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慢伤前沿”
伤口床准备以及TIME和TIMERS概念想必大家已经比较熟悉,那么这些概念和框架都是什么时候被开发出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概念的发展历程。
1990年代:伤口床准备(WBP):在 1990 年代,出现了先进技术、生物工程皮肤和局部用生长因子,伤口护理专业人员认为,这些产品可能成为纠正慢性、难愈合伤口的分子和细胞学挑战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产品却未能治愈伤口,因为在应用先进的伤口疗法以尝试获得积极结果之前,对伤口需求的理解不完全。人们持续进行研究,以确定在为先进技术产品准备伤口床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00年:伤口护理专家继续对WBP进行研究和讨论,在2000年,R. Gary Sibbald 医生将WBP定义为“一种不断变化的范式,将治疗与病因联系起来,并专注于局部伤口护理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清创、伤口友好型湿性交互性敷料和细菌平衡”(Sibbald 等,2000)。
三个组成部分(组织、炎症/感染、湿度平衡):WBP概念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确定伤口的原因应该是局部伤口护理管理的首要优先事项。多年来,WBP的描述性词语的定义和选择已经发生了变化,但 Sibbald 医生定义的三个初始概念在今天(2024年)仍然是WBP的必要组成部分,即T-组织(清创)、I-炎症/感染(病原体/生物膜)和M-湿度平衡(渗出)。
2002年:第四个组成部分(Edge):使用这些主要术语鼓励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伤口管理,将其作为伤口评估的宝贵工具。然而,伤口边缘常会停滞不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促进上皮进展以完全闭合伤口,在WBP中增加了第四个组成部分,即伤口边缘(epidermal edge),以对边缘没有进展和表皮细胞未能向伤口中心迁移的伤口边缘实施WBP(Schultz et al,2004)。
2002年 6 月: TIME:由活跃于伤口护理管理的国际伤口护理专家开发的评估工具 TIME,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WBP方法,以实现伤口完全闭合。
2019年: TIMERS:2018 年,一组国际伤口护理专家召开会议,审查 TIME 原则,并讨论并考虑在 TIME 中增加以下内容,即:R:修复和再生,以及 S:社会因素和患者相关因素。2019 年,发布了一份共识文件,将 TIME 首字母缩略词修改为一个新的术语 TIMERS(Batas,2023;Atkin等,2019)。
急性伤口:WBP和 TIME最初开发时侧重于慢性、难愈合伤口。然而,为急性伤口提供伤口诊疗的医生,如整形外科医生或烧伤外科医生,也可能从使用这一概念的使用受益,因为如果恢复不理想,许多创伤性伤口可能会变成慢性伤口。
2024年:由于伤口病理生理学研究和理解的进步,WBP的结构今天仍在继续发展,并且医护人员会在应用前正确准备伤口床后,以合理和系统的方法实施新的和改进的技术。
扫描下面二维码可到达
”伤口床准备“专栏
伤口床准备(WBP)是优化慢性伤口治疗的有效措施,根据伤口病因和患者情况以决定伤口愈合类型,进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本模型共有10项要点(如图),完整内容已上传至伤学院平台,请扫码阅读。
压疮伤口床组织类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