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保险行销》杂志书第387期.
众所周知,业内一直用“13个月留存率”这一数据判断营销队伍稳定与否。
如果某支团队“13个月留存率”达到70%~80%,那这支团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团队。
但国际龙奖IDA会员、世界华人保险500强团队桂冠会员朱老师所带的团队,不仅汇聚了不少高素质人才,而且留存3年及以上的“超级经理人”占比高达70%。
不仅如此,在他的团队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伙伴占比超过90%,拥有海归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伙伴占比约为16%;
团队伙伴的平均年龄约为35岁,年轻且充满活力;2019年5月~2023年5月,团队共招募28位“超级经理人”,其中留存20位。
在留存的20位“超级经理人”中,已有9位伙伴获得国际龙奖IDA荣誉。
截至2023年年初,朱老师的团队已成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级经理人”最多的团队。
为什么朱老师能招募这么多高素质人才?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如此?
在世界华人保险大会系列活动上,朱老师分享了团队招募高素质人才的3个成功逻辑。
招募高素质人才,更容易建“三高”团队
朱老师发现,近年来因为行业不断变化,招募逻辑也在不断改变。
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各营销队伍对于准增员的要求并不高;
但现在,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只有提升增员标准,招募高素质人才,才更易建设高留存率、高产能、专业能力强的队伍。
然而,什么样的人可称为“高素质人才”?
朱老师以公司“基本法”中“超级经理人”的招募条件为蓝本,筛选适合团队的高素质人才。
谈及这样做的理由时,他表示:
“原来,公司针对准增员设置了3个不同梯队的招募标准,其中第1梯队为‘超级经理人’,招募标准最严;
第2梯队为‘卓越经理人’,要求比第1梯队略低;第3梯队为‘储备经理人’。
在招募过程中,我们发现招募标准相对较低的‘储备经理人、卓越经理人’越来越难招,但看似难招募的‘超级经理人’却更容易招到。
我们意识到增员环境已经改变。
在未来,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保险行业吸引,继而入行,因此我们调整了增员方向及标准。”
用“1233 工作表”,建立良性招募工作系统
“招募意识比招募能力重要。”
这是朱老师团队招募高素质人才的成功关键。
他表示:“在团队中,每位伙伴都有招募能力,每天也会学习、接触到许多招募技巧。
但这些都是能力层面的东西,比起能力,更重要的是意识。
为培养伙伴的招募意识、建立良性的招募工作系统,我们团队使用了‘1233工作表’,要求所有伙伴每日填写招募数据,将招募工作落到实处。”
那么,“1233工作表”具体应填写哪些项目?
朱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其中,“1”代表每位伙伴每天必须记录1个准增员名单。
这个名单不一定非得是能够马上入职的准增员,只要伙伴希望招募对方,便可将其视为名单。
“2”代表伙伴每天必须联系两位准增员,联系方式不限。
比如,伙伴可以打电话给对方,也可以通过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与对方进行沟通。
第1个“3”指每位伙伴每周至少与3位准增员面谈,第2个“3”则指每位伙伴每年至少“直增”3位有组织发展意愿的准增员。
(1)学历大专及以上
学历越高的准增员领悟能力越强、取得成功的概率更高。
(2)年龄30〜45岁
朱老师认为,20多岁的准增员的人生阅历及人脉资源与30~45岁的增员相比略显不足;
其次,与30~45岁的准增员相比,主管在培育、辅导20多岁的准增员时,花费的时间及精力更多。
(3)在当地居住或工作两年以上
“两年只是基本条件,若希望准增员入行后的留存意愿更强,在筛选时,招募者可以选择在当地居住五年以上的准增员。”朱老师说道。
(4)过往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
乍一看,很多主管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
但朱老师表示:“这是从过往的经验中得出的答案。
我们在招募时曾接触一些收入达不到该标准的候选人,我们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收入较低的候选人,通常过往的工作能力、表现相对较弱;
第二,他们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在保险行业,有稳定的财务基础很重要,不然留存率也会比较低。”
(5)最好拥有3年以上的管理经验
(6)招募以女性为主,最好让团队的男女比例达到1∶2。
招募面谈遵循“流程”,精准筛选高素质人才
常言道:“了解对方比介绍自己更重要,选择对的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为了筛选适合团队的高素质人才,朱老师团队逐渐形成了“下游-中游-上游”的招募面谈流程。
其中,“下游”的伙伴找到合适的准增员后,首先会搜集信息并激发对方的入行兴趣;
接着,由“中游”的伙伴根据不同准增员的类别设计不同的接洽方式,并安排合适的面谈人员,设置面谈流程;
最后,由“上游”的中高级主管协助伙伴进一步筛选或促成。
在“下游-中游-上游”的招募面谈流程中,朱老师及团队伙伴又总结形成了“1234”面谈流程。
何谓“1234”?就是“一看、二问、三听、四讲”。
从字面意思上看虽不难理解,但仔细剖析,里面蕴含丰富的学问。
“一看”看什么?
查看准增员的简历、性格测试结果、穿衣打扮、行为举止、是否遵守礼节、是否有礼貌及亲和力等。
以看“性格测试结果”为例,如果准增员是一位“红色”性格的人,说明对方享受舞台、喜欢受到表扬,那增员者便会告诉他(她):
“寿险业可以为你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让你获得演讲、锻炼的机会。”以此激发他(她)对这个行业的兴趣。
“二问”问什么?
①请准增员简单介绍最近两份工作的主要内容;
②请准增员说明自己对过去的工作有何满意或不满意的地方;
③询问准增员,如果选择新的工作,是选择同行的工作还是选择转行;
④询问准增员,希望在下一份工作中收获什么(如收入、晋升机会、良好的工作氛围、自主支配的时间等)。
“三听”听什么?
听准增员的价值取向、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然后综合以上3点评估对方的从业意愿与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准增员的价值观与团队伙伴相去甚远,招募者需谨慎考虑,以防将其招进团队后出现“难管理”或“流失快”的问题。
“四讲”讲什么?
一讲行业前景、二讲公司优势、三讲团队及招募者自己的从业优势、四讲入行初期的挑战。
在这“四讲”之中,招募者也可以与准增员谈其他更细致的话题。
以“讲公司优势”为例,可展开讲解的要点有:
股东架构优势、市场领先优势、品牌认知优势、规范管理优势、创业机制优势、市场开拓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专业培育优势……
以“讲团队的优势”为例,招募者可围绕业绩优势、学习系统、荣誉体系、晋升文化、慈善公益项目、办公环境、会客环境,以及团队的宏伟愿景、使命、价值观等要点展开讲解;
以“讲入行初期的挑战”为例,招募者可以讲解的要点有:
①行业的现状:有人认同保险行业,也有人暂不认同;
②代理人制度的优缺点:收入不“封顶”,但也不“保底”;
③工作要求:出勤、学习、目标与计划、参与和行动、成长需要时间的沉淀。
朱老师还特别提醒,在“1234”招募面谈流程中,“一看、二问、三听”为筛选型面谈,属于第一轮面谈的范畴;
“四讲”为吸引型面谈,属于第二轮面谈的范畴。
他建议道:“筛选型面谈与吸引型面谈最好分开,由不同的人来谈,这两轮的面试负责人要提前沟通。”
当然,仅靠上述3个逻辑很难真正吸引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进行多次跟进与促成,高素质人才才可能下定决心入行。
因此,除了实施上述举措,朱老师还做了许多持续性的动作:
第一,建立个人与团队的增员“人才库”,不断提醒与追踪伙伴按时填写增员的相关数据;
第二,组织并邀请准增员积极参加增员活动;
第三,多次举办线上及线下的“创说会”等;
第四,办好每周一次的增员沙龙,研讨各种增员主题,提升伙伴的增员意愿及技能,同时做好增员活动的设计与策划。
写在最后
朱老师谈道:“在未来,优增是唯一且重要的事!”
他坚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保险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保险市场。
届时,“留下来”的保险从业人员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的保险代理人及世界级的团队长!这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
如果你想更快实现专业化发展
一起加入IDA院制课
先人一步提升专业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