,要确定父母或青少年生活中的成年人会对治疗有益还是有害。CAMS 的目标是针对自杀危机进行治疗,不羞辱,不责备。因此,要让那些能支持这项工作成年人参与进来。”
D4
短期干预
“在短程干预中并不是仅仅使用CAMS的评估部分,我们需要评估风险、制定/发展CAMS稳定化计划、识别来访者的自杀驱动力,并提供资源。在来访者离开之前,我们一定要给他一些能用的东西。”
本次CAMS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了与有自杀风险的来访者建立工作同盟关系、《自杀状态问卷》的使用、干预计划的制定及效果评估等完整的自杀评估与管理流程,还首次引入了CAMS高阶照护内容,重点讲解了如何围绕来访者的自杀驱动力开展工作。此外,Moore教授特别针对CAMS 4Teens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CAMS BI进行短程干预进行了深入讲解和分享。这使得本次培训成为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CAMS培训课程。
除了专业精彩的内容
现场的教学方式也相当丰富喔!
一起来看看吧~
-//-
本次培训采用了角色扮演、分组练习、视频教学和互动提问等多种授课形式,营造了生动的学习氛围。学员们积极参与,针对CAMS实施和应用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疑问。Moore教授倾囊相授,逐一进行解答。
天津大学杨丽教授、安莉教授
Moore教授和翻译老师进行角色扮演
场内学员提问互动
“没有专业背景的一线老师,是否适合使用CAMS框架?”
“医院里面,会使用一些不自杀协议来保护治疗师,CAMS和不自杀协议该怎么更好的合作?”
“对于冲动性的自杀和激情的自杀,这种方式是否是不适用的?只适用于那些有求助意愿的自杀?”
……
角色扮演小组练习
讲师巡场解答问题
注:cams操作中的细节通过“案例视频教学+实时讲解”进行讲授,内容涉及保密,将不便于展示。
本次培训课程中,Moore教授与各位学员老师就不同的治疗背景与CAMS的融合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小朗也特别采访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红老师,分享对于“精神动力学与CAMS结合”的一些思考,后续将发布在视频号中,欢迎各位老师收看哟~
为期四天的CAMS课程结束了
但自杀干预的道路还在继续
共情、合作
与来访者并肩,与各位同道共行🤝
感谢倾囊相授的Moore教授
鼎力支持的杨丽老师团队
还有热心奉献于心理健康事业的各位工作者们
期待下一次课程
朗心有幸与您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