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久坐行为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血压危害
健康
健康
2024-08-28 18:17
北京
久坐行为(SB)是指以坐着、斜倚或躺着的姿势进行的低强度清醒行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SB在行为和生理上不同于不活动,不活动被定义为缺乏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例如,一个高SB的办公室工作者,如果每天下班后进行锻炼,也会有很高的MVPA。队列研究一致发现,高SB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高风险相关,并且当SB长时间累积且MVPA水平较低时,这种风险甚至更高。然而,检验因果关系的随机临床试验有限。这项研究假设减少SB可降低久坐成人的血压(BP)和脉搏波速度(PWV)。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和可改变原因。高血压的一线治疗是非药物干预,例如增加MVPA、改善饮食、减肥和减少酒精过量摄入量。根据最新国家数据,美国成年人中最佳血压<120/80 mm Hg的患病率已降至<1/5。对人类的短期实验室研究发现了一系列SB(持续3~8 h)对心血管的负面影响,包括下肢血液淤积、血管反应性降低、血压升高和动脉硬化(通过PWV测量)。如果SB被轻强度的体力活动干预,例如散步、抗阻运动或站立,这些急性效应可减轻。
因此,这项RESET-BP研究(减少久坐行为对血压的影响),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测试了多因素降低SB-干预对降低静息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和PWV的功效。研究对象仅限于临床测得血压高、未服用降压药、MVPA每周<150 min(低于现行指南)的成年办公室工作人员。研究主要假设是,与对照组相比,减少SB干预能更大程度地降低BP和PWV。第二种假设是,仪器测量的SB下降幅度更大,轻强度站立和行走活动增加幅度更大的个体,其BP和PWV的改善幅度更大。这项平行组、为期3个月的随机临床试验招募年龄在18~65岁、收缩压(SBP)120~159 mm Hg或舒张压(DBP)80~99 mm Hg、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MVPA每周<150 min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减少SB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旨在通过训练,用站立和行走代替每天2~4小时的SB。通过穿戴在大腿上的加速度计测量SB和体力活动在所有醒着的时间进行量化,并在工作和非工作时间分别进行量化。基于临床的静息收缩压(原发性)在基线和3个月时由盲法技术人员评估舒张压、24小时动态血压和PWV。
参与者(n=271)的平均年龄为45岁,收缩压/舒张压为129/83 mm Hg。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参与者减少了SB(-1.15±0.17 h/d),增加了站立(0.94±0.14 h/d),增加了步幅(5.4±2.4 min/d,所有P< 0.05)。SB和活动变化主要发生在工作时间,低于目标值。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未降低血压或PWV。静息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组间差异分别为- 0.22±0.90(P=0.808)和0.13±0.61 mm Hg(P=0.827)。动态血压和PWV的研究结果同样无效。工作时间SB的降低与静息DBP的降低相关(r=0.15,P=0.017)。与假设相反,工作时间SB的减少(r=- 0.19,P=0.006)和工作期间站立时间的增加(r=0.17,P=0.011)与颈-股动脉PWV的不利增加有关。正如预期结果,非工作时间站立的增加与颈-股动脉PWV呈正相关(r= - 0.14,P=0.038)。
表2. 久坐行为与体力活动变化及血压/PWV变化的相关性RESET-BP研究降低了SB,并在工作日中增加了约1小时的站立时间,但没有降低未经治疗的血压升高或中等程度高血压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血压或动脉硬化。尽管缺乏改善BP或PWV的功效,但这项试验结果为未来的方向提供信息。研究确实证实了一个次要假设,即工作期间SB的较大降低与静息舒张压的降低相关,尽管这种关联的强度轻微,并且在静息收缩压、cfPWV或crPWV中没有观察到类似的有利关联。然而,研究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关联,工作时间SB的减少和工作时间站立的增加与PWV的不利增加有关。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降低SB约1小时,主要通过工作期间站立降低血压和改善动脉硬化并不是有效的非药物策略。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干预措施可通过工作期间站立以外的活动减少SB的效果,并阐明工作和非工作时间站立与PWV的反向关系。参考文献:Bethany Barone Gibbs , Subashan Perera ,Kimberly A. Huber,etal.Effects of Sedentary Behavior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 in Desk Workers: Results From the RESET-B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Circulation. 2024;150:00–0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8564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