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访者自述存在强迫行为,
咨询师如何应对?
怎样有效地引导来访者就医呢?
案例背景
来访者自述具有强迫症,认为“所有人都讨厌自己”。家族史阳性。家庭关系紧张,父亲具有暴力倾向。来访者排斥与外界进行接触,恐惧受到伤害,感到痛苦,偶尔有自杀的想法。
注:本案例为具有代表性的虚拟案例,由多个临床案例整合修改而成。
01
NO.1
疑似存在精神障碍
来访者自述存在强迫行为,并且认为这些行为被他人注意到,因此被所有人讨厌。咨询师在接触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强迫行为,但来访者这种反复出现的意念实际为强迫思维,同时伴随着“所有人都讨厌我”的关系妄想。
来访者描述的症状可能与强迫症(OCD)相关,但也可能为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考虑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学习成绩正常,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建议来访者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精神健康评估。
NO.2 对关系的回避恐惧
来访者对就医和“告知家长”存在恐惧,这种恐惧很可能源于其家庭环境。来访者提到父亲具有暴力倾向,这意味着来访者在过去可能因为微小的行为(如发出声音)而遭受过惩罚或暴力对待。这种经历可能会强化来访者对他人负面评价的预期,并导致其在面对外界时产生过度的警惕和防御心理。
02
来访者具有较严重的强迫现象,需要药物协助控制,并且来访者的自杀/伤人风险需明确来访者的精神疾病诊断,因此处理方案围绕推动就医进行。
1. 对来访者的强迫行为进行现实检验
通过与来访者一起进行行为实验来验证其感知的真实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的感知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2. 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既往史和家族史
询问更多有关家族病史的信息,并探讨来访者是否有其他类似的精神健康症状。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来访者的整体状况。(需注意:除自伤、自杀风险外,来访者对于“所有人都讨厌我”的关系妄想也显示其具有伤人的风险)
3. 为来访者科普相关知识,建议就医
向来访者解释强迫症及其他可能的精神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强调专业治疗的重要性。告诉来访者严重的强迫现象需要药物来协助进行控制,只依靠心理咨询无法有效改变现状。
4. 针对来访者的就医顾虑进行工作
识别并解决来访者对就医的任何担忧,包括但不限于对家长的顾虑、隐私、费用、学业影响等。其中对于家长的顾虑可能是普遍现象,因此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商议由辅导员老师陪同。
(对于已经成年的学生来说,家长的同意并不是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必要条件)
5. 安排学校人员提供支持
建议学校相关人员如辅导员参与,以便为来访者提供额外的支持,并在必要时陪同就医。同时,确保学校层面了解情况以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来访者权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