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 后期的历史(四十九) 关宁军队正式军阀化成功

文摘   历史   2024-09-26 07:21   山西  

许多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死得比较及时。

如果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后,就被皇帝抓起来杀了,那神话袁崇焕的人,想证明袁崇焕神功无敌,实在太容易了。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想吹袁崇焕,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袁崇焕不死,皇太极根本就不敢深入长城,因为害怕袁督师直捣他的老巢;就算皇太极敢深入长城,肯定也会有来无回,因为袁督师会大发神功,把他们团灭在北京城附近。

问题是,袁崇焕当时没有死,所以人们就无法这样吹袁崇焕了。

因为事实就那明摆着,袁崇焕坐镇关宁地区,满清大军照样能直扑北京城下;关键是,看到满清大军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也始终一筹莫展。


虽然说,现实是如此的打脸,但是神话袁崇焕的人,依然忘不了说,袁崇焕已计划在北京城下团灭满清大军了,只是关键时候,突然被昏君给抓了起来。

皇太极这次偷袭实在十分冒险,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则是:设法引敌人进入于我有利的阵地;让敌人辛辛苦苦的远道来攻,我以逸待劳。敌人初来时兵势锋锐,应当持重不战,待得敌人困顿怠懈而想退兵之时,便乘机进击。这些求之不得的良机,突然之间都出现了。袁崇焕熟读孙子兵法,以他的大才,当然能善于利用,就算不能一举而灭了满清,至少也可以令清兵十余年不敢再来进犯。《金庸袁崇焕评传》

其实呢,袁崇焕当时的主要计划,恐怕就是敌人抢够了,就会主动撤军的;实在不行,咱们主动给敌人筹一笔银子(美其名曰和议),敌人自然也会撤军的。


在这种背景下,关宁军队难免会发现,继续留在京城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继续留在京城下,一直与满清消极避战。时间久了,皇帝难免会逼他们去玩命的,这样一来,不论胜负,这些关宁将士,恐怕都会死伤大半的。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帝突然把袁督师抓了。对关宁军队而言,实在就好像是瞌睡时,看到了枕头!

于是逮住这个机会,大家相互一煽动,就撂挑子走了。

至于这样做,会给袁督师造成什么影响,他们才不管呢!至于这样做,会给帝国造成什么影响,他们才不管呢!反正,关宁军队可以全身而退了。


看到我说,关宁军队被袁崇焕军阀化了,人们难免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这枝军队成了袁崇焕的私家军。

军队军阀化的结果,就是这枝军队的独立性增强了;并不意味着它会成为某个将帅的私家军。对此,只要看一下晚唐、五代的藩镇割剧就可以知道了。总而言之,“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因为中央政府制约军队的权力格局、人事制约失效了,所以军队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变得更容易了。在这种背景下,将帅能代表军队的利益,自然可以在军队内呼风唤雨;当将帅不能代表军队利益时,军队舍弃他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虽然说,以祖大寿为首的关宁将士都表示,他们这样做,就是为袁督师鸣不平。

但是我敢说,袁督师听到关宁军队,这样为自己鸣不平,肯定会发自心底的高呼,真是好兄弟!因为不是好兄弟,怎么可能这样帮自己呢?


袁崇焕在此之前,只是失职、渎职。

失职、渎职这种罪,说到天上,也不过是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问题是,皇帝给了你近于无限的人权、事权。你想用谁就用谁;你想杀谁就杀谁;你嫌行政系统制约你的行动,皇帝就撤销行政系统对军队的制约。

结果呢,你夸口五年平辽,却是让敌军打到了北京城下。而皇帝交给你的军队,却不把皇帝的命令当回事了。在这种背景下,你还想高呼,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一个疤,也想得有些太美了。


有一个叫余大成的人,事后写了一篇回忆录,把关宁军队夸得好像一朵花。

据余大成的回忆录所说,听袁督师被抓的消息,关宁军队已决定不再为大明帝国效力了。但是在余大成的劝说下,忠义无双的袁督师,给关宁军队写了一封亲笔信;而义气深重的关宁军队,看到袁督师的亲笔信,遂决定继续为大明帝国效力的。

这种写法,本身就像极了现代武侠、穿越小说的情节。总而言之,一个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小人物,曾强有力的影响过历史。

因为除了余大成自己在回忆录中,把自己说得这样重要(没有他,袁督师就不会给关宁军队写信;袁督师不给关宁军队写信,关宁军队当时就彻底失控了);其它地方,还真没有人说过,这个余大成曾这样强有力的影响过历史。


看余大成的记述,我们难免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关宁军队看到袁督师的亲笔信后,就回师和满清军队打仗了。

其实呢,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

11月20日,满清大军打到北京城下。

12月1日,皇帝抓了袁崇焕。

12月4日,关宁军队擅自撤军了。

满清什么时候,从北京城撤走的?第二年2月。

关宁军队再次与满清打仗,是什么时候的事。第二年5月!

看着这个简单的时间表,我们自然会发现,关宁军队撤走后,满清军队依然在长城内折腾了两个多月;在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关宁军队好像没事人一样。


更主要的是,在此期间,许多老百姓也曾组织过军队出城作战。

关宁军队拿着优厚的军饷,关键时候不管不顾的撤军走了;而老百姓却组织军队去保家卫国。你说,大家会怎么看待这种事?

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是这样评说这件事的。

“申甫本来是个和尚........,自吹效力宏大。崇祯信以为真,立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招募了数千名市井流氓,成立了新式武器的战车部队,”“皇太极回师攻来时,这个战车部队出城交锋,一触即溃,木制大炮自行爆炸,和尚发明家阵亡。”

历史书上,类似不可思议的内容非常多。

就我理解,一段历史,只要出现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就会把整个历史完全扭曲。总而言之,为了证明英雄人物的高大上,人们常常不惜歪曲一切。

我实在想不明白,面对异族入侵,一些主动要求出城作战的民众,而且大多因此牺牲的民众,怎么就能和市井流氓联系在一起?

我更想不明白,面对他们的死亡,怎么会有人会用冷嘲热讽的、幸灾乐祸的笔调去写?

如果不是为了突出袁崇焕的伟大形象,我相信,金庸先生绝不可能写出这种文字。问题是,为了突出袁崇焕的光辉形象,金庸先生也只能这样写。

总而言之,在整个己巳之变之时,皇帝是昏庸的,否则他不会抓袁崇焕;官员的麻木的,否则他们不会对袁崇焕之死那样冷漠;民众是愚昧的,否则他们不会那样误解袁崇焕;那些愿意与敌作战的民众,是可笑的....。而那枝,在敌人还在京城下肆意劫掠时,就擅自撤离的军队,才是最伟大的;因为这枝军队是袁崇焕亲自训练出来的军队!


祖大寿率军擅自撤走后,崇祯皇帝马上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关宁军队已失控了。

关宁军队的系统内部,在皇帝的纵容下,经过袁崇焕的改造,中央政府已没有力量制约关军队了。

从关宁军队的地缘去看,皇帝显然也不敢用武力,迫使祖大寿屈服。因为折腾来折腾去,有可能把关宁军队逼得倒得满清一方。

现在,大明帝国想控制关宁军队,似乎只剩下了一张王牌,那就是关宁军队的军费,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这种背景下,关宁军队不依附大明帝国,就无法解决军费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渐渐达成和解。

皇帝先赦免了祖大寿等人的罪行;随后,承认了关宁军队军阀化的事实;再然后,加封祖大寿太子太保;并且每年继续给关宁军队数百万两白银的军费。

当然了,皇帝这样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恢复中央政府对关宁军队的控制权。说得直白点,就是还会在关宁地区设置内廷、文官系统。

对于这种结果,祖大寿显然得接受,而且也能接受。

虽然说,中央政府对关宁军队恢复了一定的控制权,但是这种控制权显然已不完整了,因为不论说一千道一万,关宁军队已军阀化了。

所以,祖大寿第一次被满清俘虏,不明不白的逃回来,依然是关宁军区最高军事长官;祖大寿第二次被满清俘虏后,他的外甥吴三桂就成了关宁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对此,皇帝显然是不能多问,也不能多管的。


到目前为止,关宁部队正式军阀化成功了。

只可惜,袁督师被关宁军队抛弃了。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表明,关宁军队此后曾试图帮助袁督师。虽然说,以关宁军队当时的影响力,应该可以让袁崇焕免除死刑。

换而言之,关宁军队完全可以告诉皇帝,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也可以用自己的功劳,去洗涮袁督师的罪名。换而言之,事实会证明,袁督师训练出的关宁军队,绝对是永远忠于皇帝的军队。

问题是,关宁军队这样做,就会让皇帝多出一些与他们博弈的筹码。作为已军阀化的军队,怎么可能做出这种牺牲呢?

在这种背景下,袁崇焕终于没救了。

袁崇焕12月1日被捕;第二年8月,皇帝才正式给袁崇焕定罪。当然了,给袁崇焕定罪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绕过了祖大寿。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