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慢伤前沿”
清创是伤口床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果伤口具有垂直边缘或伤口基底的组织没有与伤口边缘融合,即使是完美清创的伤口也可能停滞。本案例研究中所描述的一种新型清创技术可使伤口重塑以克服这些困难。
清创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去除坏死组织、减少生物负荷、破坏生物膜并将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转化为急性伤口。1,2失活的组织不仅阻碍了细胞迁移,并且是细菌增殖的有利环境,经常导致细菌伤口定植和感染。
不前进、翻卷或有潜行的边缘会阻碍伤口闭合,关于如何克服这一关键问题的报道很少。两个主要的建议是将卷边切除或使用硝酸银进行烧灼。
以大约 45° 角对伤口边缘进行清创的做法可以使角质形成细胞从伤口边缘平滑迁移到伤口基底部,从而实现伤口再上皮化。6,7如果存在卷边,角质形成细胞会从皮肤的顶层向下迁移到底层,并使伤口边缘下部再上皮化。这会阻碍伤口边缘与伤口基部融合,从而阻碍伤口愈合。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将伤口边缘形成角度以促进融合过程和防止卷边。
然而,以 45° 角对伤口边缘进行清创并不总是可行的,尤其是当伤口很深时。根据勾股定理,需要切除的边缘面积(斜边 'c')等于其他两侧边的平方和(伤口的深度 'a'和切除边缘的投影宽度 'b',【c = √(a2+ b2)】,其中 'a' 需要等于'b' 才能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形成 45° 角。例如,如果垂直壁 'a'(即伤口深度)为 1 厘米,而'a' 等于 'b',那么需要清创的边缘面积 'c' 将为 1.41 厘米(图 1a)。如果需要成角的垂直边缘围绕整个伤口周边,伤口大小会增加。此外,由于生理性伤口收缩,清创后几天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并变得 >4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技术,用于无法或不希望以 45° 角清创、或者伤口基部和伤口边缘不融合的具有垂直边缘的复杂伤口。通常这两种临床情况同时存在。“边缘挖沟”(edge trenching)是一种可用于此类情况的技术。使用一个小刮匙用于在伤口基底部和伤口边壁的汇合点挖掘一条沟。这一新形成的伤口的愈合过程,会将两边的伤口合二为一,逐渐融合,一般进行2-3次清创后可看到效果。
扫描下面二维码学习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