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红书上的吐槽,我才知道辅导员工作不好干

文摘   教育   2024-11-10 21:40   陕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片网络空间都可能成为情绪的宣泄口,小红书也不例外。

最近,我在浏览小红书时,偶然间发现了一些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吐槽与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不满。这些声音,或尖锐或无奈,却真实地反映了辅导员工作的不易与挑战。

01

吐槽背后的真实情感

在小红书的吐槽中,不乏对辅导员“不理解”“不关心”“不作为”的指责。有学生抱怨辅导员忙于行政事务,忽视了个体学生的需求;有学生觉得辅导员处理问题不够及时,缺乏有效沟通;还有学生认为辅导员的某些决定过于武断,没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这些声音,虽然尖锐,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对于被理解、被关注、被尊重的深切渴望。

此外,我也看到了一些辅导员吐槽学生工作的内容,其中不乏加班多、工作杂、待遇低,感觉你我皆是牛马。

02

吐槽追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吐槽辅导员、辅导员吐槽学生工作的“双向吐槽”呢?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导致社会上焦虑的情绪时有发生。在这种焦虑、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我们做什么都希望有快结果。

比如,咨询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最快的回复;干一件事,希望能够得到最快的回报。

这样的思维导致学生看辅导员,会有一种不自觉拔高标准的心理,认为辅导员就应该及时给学生解决问题。辅导员看学生工作,自然希望干两年就出成果,就能转岗,就能实现职称职级的突破。

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说实话,身边的辅导员都感觉到00后甚05后和之前的95后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活力、维权意识强,敢于抗争,敢于打破常规思维。

所以,在现实工作中,如果还是以以前的工作方法来干学生工作,可能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虽然现在有的专家,提出了很多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但是我认为,只有距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群体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把好脉、治好病。

有的所谓的专家,连00后学生都没接触过,就开了一大堆药方,你觉得能管用吗?

因此,一线辅导员不要寄希望于听一场专家报告、一次工作沙龙,要跟上时代发展形势,跟上学生成长周期,有针对性地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能出了问题都是“工作不好干”的锅。

最后从自身实际来看。00后即将成为辅导员,95后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中坚力量。

说实话,我个人感觉95后的辅导员和85后、90后的辅导员存在不同的时代特性。

简单来说,95后、00后的辅导员也是95后的大学生成长起来的,他们性格特征仍然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烙印,维权意识强、思维活跃。

所以才有了网络上00后整顿职场的段子。

当双方维权意识相互碰撞,“双向吐槽”也在所难免。

03

怎么减少对立冲突

一是转变思维,换位思考。前段时间,学校某项学生工作会议上,校领导提出的转变思维相关的讲话,高屋建瓴,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启迪和思考。

师生都要学会换位思考。

辅导员,这个听起来既亲切又略带威严的角色,实际上承担着多重身份:他们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业、生活、职业规划的指导者,更是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对于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角色转换中,辅导员难免会有疏漏和误解,但请相信,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在尽力做到最好。

对辅导员来说,学生虽然会犯错,但是他们内心其实更需要被理解、被认可、被鼓励,一味的说教,他们可能会反感。
二是规矩先行,按章办事。有的时候,学生和辅导员的冲突来自于学生的“不知情”与辅导员的“很失望”。

学生触犯了某项规定,辅导员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学生非但不领情,还会回怼辅导员,“我又不知道会这样”。辅导员也会更加气愤,明明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就你不知道?

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教育是引领,管理是手段,服务是保障。当思想引导不起作用时就要采用管理手段了。该树立规矩意识的时候就要树立起来。

三是严管厚爱,刚柔并济。学生工作必须要刚柔并济,既要有按章办事、依规管理的“严”,也要有因材施教、因事而异的“柔”。

这些都是建立在辅导员熟悉掌握学生情况、建立深厚联系基础上的。

比如说,有经验的辅导员会知道哪些学生平时批评不能严厉,点到为止就好;有的学生你严厉批评,他还会感激你的。

PS:公众号修改了推荐机制,不再按照发表时间推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能及时接收推送文章,未设星标的接收时间会大大延迟。

END





往 期 精 选 

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研究成功立项的申报书|可下载


辅导员招聘考试复习建议(内附23万字复习资料)

书强老师
聚焦专家化发展,助力辅导员成长。陕西科技大学辅导员,发表SSCI、北大中文核心论文3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4项。书强辅导员工作室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