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辅导员工作轻松、有寒暑假、还能评职称,教育资源丰富,这份工作充满了吸引力。因此,高校辅导员招聘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报名人数增加,学历要求提升,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往里钻。有的辅导员尤其是工作多年的辅导员会觉得,工作压力大、要求高,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只想干满一定年限,逃离该岗位。外人看来光鲜,身处其中却“不知福”,这究竟是为何?01
围城之惑: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辅导员的工作,在外人眼中总是充满了光环。他们被赋予了“灵魂工程师”的美誉,似乎总能以无私的奉献和智慧的引导,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然而,当真正踏入这个行业,许多辅导员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初入职场的辅导员,往往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理想,希望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爱与希望的种子。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群体、繁琐细碎的日常管理和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他们很快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让不少辅导员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02
围城之困:职业发展受制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多重角色。日常工作琐碎,时间碎片化严重,导致很难集中精力聚焦一域深耕细作,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突破,成为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这种职业发展的迷茫感,让不少辅导员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和不安。职称突破不了,学历提升不了,专业发展不了,待遇自然也就高不了。03
围城之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辅导员的工作强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还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辅导员很难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许多辅导员表示,他们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虽然辅导员真正意义上的加班少了,但隐形的加班熬夜却在增多,换了种方式迫使你不得不加班,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也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和疲惫。他们渴望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但现实却往往让他们力不从心。04
围城之思:从困惑到成长
辅导员工作之所以像一座围城,是因为它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困惑。如何破除围城之困呢?
一是从外看,要理性看待。大家不用神话辅导员工作,它就是一份平凡的岗位,只是被赋予的责任更重了,需要辅导员花的心思更多了而已。让真实的工作回归真实、回归常识、回归正常、回归本心。二是从内看,要修炼内功。如果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真正走通了,职业获得感自然就提升了。辅导员专业化不是发几篇论文,评个副教授,而是在做好做实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专项分工、兴趣爱好、时代背景,聚焦九大职责中的一域,持续深耕,成为学生工作细分领域的行家里手。辅导员的起步条件都不差,重点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辅导员职业发展滞后的根源是自身发展定位不清晰,在浑浑噩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中消磨了太多时光,导致最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变成了“干不动了”。三是从上看,要激发活力。辅导员出逃的根本原因是看不到希望。这种失望乃至绝望来自于职业获得感的逐渐缺失、职称评审的行政干预、职级突破的希望渺茫、学历提升的遥遥无期、安全稳定的压力传导、隐形加班的日复一日。辅导员队伍建设不能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解决辅导员恐慌出逃问题,就要真正把辅导员唱戏的台搭好,不能天天有口号、日日有命令,但却让辅导员月月没进步,年年没希望。每年向上推介一批专业化发展好的,每年提拔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每年选树一批发展有潜力的,每年奖励一批工作扎实的,每年解决一批没编制住房的,辅导员自然就看到希望了,池子也就激活了。PS:公众号修改了推荐机制,不再按照发表时间推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能及时接收推送文章,未设星标的接收时间会大大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