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演变说“师傅”

文化   2024-09-29 21:00   天津  

原载2024年8月13日《今晚报·读吧》

  “师傅”一词出现于战国时期,有四个义项:一是老师的通称,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二指皇帝的老师——太师、太傅的合称。三称怀有并传授技艺的人,如木匠师傅。四是对僧尼、道士的敬称,如《古今小说》:“离此间三十里,有个白鹤山,最是清幽仙境之所,朕去建造个寺刹,请师傅到那里去住。

  前三个义项都和教育有关。“师傅”曾专指帝王诸侯之师,知识渊博,技艺精湛,德行高尚,贵极人臣。到了南宋以后,“师傅”不仅传道于徒,且怀父子真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而也称“师父”。按照老规矩,师傅是不能随便叫的。许多行当里,要拜师必须要磕过头,且要有引、保、代三师。清朝以后,“师傅”用来称呼手工业、商业、梨园等行业传授技艺的长者;后适用范围扩大,开始称呼某些行业技术性工人(下图),如厨师、鞋匠、药业、维修工、建筑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而“师傅”称谓是与“同志”并驾齐驱的主要社交称谓语。“师傅”称谓的流行,不仅体现社会对工人阶级和体力劳动者的尊重,而且适时地填补了由于“同志”称谓在当时阶级斗争中审慎使用而留下的语义空白,极大满足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对于通用称谓语的迫切需求。

  “师傅”称谓的使用经历了三部曲,首先是传统用法,称呼有技艺的老工人;其次是扩张用法,扩大到一般工人和服务人员;第三种是替代用法,即用来取代“同志”,称谓不分行业老少咸宜的社会通用称谓。

  改革开放后,“师傅”从无限越界使用的范围回归正常,其尊称地位开始下降,并很快让位于“先生”“女士”。纵观“师傅”称谓一波三折的演变过程,在其兴盛时,通过模糊、弱化社交各方的社会特征(如职业、地位、年龄、性别)的方式,来达到凸显社会成员等量齐观的目的。虽然迎合了社会的一时之需,但终因行业意味过重而逐渐退出公众视野,年轻人使用它的频率越来越低。如今的“师傅”称谓,用来称呼“蓝领”从业人员(上图),如公交或出租车司机、各类维修人员、餐饮服务人员、快递员、护工等。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