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工作室面临着诸多痛点与挑战。01
功利化投机问题
在现实工作中,或许我们会遇到类似的场景:某某牵头成立的工作室准备申报某一类项目,会邀请有这方面基础的老师临时加入,借用其前期成果来充实材料。
这种属于典型的速成投机法,不仅影响工作室的长远发展,也削弱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性。说实话,在最开始成立工作室时,我也完全没经验,简单叫上几个关系好、有激情的老师学生,就开始干,其中走了不少弯路。02
行政化干预问题
可能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有行政职务的领导组建了某某工作室,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辅导员加入。
辅导员工作室受行政因素干预太严重了,这导致资源都聚集在少部分人手中。有资源的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想学习的辅导员却没平台资源。
但是作为部门领导,平时行政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精力认真指导团队成员发展,很容易导致团队成员野蛮生长。03
梯队化建设问题
辅导员工作室的梯队建设是保障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年轻辅导员能力不足、成长路径不明晰,老辅导员又不能担当重任,导致很多工作还得由工作室负责人亲自安排推进,严重分散了精力。04
专业化培养问题
很多辅导员工作室建而不育。有项目了一起申报,没任务了各干各的,忽视了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需求。
辅导员加入工作室不只是帮忙打杂,而是要在团队协作中学习技能、提升素养。专业化培养不是简单的在一起定期开个会,谈谈学习心得。一定是常态化、制度化、有安排、有计划地系统学习业务技能。在辅导员夜校团队培养过程中,我会提前模块化对成员进行项目申报书辅导和论文撰写技能培训,让他们从“自己能写”向“能教别人写”提升转变。05
规范化管理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辅导员工作室要把制度挺在最前面。很多工作室管理比较随意,想起了开个会,有事了请个假,导致日常工作散漫无序。
辅导员工作室要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探索激励、退出机制,真正把有激情、有意愿、有时间、有精力的人筛出来、留下来。
01
增强团队获得感
增强团队成员的获得感是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重要目标。
工作室在提供业务指导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支持,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开展“辅导员夜校”时,我就琢磨怎么才能让团队真正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一方面培养团队成员的科研素养,让他们能够掌握指导他人撰写项目申报书和论文的能力,帮助他们塑造职业价值增长点。另一方面,我也在探索将公益辅导和有偿辅导结合起来,让团队成员真正既能够学技能,也能够有额外的物质激励。因为团队成员很不容易,大部分老师都已结婚生子,要牺牲很多休息、陪家人的时间参与项目指导。针对急切需要指导的老师,我们团队成员也可以提供一对一的有偿指导。02
提升培养专业性
辅导员工作室应成为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成长的摇篮。
辅导员工作室是某一领域志同道合的老师聚合起来干事创业的载体平台。工作室专不专业通过日常的团队成员培训就能够看出来。说实话,我之前成立工作室时也很业余,基本就是日常聚集在一起研讨一个话题,没有专门的业务培训机制。成立“辅导员夜校”后,我便开始琢磨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培养体系,通过分组模块化的培训,让团队成员真正掌握科研技能。03
探索发展新路径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不能固步自封,而应勇于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在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要跳出传统的辅导员思维框架,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和规划工作室的发展,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师生需求的变化,为工作室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立“辅导员夜校”之初,我便思考琢磨,对辅导员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难的?日常的奖助学金评定、突发事件应对、班团建设、谈心谈话、就业指导等等,基本工作两三年后都能够熟练地掌握。反而是辅导员的科研学术能力,不管是刚入职的还是老辅导员,都亟待提升。目前虽然有科研赋能的工作室,但是大部分都是面上邀请专家宣讲、作报告,无法实现精准辅导,其成效更是很难评价。针对这个痛点,我们初期以小切口切入,聚焦一对一精准化的项目申报辅导。后期条件成熟,我们将推出运用质性分析思维撰写论文的指导,教授辅导员如何运用扎根理论将理论文章写得更具学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就实现了由点及面的科研赋能大贯通,真正让科研赋能精准对接时代所趋、工作所需、辅导员所期。PS:公众号修改了推荐机制,不再按照发表时间推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能及时接收推送文章,未设星标的接收时间会大大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