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天津与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启蒙

文化   2024-09-02 20:24   天津  


编者按:本文为2024年8月15日于天津城建大学的学术会议发言稿,
          笔者整理后授权天津记忆微信公众号全文发表,如需转载,
须经本公众号征得作者许可后再行转发。

 

第一节 中国警察制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这段屈辱的历史是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的,每当发生外国入侵,大清王朝就会出现本能反映,就要反抗,就要加强国防。随之而来的就是赋税的增加而怨声载道,就会出现农民起义,就会出现内乱。于是外国势力乘机插手中国事物,甚至出现武装干涉。这样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中国的国力也就越来越衰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卑微。如此往复,最后导致大清王朝的灭亡。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形成以两大军事集团为背景的利益集团,逐渐转化为以曾国藩的湘军为代表的南洋,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但是随着曾国藩、左宗棠的去世,南洋大臣形如虚设,而北洋大臣李鸿章则如日中天。向来国家治理应三足鼎立,原本跛脚的南、北洋格局,实际上由李鸿章一人支撑。随着李鸿章的年迈,国运也一落千丈,那谁能在后李鸿章时代,来支撑大清王朝呢?靠康有为、梁启超?还是靠袁世凯?实际上靠的是中日战争之后国人一种卧薪尝胆、励志变革的精神。

要想改变家运、国运,就得要受胯下之辱,就得向列强学习。但是向谁学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当时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之后奉行的是“以夷制夷”的策略,而“以夷制夷”的根本,就是利用沙俄的野心来制衡日本。在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英、美两国,则是左右摇摆的既得利益者。清政府中各有三方利益的代表人,虽然他们都不反对变革,都希望中国能强盛起来,但是这种变革如果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会拼的你死我活。戊戌变法失败后的结局就是这个例子,康有为跑到英国,梁启超跑到日本,袁世凯则投靠了慈禧。大清王朝形成后李鸿章时代由袁世凯独力支撑的局面,又回到以北洋为主、南洋为辅的格局。

其实袁世凯也没有三头六臂,他靠的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留美幼童,他靠的是天津都统衙门倒台后留下来的管理机制。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靠的中国人的睿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启蒙,应该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

第二节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始
警察是根据国家意志,按照确定标准设置的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正如1906年《警察讲义录》中云:“警察者,国权之一种也。故行国权者,即国家机关行国权之一种者。”1921年《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警察乃内治安要政,且是专门之学。”《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人员。包括户籍警察、司法警察、交通警察等。”

英国警察制度始于盎格撒逊时代,发轫之始就叫巡捕(Constable)。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在伦敦设立警察厅,创立近代警察制度。法国的警察制度始于1254年。日本警察制度则是在明治维新之后的1867年,是日本驻法国公使从法国巴黎学来的。
    
中国警察制度建于庚子之后,即后戊戌变法时代。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之名发布变法谕旨,宣布参酌中西,实行新政。废除了绿营军,设立正规化、专业化的警察队伍。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徐世昌在《请饬各省将绿营兵弁挑改巡警折》中说:“伏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钦奉谕旨饬练巡警军,各省多就绿营设法改编。”“臣等公同商酌拟请旨饬下各省督抚,将现存绿营马步战守各兵,挑选年力富强体量合格,粗识文字别无嗜好者改编巡警。”①

谕旨发布者表面上看是光绪皇帝,实际上为慈禧太后,因为此时光绪仍被囚于瀛台,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了。戊戌变法不是失败了吗?慈禧太后不是反对戊戌变法吗?答案是NO!“太后陛下成为西方改良的最突出倡导者,但遭到大多数皇室和各委员会的坚决反对。”②仔细研究戊戌变法后你才会知道,慈禧太后并不反对变法,但是她反对冒进,她虽然杀了几个人,但是变法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只是由于义和团事变中断几年而已。


时任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会办练兵事宜、巡警部尚书的徐世昌(上图),在《遵设巡警部接收京城内外工巡局暨京城习艺所大概情形折》中说:“臣等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十(1905年10月18日)奉上谕:令京师及各省一体举办,自应专设衙门俾资统帅,著即设立巡警部,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著补授该部尚书,内阁学士毓朗著补授该部左侍郎,直隶后补道赵秉钧著赏给三品京堂,署理该部右侍郎。所有京城内外工巡事物均归管理以专责成,其各省巡警并著该部督饬办理。”③

如以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在伦敦设立警察厅为创立近代警察制度之始。那么1905年10月18日清政府正式设立巡警部,即为中国设立警察制度之始。

第三节 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发轫
中国早期社会管理体制是官府和宗族结合的产物,以知县为代表的国家最低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县级衙门所具有司法审判权。即使外国在中国设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之后,在租界内的国人如果触犯法律,仍要交给中国政府审理;同样在中国政府管辖范围内触犯法律的外国人,中国政府也不具有司法审判权。

一般外国租界是具有领事裁判权的驻当地领事主导的下级部门进行管理,一般被称为工部局或租界局。而工部局则是董事会负责制,由租界内选出的代表组成。下设财政、工程、警务、卫生、水电等部门。其中警务部门则是专为维持本租界内社会治安而设,一般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组成巡捕队组成。巡捕队由巡捕长负责指挥,根据管理人数不同下辖各级军官,根据服装上佩戴的不同标志区分级别。巡捕队行使权利的范围是不允许超出租界范围的。

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租界治安管理,与中国本土治安管理是不同的。租界内实施治安管理的巡捕,实行的是区域管理负责制;而中国地则是连做法和保甲制。租界内每条街都设有专人昼夜梭巡,发现形迹可疑可以先发制人;而中国地则是相对粗放,靠的是震慑和自律,一旦案发则从重从快。外国巡捕靠的是“巡”,中国捕快靠的是“快”。

早期工巡局捕快
中国政府的连做法和保甲制是行之有效的,管界内居民从事固定职业需有人担保,而保人则需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固定资产。一旦被保者触犯法律,担保人负有经济赔偿之责;一旦有人负罪而逃,其家属或邻居应顶替罪责。甚至会抓他们坐牢或服苦役。譬如1906年吕美荪在官银号前被电车撞伤,司机人肇事后不知去向。于是巡警局派人将他父亲抓来顶罪,并将担保人的店铺查封,最后迫于压力司机本人不得不投案自首。

庚子之后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原有治安管理体系不复存在,由各国军队选出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对天津进行非和平时期军事管制,等同于把天津当做租界地来管理。这个委员会中国人称他为都统衙门,其下设各级部门也包括巡捕局,负责指挥由各国士兵组成的巡捕队,分别对其占领区进行治安管理。但是随着战局向北方发展,联军兵力捉衿见肘,美军司令沙飞将军提出吸收部分华人进巡捕队,这些人被称为华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在东西城各设安民公所,招募当地土著充当巡捕,各占领军也有自己的警务部门维持治安。

1902年袁世凯接收天津与各国军官合影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钦奉谕旨饬练巡警军之后,庆亲王奕劻创办警务学堂,聘日军第五师团日根野联队高等通译官川岛浪速为监督,聘日本警察署长稻田禳为教习。选学生五百人入堂,三月一期肄业后充当巡捕之职。1904年巡警部成立后适川岛合同期满,徐世昌“以为警学权属外人,侵害警部权限,首倡收回之议。”派员接收,但是因受制于人未能根除。此为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即公历1905年10月8日,乃为我国自办警察教育之始。

中国是警察机构设置是以日本为范本的。日本警察机构分中央、地方上下三级管理。中央警察组织隶属内务省,地方上级为道、厅、县级警务部门,地方下级则称警察署,于一定范围内执行警察事物。日本的警察教育也分三级,即警察讲习所、警察练习所和巡查教习所。

1901年原天津都统衙门华人巡捕
警察讲习所本科一年毕业,分为教养训练、基础法学、特别法学、警察实务、参考实务、补助学六个学科。警察练习所分为训育、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警察法、勤务、保安警察、高等警察、营业警察、卫生警察、交通警察、刑事警察、行政地理、作文、防疫、救济法、度量衡、电气、剑道、柔道、操练等21个科目。④

第四节 袁世凯与近代中国警察队伍建设
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接到清政府发布的变法谕旨后,派赵秉钧、曹嘉祥在保定筹办警务局和警务学堂。赵秉钧,字智庵,河南汝州人,曾任直隶保甲局总办,统帅巡防营以“智勇兼优,善于绳捕”为名,被袁世凯委以重任。赵聘英国警官,先后选拔三千士兵进行短期培训巡警营。警务学堂则聘请日本警视厅三浦喜传为教习,拟定警务章程,教以警察大义,作为巡警营后援,为接收天津做好准备。

前巡警部右侍郎赵秉钧


袁世凯在《直隶总督袁奏拟定天津四乡巡警章程折》中说:“窃臣前于直隶省城遵旨创设保定警务局并添设警务学堂,将拟定章程于二十八年七月初五日(1902年8月8日)专折奏陈,钦奉朱批知道了,即认真举办逐渐推行。”袁世凯所提专折即《创设保定警务局并添设学堂拟订章程呈览折》,他在其中说:“直隶自庚子以来,民气凋伤,伏莽未消,亦非遵旨速行巡警不足以禁暴诘奸,周知民隐。”“中国自保甲流弊,防盗不足,扰民有余,不得不改弦更张,转而从事于巡警。”

1902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外国军队逐步撤出,天津都统衙门也完成了他的使命而行将解散,袁世凯命赵秉钧留守保定,派曹嘉祥统帅巡警营随军前往天津。


曹嘉祥,字希麟,广东顺德人,为第三批留美幼童,在美国哈特福德中学毕业后(上图),进入圣劳克德州立大学深造。回国后进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加入北洋海军并参加了中日甲午海战。曹嘉祥接命后拔营启程前往天津,分水陆两队沿河并进,一路旌旗招展,纪律严明。8月6日前锋已达青县、静海。8月14日陆路一千抵达天津北大关分驻河北,水路两千乘船抵达津西姚家湾。曹嘉祥策马提缰向提前到达的唐绍仪报道,并将巡警营总部设在河北曾公祠待命。


唐绍仪(上图),字少川,广东香山人,与曹嘉祥为留美同期,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国,在朝鲜与袁世凯结生死之交后形影不离,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后委唐绍仪海关重任,先期到达天津与都统衙门洽谈接收事宜。

按照联军司令部与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8月1日都统衙门已经做好在火车站迎接袁世凯的准备。仪式于8月15日在都统衙门进行,袁世凯到达后他们会将所有档案、文件、印章移交,外籍巡捕在金华桥附近集结后返回租界,所雇华捕自行解散,治安工作由中方巡警营负责。中国巡警应于15日前进驻各区和驻防街道,但必须分小股每批不得超过百人,不得携带重武器。

8月7日,天津都统衙门正式宣布:“奉各国统帅之命,本衙门于8月15日裁撤,一切地方事宜交中国官员办理。”转天,袁世凯卫队三百名携带武器到达天津火车站待命。

8月15日那天,袁世凯坐火车由北京到达老龙头火车站,短暂休息后率同下属前往都统衙门办理接收手续。随着悬挂在门前各国旗帜降落,都统衙门在天津两年多的军事统治结束了。天津城内外百姓高挂龙旗悬灯结彩三日,庆祝天津回归。

在袁世凯接管天津的同时,天津巡警总局正式成立,首任总办曹嘉祥负责维持接收后的社会秩序。以中国人为主体的巡警局,听命于清政府任命的直隶总督,实行的是清政府的司法制度,所辖范围是具有中国司法审判权土地内生活的中国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警察制度的开始。但是袁世凯接管天津后,考虑到巡警营主要任务是保障天津外围治安,且街道里巷由于巡警营初来地形不熟,还请原都统衙门巡捕官襄理三月。于是曹嘉祥谕令各段华捕仍在原段驻防,但必须勤慎站岗昼夜梭巡,清理街道盘诘奸尻。

8月21日,曹嘉祥发出第一道命令:“本总办奉督宪檄饬办理天津警务,现在津地收还所有城厢内外地面,当经派巡丁昼夜梭巡,以安行旅而卫闾阖。该巡丁等务须恪道遵条规奉公守法,不得妄滋事端扰累居民,如购买什物悉照市价公平交易,不准稍有抑勒,倘有以上情弊一经察觉定即从严惩办绝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1907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
天津巡警总局成立之后,曹嘉祥将巡警总局设在东门外南斜街,并将辖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治安区为分局,每个分局下设若干巡警棚,每棚设岗三处。巡警总局下设捐务处、探访局、警务学堂等机构。并在天津城附近二十里内,按照东西南北及四隅分设保甲局八处,距城区二十里外,则于扼要处驻扎军队,并酌派遣水陆巡警队维护秩序。⑤

8月22日,天津府贴出告示:“为晓谕事,照得现在督宪莅任收还地面设立巡警局,以期保卫闾阖缉拿盗贼,所有一切章程至缀至悉无非为尔居民计,诚恐有无知之徒任意横行轻犯法纲合亟出示晓谕,为此示仰诸色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居民人等务须恪守章程,悬点夜灯、禁止强乞各事实力奉行,俾尘市街道整齐严肃自然有一翻气象,倘不尊戒谕妄作胡为,轻则薄罚示惩,重则按律治罪,勿为言之不预也。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尽管安排妥当但袁世凯还是不放心,于一晚换便装径自走出衙门。“手不提灯,行至河北时已十二点钟。后为巡兵所拘,袁给予洋银一元令其释放,警兵郤之曰虽百元不受也。袁再三籍词苦求仍被拘往该段分局,说明羁押一宵释放并无他苦,旋为营门之某什长所见固识袁之面者。问其是否袁大帅?袁曰然,什长等伏地请罪,袁乃询什长及拘袁警兵之姓名而去。次日传见曹嘉祥,令擢什长为哨弁,以该警兵为什长。”这是1902年蒋观云上海《选报》第二十九期刊登的一则消息,撰稿人特意注明:“按此事极确,津人多知之,各报所以不载,殆以袁近在咫尺,且其做事专主秘密,故不欲显然揭之耳。至都统衙门从前所用之翻译、巡捕类皆天津土著,依仗洋势鱼肉乡人,至今言者犹为痛恨!”

由于曹嘉祥治理有方,袁世凯接收天津后市面安定,百姓称颂。8月29日,曹嘉祥将各段华捕千余传到南斜街巡警总局当面训话,称原待遇不变,干好的除有奖励外还考虑留用。随后曹嘉祥按照袁的指示筹建天津警务学堂,迅速培养有知识、有文化、身体健壮、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学生,将都统衙门原华捕、士兵临时充任的巡警,改造成一支具有现代警察性质的队伍。

由于地面接收范围不断扩大,本年底在贾家大桥增设北段巡警总局,设西沽、塘沽、山海关、秦皇岛、北塘等分局,原南斜街巡警总局改为南段巡警总局,曹嘉祥巡警总局办公处迁往都统衙门撤出后改设的权署。再往后又增设四乡巡警局和海河巡警局。

1903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东区巡警分局第三巡棚德界收管之纪念

第五节 天津警务学堂的建设和发展
天津的警察教育是继京师警务学堂、保定警务学堂之后建立起来的,是以日本警察教育为摹本的,以培养现代警务人才为目标的警务专门学校。据袁世凯《奏天津及海口一带设立巡警先后筹办情形折》中称:“查各国警务本为专门之学,欲其精益求精,非设学堂不足以资考校。当于二十八年冬间,在津设立警务学堂,饬令各巡局官弁兵丁分班肄业,延订洋员充当教习,编译外国警务诸书,立定课程,为之讲贯,务令一兵一弁皆由训练而成。”⑥

正如1921年《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言:“警察乃内治安要政,且是专门之学,自奉旨办,挑年轻敏者,认真教训。”根据清政府的谕令和京师警务学堂样板,各地先后组建警察队伍和警务学堂。袁世凯电招保定警务学堂日本翻译中岛比多吉来津,中岛与曹嘉祥选定地点在河北堤头建校。1902年10月21日天津警务学堂举行开幕礼,首期招募学生二百名分为五队,每天早晨八点由日本教习指挥出操,随后开始发枪实际演练。

1903年2月21日,袁世凯午后出门赴堤头验看警务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后在巡警局实习,两个月后分派到巡警局各科及各分局、区担任巡长。部分学生随同派往本省辖区内各县筹办四乡巡警机构。

3月份警务学堂续招第二届学生二百入学。因曹嘉祥被弹劾,袁世凯调赵秉钧来津,并将保定警务学堂并入天津警务学堂,合并后改称为北洋巡警学堂,学制为每年一期速成科,每期招募学生二百名。

早期北洋巡警学堂毕业生与教官合影

由于各地巡警局与警务学堂的先后建立,各地使用名称各异,质量也参差不齐,清政府决定成立巡警部统一督导和管理。1904年10月18日谕令京师及各省一体举办,任命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任命内阁学士毓朗为左侍郎,赵秉钧擢升为右侍郎,所有京城内外工巡事物均归其管理。徐世昌到任后按照日本警察制度实行三级管理,饬令各省设高级巡警学堂,以期建设现代司法制度培养专门人才,并且逐年向日本派出留学生。

赵秉钧赴京前不开欢送会,特撰《勤官长》、《勤兵》二个小白本以送官兵,他说:“天津自从开办巡警以来,至今五年的功夫,虽然还未到完美的地步,然而也很有点成效。鄙人自从接手办事以后,时时力求改良,无奈才识偏浅力不从心,幸赖同事诸君合力扶持方能日见进步。”他还说:“没想到大家一同出力,鄙人竟独揽其荣,心中实在抱愧的很,今与诸君告别无以为赠,特撰就俚言一则奉赠诸君以作纪念。”

赵秉钧在《勤官长》中写到:“官长是兵民的表率,责任极重,品格极高。在位官长的诸君,必能自加勉励,用不着本人再勤,但是一见我们共事已久,现在本人与诸君相别,不能不把心中所欲言的留赠诸君。他嘱咐大家举动须要文明,警务须要研究,同僚须要亲睦,还要有爱国心。他说:“诸君须知道警察是保卫国家的要政,为警察官长的,更当发起爱国的热心,官长以身率属,从此可以养成国民尊君亲上的美德,自然就消除隐患,全国就得享太平之福。”

赵秉钧在《勤兵》中写道:“你们诸位都知道本身担当的责任吗?你们担当的责任重大的很;你们诸位都知道本身现在的品格吗?你们现在的品格高贵的很。怎么见得责任重大呢?巡警原有保安地方消除祸患之责,地方上有祸患没有,平安不平安,全在你们诸位身上,你们若是能尽心奉职,处处留心,自然消祸患于无形,不至酿成巨祸。地方上没有巨祸,一国全得享太平之福。⑦

北洋巡警学堂本期毕业生经过实习后,被分配到南段巡警局各分局、区担任巡长,前任正副巡长因熟悉警情均调往京师各区任职。局内实习办公的届满后选三十名到北京充当警员。

原北洋警务学堂总办徐鼎康晚年留影
1905年,袁世凯调徐鼎康担任北洋巡警学堂总办。徐鼎康,字希丞,江苏太仓人。徐鼎康上任后见生徒人数过少,学期过短,而且堤头地势逼仄,不能承受全部学员住宿,致使管教不严外出滋事,甚至有的学生身着操衣出入烟馆妓寮,于是上书袁世凯要求易地重建,并彻查滋事学生,一经查出立即清退。当年10月北洋警务学堂迁到南斜街南段巡警总局内,聘请日本教官小川胜猪,分设警官班和巡警两个班,招生二百余人。规定凡入警官班者皆须有官职,专课巡警法、大清律例、体操等学,以六个月为期,每月饭银五两。

徐鼎康在视察中发现这些官学生有的坐姿不正,有的随地吐痰,有的甚至在上课时交头接耳。于是就气愤的将这些学生叫到办公室训诫,他说:“堂规宜严肃也,教习宣讲之时必须凝神静气、默识心唯,方于学问方有裨益。”“尔诸学员皆选自仕途,一应礼法自应周知,似可无须谆谆告诫,乃竟有此腐败气象,殊非本总办始愿之所及料。尔亦知毕业后即可为警察官乎?岂有身为警察官而罔知礼法者?又何以驭下,何以临民?本总办亦何贵有此学员也!”⑧徐鼎康训示总稽查员陈牧,告诉他这些学员姑念到堂未久可免于申斥,但必须随时约束,嗣后倘有再蹈前辄者,应立刻给予记过处分,倘有教之不悛者即行开除!

徐鼎康不但把北洋警务学堂办的风生水起,还带着日本教习和翻译文冠生到各地警务学堂巡视。1906年5月29日徐鼎康等到唐山雹神庙,受到唐山警务学堂总办杨宗濂和帮办耿荫庭的热情接待,徐鼎康等分别阅看了学员操法和考试成绩,并且在毕业礼上亲给学员自分发毕业证并合影留念。

第六节 天津为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贡献
诸多资料显示,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前十年间,巡捕、巡警、警察之词混用并无明显区别。天津警察队伍的建立,为袁世凯接收天津保驾护航和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随着外国军队逐步撤出,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接收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华北和辽东,这些地方官员派出和治安管理也由天津负责。

肃亲王善耆(右)与川岛浪速合影
1906年清政府派徐世昌和载振为钦差大臣赴东北考察,巡警部由肃亲王善耆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对我国警察制度的创建和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清政府巡警部三驾马车我们就可以看到,徐世昌和赵秉钧都是袁世凯的心腹,而毓朗不过是慈禧派来的监督而已。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历来就是不得不用汉人,但又对汉人执掌朝政重要部门即不放心也不甘心,但是这些满人各个脑满肠肥不思朝政,也只是做个样子罢了。

1906年5月24日,由天津南段巡警局派出前往奉天办理警务的雷朝彦,同先锋官孙玉衡、并发审委员等启程,先锋官哈鹤龄、叶龙标、陈藤蛟带领小队四十名乘早车先行前往。
8月29日,因为营口要设立巡警,天津南段巡警局传谕各局、区,各拨巡警二十名经考试后派往营口。
9月25日新民府禀请袁世凯转饬天津巡警局派人到新民创建四乡巡警。
1907年2月3日,南段巡警局总局乐队崔都戎调往营口任乐队队长,头等乐兵陈炳起等随行。
3月17日,民政部招募军乐学生九十五名业经招齐,现经南段巡警总局饬派本局乐队官王国栋赴京照料,挑派本队乐长陈万福、李士奎二名为教习。
4月18日营口巡警创设消防队,段芝贵派天津巡警总局消防队胡景珊去营口。
4月20日,清政府正式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并监管三省将军事物,集军政大权为一身。唐绍仪、朱家宝、段芝贵分别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段芝贵在天津巡警总局原职由提调申保亨接任,引起一系列下级官员升迁。
9月5日,黑龙江将军电告袁世凯说举办巡警在在需才,请将熟悉警务学员酌拨数人来黑龙江籍资臂助。
9月22日,巡警部调南段巡警局曾经留日学习法政的张殿魁、李炳光进京任职,二人原是保定警务学堂头班毕业生。
11月6日,清政府厘定中央官制方案借机排斥汉人。将户部改为度支部,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新设农工商部和邮传部。“巡警为民政之一端,著改为民政部。”善耆仍为民政部尚书主管警务,下设二厅五司,其下再设科、处分管具体事物。
8月份袁世凯奉诏入京,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权利被架空,直隶总督由杨士骧暂时署理,但是天津政局并未因袁的离开而发生明显变化,天津巡警局督办吴篯孙仍是袁世凯的人。
1909年2月23日,烟台东海关道宪开办巡警备文请由天津南段巡警局挑选巡长。吴篯孙饬由一局各区共挑三等巡长四名,其他各局一区挑选三等巡长一名,共计八名派往烟台。3月2日又增派一局二区副官杨炳煦、五局二区副官单壮观、一局三区副官董金泽等共十九名前往烟台。
天津巡警总局除了向各地派出人员外,还向各地提供大量军需和物资。以1907年上半年为例。3月20日,北京交巡警总厅从天津承做青夹袄夹裤三百三十套,马兵军刀七十把,初六日装车运往北京。
3月26日,营口巡警局派差来津购办黄皮战靴二百五十双,官长、兵草帽二百五十七顶,石青裤二百四十五套,雨衣二百五十七套,皮底布靴二百五十九双,油靴四百五十双,皮帽十一顶,于前日装火车运往榆关。
4月13日,民政部委派工程科提调来津到北洋劝业铁工厂订造警刀八十柄,要求镀银。警刀比指挥刀稍小,为什长所佩戴。
4月18日,奉天海城巡警学堂董事来津购办帽花、扣带、课本,军帽一百六十顶,布靴一百双,油靴六十双,雨衣六十套,马厂车一辆并行李等装快车运往奉天。
4月29日,新民府派人来津购办布靴七百双,操衣六百四十七套,军帽三十六顶宫交巡警局应用。
5月7日,北京巡警总厅派差来津购办洋号十二支,洋鼓六面。沈阳巡警营委托奉天转运局来津购办蓝布单裤褂、灰布夹裤褂、青布鞋、白布夹袜子、草帽等各五百三十二套。
5月8日,奉天辽东县派差来津购办青布皂靴七百双,青布夹袄七百套以备巡警应用。
5月25日,京榆铁路巡警局派差来津购办皮靴五百双,青洋布裤褂二百套。北京协巡营购办,背包六百个,皮五件药盒六百套,皮背子二十个,篷布裹腿二百付,铁锨、镐、斧九百把,叠锅一百八十个,棚灯一百五十个。
5月28日,北京交巡警厅在津购办饭盒六百个,官刀四十二把。
6月2日,新民屯铁路巡警派差来津请领雨衣、帽、青布靴等二百四十套。
7月5日,巡警部派差来津购办单军衣一千套,于十三日由津运往北京。

1906年参加金汤桥庆典的天津警察

第七节 天津为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贡献
1906年6月3日天津《津报》,在刊登“警务学堂改章”的消息中说:“督宪袁宫保在津设立警务学堂志在速成,故现在学员照章于本月举行毕业。闻以后招考各生则定为三年毕业,以期深造云。”原是由于近年在日留学生反清组织日盛,清政府要求学部减少赴日留学生数额,并要求日方严加管束。袁世凯向巡警部提出,近年各省向日本派出警务方面官、私费留学生过多,而且咨询者亦络绎不绝,既然京师设定高等巡警学堂,各省也同时设立,再派学员出国徒滋糜费空耗公帑,建议巡警部暂停向外输出学员并促成在学者尽早归国。

北洋巡警学堂按照巡警部要求开设警察高等教育课程,重新制订现行章程,《北洋巡警学堂重订现行章程》在第一节学堂原起中说:“直隶警察自保定、天津倡办以来久著成效,其外州府县亦皆陆续推广而学堂为全省警察基础。光绪二十八年初设天津警务学堂,越明年并保定学堂于津统名曰北洋巡警学堂,渐次扩充招录学员学生入堂肄业,以造就通省巡警官弁之资格,其他省有拣送就学者教授课程悉归一律。”

北洋高等警务学堂除了负责本省各警察机关培训人才外,还负有向周边省市输出、建立警察制度之责。1906年5月6日,袁世凯选派巡警学员前赴吉林,南段巡警总局总监段观察会同巡警学堂总办挑选毕业学员刘嘉瑸、赵光甲、林世翰、徐仁骥、杨文寿等五员派往各局区练习,再随同调查赴吉林考察警务。
5月9日,山东巡抚杨士骧以本省举办警察襄理需人为名,特咨请直隶总督袁世凯拣派警务学员到山东以备任使。袁世凯特派文、武两员到山东赴任。
6月24日天津警务学堂派五十名学生去京张路各站。7月4日为京张铁路定向培养巡警一百四十名。
9月5日,内阁、吏部各咨送七八品京官数员来津请入警务学堂肄业。
9月8日由警务学堂挑选兵学生一百六十二名分派唐山、山海关铁路各段当差。
9月9日,山西咨送来津之留学警务学生毕业,照章分派各局区历练一月限满一律咨回。
9月19日,南段巡警局调二局三区巡官桂严到山海关铁路任正巡官。
9月21日派五十四名巡警兵进京替换旧巡警,然后让这些人前往山海关各站当差。
9月25日京保、津榆铁路巡警总巡官王效文拟在永定门城东缺口及东便门城缺口两处添设巡警两棚。
10月6日,河南彰德秋操期间,天津南、北段巡警局共派十八名巡长,率三百六十五名精壮巡警和警务学堂学生前往,负责当地治安维持秩序。
1907年1月24日,北洋高等巡警学堂并增加法律科,挑选资质明敏者肄习。总办徐鼎康,提调为刘恩鑑、王汝廉,教习为费斌、张时霁、郑润东,总稽查为王光鵉。下设稽查处、翻译处、编译处、编校处、收支处、庶务处,值日所。另外还有兵生教习、兵生帮带、官学帮操教习等,在校员工35人,在校学生157人,另外还有各省送来委托培训的学生。开堂之日,徐鼎康告诫学员须知方今时事孔坚,朝廷讲求实际普设各种学堂专以培养人才为首务,心至苦,法至善。大家要尊崇正学,奋发忠爱,以期大有成就。
1月27日,南洋大臣端方电请袁世凯,派北洋警务学堂教员和学生到南京筹建警务学堂。袁世凯转告南段巡警局会同警务学堂徐鼎康遵办。徐鼎康在学员中挑选优秀者六人到两江总督衙门报到,这几人分别是后补巡检卢迺斌、元城典使乔福麟、候选县丞刘济、候选县丞姚浚藻、后补县丞张兆沸、后补从九朱开甲等,每人月薪五十两,并一次性补助安家费五十两。
5月6日,两广总督周馥遴选警生来津学习警务刻已卒业,各给文凭咨送回省。
5月14日,河南警察局派人带警察生五名来津参观警务学堂并调查章程。

巡警部改民政部后于选派各科长、科员一事异常慎重,俟一体考试后拟将曾在各国留学领有文凭者作为一等,在津京警察学堂毕业者作为二等,未入学堂曾补实缺警官者作为三等以便派差。

1909年3月22日,直隶总督杨士骧在《改设巡警学堂及巡警教练所折》中对天津巡警学堂进行了总结。他说:“伏查巡警为内治之本,而学堂尤为造就警才之本。天津巡警学堂设于光绪二十八年,名曰北洋高等巡警学堂,无论本省、客籍,由堂招考文理通顺之人入堂肄业。原定学员额数一百名,期以二年毕业,兵学生额数一百六十名,期以一年毕业。”“查毕业巡警学堂学生由京城各部院暨江浙、河南、甘肃、黑龙江、吉林等省咨送人员居其多数,前后共计录取官学生七百六十六名,已毕业者六百七十六名。除在本省及赴各省当差并咨送回籍者不计外,现毕业留堂学生五十名未毕业者。”“天津为通商口岸华洋错居,保护地方巡警尤为注重,此间所用警员警兵多系取材于学堂。该学堂设立已历年所,成效昭著”⑩

1909年12月27日,护理直隶总督崔永安在《奏为北洋高等巡警学堂创办有年成效卓著出力人员择尤请奖折》中说:“巡警为整饬内政之大纲,学堂为造就人才之基础。北洋自光绪二十八年设立天津巡警学堂,次年保定巡警学堂归并天津统名北洋巡警学堂,其时风气初开需才孔亟,即慎选教习、管理各员,并设订日本专科教习分班讲授。先习速成,渐次扩充,其后重订章程,增益学科,加展年限,遂名高等巡警学堂,计日开办至今先后五期,毕业官学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兵学生人数近三千名,均经发给凭照,分别派办警务。至各省员省来堂附学及该堂员生应各省电调者十五六省之多。是各员生等深谙警学明习警章,概可想见所有在堂出力各员或董理有方,或训迪不倦,自应照章奖励以示策勉而勖勤劳。”


1912年紧急出动的天津警察


注释:

①沈云龙主编,1914年徐世昌《退耕堂政书》,卷三•奏议三,“请饬各省将绿营兵弁挑改巡警折”,文海出版社,第156页。

②1891 《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会刊》,第103册,第278页,金达《华北铁路与煤矿 》(By CLAUDE WILLIAM KINDER,《Railways and Collieries of North China.》)。

③沈云龙主编,1914年徐世昌《退耕堂政书》,卷三•奏议三,“遵设巡警部接收京城内外工巡局暨京城习艺所大概情形折”,文海出版社,第129页。

④广东警察同学会《警察杂志》第五卷第三期 “现代日本警察之研究”,1935年3月。

⑤天津市政府秘书处编译室《天津市警务概况》,1948年10月。

⑥天津古籍出版社《袁世凯奏议》下册,1987年3月。

⑦《津报》1905年11月4日,“临别赠言”。

⑧《津报》1905年12月7日,“北洋警务学堂总办徐观察训诫学生文”。

⑨天津《津报》1907年1月27日,“南洋电调警生”。

⑩ 《学部官报》第83期,1909年3月12日“直隶总督杨士骧奏改设巡警学堂及巡警教练所折”。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