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专栏 | 心理困难学生咨询未见成效出现加重状况,该如何做?

学术   2024-07-01 20:00   北京  

案例详情









大一新生小张入学后出现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晚上失眠白天上课无法集中精力,不愿跟同学打交道,半年后,表现出躁狂症状,去过几次心理咨询中心未见效,作为辅导员你应如何处理?







应对方案


 (一)引入专业支持,化解危机隐患




辅导员要及时联系该同学,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痛苦困惑,及时给予安抚。

在谈话前,辅导员要做好前置性的准备,通过心理咨询中心(潜能发展中心)老师、宿舍成员、心理联络员、班级干部等与该同学密切接触的群体,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确保掌握第一手资料,杜绝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沟通困难。

针对帮扶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调适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等角度,引入有关案例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支持帮扶的阶段和过程,树立信心。解决思想疙瘩达成一致认识后,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指导评估下,可以考虑引入更专业的心理指导与咨询力量甚至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问诊。

如果能够实现有效调适,就要进一步联动学生家长,学生信息员,做到对于学生状况的及时关注,要针对性的对小张的人际交往,环境适应问题进行调适,与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一起制定系统脱敏的调适办法,甚至根据进展,在宿舍安排,舍友选择上根据小张的实际情况适当予以调整,解决其心理问题以及诱发的生理问题。防止症状的反复出现。

如果有必要引入专业治疗,就要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办法,做好治疗期间的帮扶工作,视进度和阶段,在学籍管理、学业帮扶等方面予以便利,与家长、学生保持沟通,持续跟进治疗情况,提升学生和家长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提升家校协同合力。


 (二)防范漏洞空挡,做好全过程跟进指导




 

辅导员在谈话沟通之后与专业力量引入帮扶之前,务必按照程序做好上报监管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要做到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领导,联系学生家长,在家长未到校之前,辅导员、信息员协助做好该学生的看护工作,避免发生意外,后期按照有关规定协助家长将学生转介给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处理,确保全过程安全平稳;

要做到全面摸排,逐一分类做好指导,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班长团支书等学生骨干、信息员的作用,做好信息全面摸排。

同时借助于专业测评系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判断。

结合以上两种方式,如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联动心理中心,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三)注重助人自助,提升心理素质




1.增强社会支持


鼓励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社会支持。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破冰”“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切感和熟悉度,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2.增长专业知识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综合讲座报告、朋辈分享、团体辅导、网络宣传、短视频引导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常见问题,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得失和困难,树立求助意识。


3.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辅导员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辅导员一定要在班团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好学生社团这个社交场域,在集体活动参与,在共同爱好和共情共鸣中做好教育引导。


4.提升心理弹(韧)性


加强学生的逆商教育,适当引入挫折情境和挫折案例。讲好革命前辈在挫折中奋起的人生经历,讲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奋斗故事。并上升为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能够站在更大的视角、更高的境界、更远的追求,看待当下的困难和挫折。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及校园各大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专家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解析心理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办法和途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 

辅导员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面对学生的期待,辅导员应该怎样做?
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 | 谈话情境:“老师,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
学生常见困扰的根源及策略方案








 



 


校园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研究
校园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研究,隶属于朗心心理研究院,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预警防控,与学校共建幸福平安校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