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逆袭关键:如何用活动量撬动高产能?

文摘   财经   2024-11-04 07:15   广东  


内容源自《保险行销》杂志书第420期.


当下,不少团队长都希望打造高出勤率、高留存率、高产能的团队。而荣获过2届国际龙奖IDA优秀主管奖的代老师带领着这样一支团队——团队人力虽仅有二十余人,但却成绩斐然。


在2023年,她的团队创造了保费5000万元。2024年1月,该团队凭22个人力创造保费2015.7万元人均创造保费91.6万元、人均成交保单15件。


其中,其直辖团队的表现异常亮眼:人力为18人,共创造保费1852.5 万元,人均创造保费102.9万元、人均成交保单17件。


不仅如此,代老师团队的出勤率、留存3~5年以上的伙伴占比率均超过90%。为何他们能创造如此不凡的业绩及如此之高的留存率、出勤率?团队创始人代老师表示:“关键是做好活动量管理。


我们一起来看看。


3举措做好活动量管理


代老师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提升产能,就是在提升伙伴的收入及留存意愿。而要提升伙伴的产能,除了提升他们的专业实力之外,最关键的做法就是提升活动量。


因此,代老师在团队内实施了多项举措,以督促伙伴重视活动量、加大拜访量。


举措1:循序渐进拔高目标,变“每日3访”为“每日10访”


不少保险公司及营销队伍对保险从业人 员的要求是“每日2~3访”,但在代老师的团队中,对绩优伙伴的要求是“每日10访”,对“绩中”(即普通伙伴)的要求是“每日7~8访”。为什么她订立如此之高的目标? 


她坦言:“访量目标定得越高,实际上伙伴见的客户就越多。如果我只要求伙伴每日拜访3位客户,他们可能连‘3访’都做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访量目标不是“一刀切”的,而是根据伙伴的能力及入司的时间分别制定的,有“每日3访”“每日5访”“每日7访”“每日10访”等不同阶段的访量目标。


代老师认为,这样订立目标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所有伙伴的拜访积极性,不断朝更高的访量目标努力。特别是看到绩优伙伴的访量如此之高,就算普通伙伴做不到“每日10访”,也会向绩优伙伴看齐,争取做到“每日7~8访”。



举措2:细分拜访方式及拜访目的


一提到“每日10访”,不少业内人士或许会存在如下疑问:“我真的能做到吗?”“我每天完成3访都很吃力了,怎么做到10访?”“是将线上的拜访量也纳入其中吗?”


对此,代老师表示:“‘每日10访’ 绝对不含线上的拜访量,它不仅要求伙伴必须与客户见一面,而且大多是一对一见面的方式。”


那么,他们究竟如何做到“每日10访”?答案是:细分拜访方式及拜访目的。


在团队中,伙伴拜访客户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职场访”,即邀请客户来到职场见伙伴;第二种是“上门访”,即伙伴登门拜访客户。


在“每日10访”中,伙伴“职场访”的比例约为80%,“上门访”的比例约为20%。(意思是:在一位伙伴每日见的10位客户中,约8位客户是主动来职场见伙伴, 约2位客户是伙伴主动上门拜访。)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大大减少伙伴的展业时间及成本,让他们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去见更多客户;


第二,将大部分客户约到职场进行面谈,团队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伙伴提交方案、促成保单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


那么,什么是细分访目的?


代老师接着说道,在打电话邀请客户见面之前,伙伴必须明确自己的拜访目的。


比如,这次拜访是“服务访”(指为客户提供服务)“增量访”(指向客户索要转介绍名单),还是 “促成访”(指促成保单)


如果是“服务访” 与“增量访”,伙伴与客户面谈的时间可能略短一些,如果是“促成访”,面谈时间则相应长一些。


如果每位伙伴在拜访客户之前都能理清拜访目的,并进行合理规划,其实每天见10位客户就不是一件难事。


除此之外,代老师的团队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及以上的活动,并在特殊节点加大活动的举办力度。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为伙伴与客户的见面带来不少助力。


举措3:对访量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代老师的团队中,无论是入司3个月以内的新人、入司6个月~1年的伙伴,以及资深伙伴都有不同、明确的访量要求。这些要求以团队制度的形式展现,倘若伙伴达不到要求,则需接受相应的惩罚。


以绩优伙伴为例,如果他们每天缺“1访”,则需乐捐20元。在制度的约束下,不少伙伴将“每日10访”这个访量计划变成每日必须完成的任务,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将提升访量及产能与追逐IDA划等号


2023年,代老师的团队人力虽仅有22人,但国际龙奖IDA会员却多达14位,约占团队总人数的63%。


那么,这支“小而美”的团队为何有如此多“高含金量”的IDA会员?


代老师坦言:“这与团队的经营及管理理念有关。


众所周知,达成IDA荣誉有保单件数及FYC两项要求,这两项要求其实与访量及产能息息相关。


代老师的团队,恰好又特别重视活动量与产能。


她不仅要求伙伴朝“每日10访”努力,还将“创造百万保费” 当作每位伙伴每年的底线目标(其中,绩优伙伴的业绩目标为每年创造300万~500万元保费,甚至更高)。


因此,知晓IDA这项国际级荣誉后,她不仅竭尽全力在团队中推动伙伴追逐该荣誉,还带领伙伴参加国际龙奖IDA年会,以提升其视野与格局。



她补充道,团队伙伴普遍较年轻,从事保险营销工作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特别是身处内陆地区,消息没有沿海地区传播得快,有些伙伴会感觉自己的收入、生活已经比同龄人好很多了,于是陷入“小富即安”的状态;有些伙伴则可能陷入“瓶颈期”……


这时,通过追逐IDA达到两点目的:


第一,提振士气,激励伙伴往更高的目标努力,让未成为IDA会员的伙伴朝着IDA会员的方向努力;让已成为IDA会员的伙伴持续追逐IDA银龙奖、金龙奖、白金奖,从而争取让团队早日达成“IDA百人团队”。


第二,通过参加IDA年会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让伙伴见贤思齐,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顶尖高手是怎么做保险的。



会议经营成就高产能团队


在其他人看来,代老师的团队是一支高素质、高产能、留存率特别高的团队,伙伴都非常优秀,但只有团队内部的伙伴才知道,他们之所以这么优秀,不是天生就拥有比别人好的资源、也不是学到的专业技能比别人更强大,只是他们的会议经营做得特别“扎实”而已。


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梁天龙先生曾说:“寿险事业的经营就是会议的经营。


代老师对这句话深有感悟,她的团队不仅每天按时开早会,每天晚上还会按时开夕会。每天的夕会结束后,时间差不多都到晚上八九点了。


曾有伙伴表示不解:“保险营销工作不是一份自由的工作吗,为什么我们的团队管得这么严格,要开这么多会议?”


代老师回应道:“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产能!产能代表着伙伴的收入,也代表他们持续从业的底气。如果伙伴希望自己的收入及生活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那就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更何况,没有严格的会议管理,主管将不知道伙伴的销售问题出在哪里、需要哪些帮助。”



目前,该团队的早会及夕会内容涉及产品学习、销售演练、异议处理、销售逻辑更新等多个板块。


基本上,伙伴当日遇到的难题,在当天的会议上就解决了,绝不留“隔夜饭”到明天。


良好的会议运作模式,让团队有序运转、持续成长。而这便是伙伴月均产能突破100万元的不二秘诀。


展望未来,代老师表示:“我最想做的事是持续提升伙伴的产能,同时将团队做大、做强。争取在培育绩优的同时,培育一批绩优主管,早日让团队蜕变成IDA百人团队!”


*内容整合自《保险行销》第420期杂志书。



如果你想更快实现专业化发展

一起加入IDA院制课

先人一步提升专业硬实力!


前瞻保销
保险行销集团官方公众号,全球千万华人保险从业者都在关注的保险教育平台,专注提升保险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形象与社会地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