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史节目回听 | 19近代天津的玻璃制造

文化   2024-09-13 20:30   天津  

#
三连一下,收获更多夏日小美好
#




天津科技史故事

无奋斗不自强
预告
8月26日播出:以技术求质量的寿丰面粉公司


今日节目回听





本期节目嘉宾:

左: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王丽

右: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成淑君




19
近代天津的玻璃制造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玻璃制品,从灯管、灯罩到玻璃餐具、工艺品,玻璃制品可谓琳琅满目,充满了生活的每个角落。璃制造技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玻璃被称为琉璃、陆璃、颇璃、料器等,它们之间没有本质上差别,仅是透明程度的不同而已。凡不太透明而有光泽的玻璃饰件叫做料器,呈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的饰件称为琉璃,透明度较高的器物叫做玻璃。

清洒金料器笔洗

从文物考古和史料记载来看,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掌握了熔制琉璃管、琉璃珠的技艺。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花纹精美、品质纯净的单色或彩色琉璃珠、琉璃壁之类的制品。例如,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剑上已经用琉璃珠做装饰了。汉代更是出现了玻璃制造的日用饮食器物,并引起皇室贵族和文人的广泛喜爱。直到19世纪中叶,玻璃还被视同金银珠宝一般的贵重物品,通常只有皇室或者权贵富户才会拥有。晚清特别是民初以后,随着西方玻璃制品的输入,建筑用玻璃、玻璃灯罩、玻璃玩具以及玻璃制的酒瓶、汽水瓶、化妆品瓶、药瓶、糖罐等开始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普通人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刘胜墓出土的玻璃盘

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发展民族经济、提倡国货等因素的促动下,我国的近代玻璃工业与制造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天津的玻璃制造技术在国内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与山东博山齐名的玻璃制造中心。天津的玻璃制造工业发端于19世纪末,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天津的玻璃厂多称为“料器厂”。最初山东和广东商人合资设立了玻璃厂,但规模较小,不久就歇业了。1902年在津日本商人建立了茂泰洋行硝子厂,这是天津有确切记载的第一家玻璃制造厂。1907年,由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玻璃厂,即天津机器玻璃厂,在官方资助下由直隶工艺总局会办赵尔萃创办成功。第二年,日资企业永信料器厂成立。上述工厂为天津培养了很多玻璃制造技术人才。此后,天津玻璃制造工业和技术开始加快发展,玻璃厂也越来越多。

到1923年,仅天津本地商人开办的玻璃厂就有大兴、中利、北洋、明晶、晋丰、旭升等12家。不过这些工厂因资本或经营不善等原因,后来多倒闭或停业重组。20世纪30年代中期,天津规模较大的玻璃厂有旭升、长发顺、中华魁、义和、克明、北方、天然、华盛、同利成等13家。也就是这一时期,天津玻璃工业技术已经非常有名,成为全国仅次于山东博山的玻璃制造中心。1941年,天津料器工业同业公会在册会员共有26家,同时期还有永信料器厂、渡边硝子厂和馥义料器工厂3家日资玻璃厂。到天津解放前夕,玻璃厂数量减至十七八家。

1930年天津寄北平信封

近代天津玻璃厂的规模大都比较小。从这些工厂的投资额来看,目前已知资本额超过万元的仅有大兴料器有限公司、明晶玻璃公司和长发顺料器厂,分别为1万元、2.5万元和10万元。其他工厂的规模更小,往往资本仅为数千元。各玻璃厂的全年流水,较大者约七八万元,较小者不过万元上下。近代天津玻璃厂普遍采用了动力装置和坩埚等技术设备,职工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比如,旭昇料器厂规模最大时有坩埚12个,雇工人数多达150人。20世纪30年代中期,旭升、长发顺、中华魁、义和、克明、北方、天然等7家玻璃厂,职工总人数达到380余人,分别是技师97人,伙友65人,烧炉工40人,杂役25人,童工153人。而资本更为薄弱的小玻璃厂,则“以极微之资与简单之方法,雇用三、二名工人,收用数个学徒,即支撑起来,实行‘穷干、强干、硬干、苦干’,制造一般普通料器及儿童玩具等”。天津日资玻璃厂的资本普遍较为雄厚,据记载,茂泰、永信和馥义3个日资企业的资本额均超过1.5万元,规模最大的馥义料器工厂的资本额达到了10万元(也有记载是5万元)。

从空间分布来看,本地商人兴办的玻璃厂主要集中在北营门外和南市一带靠近铁路或者沿河地区,目的是便于原材料和货物的起卸和运输。另外,一些吹制化妆品瓶与琉璃玩具的小玻璃厂散落在西头、西广开一带。各玻璃厂因资金等因素常常时开时停,而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由于天气炎热,行业习惯是普遍停工休息。

近代天津玻璃产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几乎应有尽有,“大概除了平面玻璃,及极精致之化学用具不能够制造外,其余的凡属于玻璃器皿范围以内的,差不多都可以有方法制造出来”。大兴、北洋和明晶玻璃公司都尝试制作过平板玻璃,可惜不久之后都停业了。总体来看,天津的玻璃制品大体可分为五大类:一是瓶类,包括药水瓶、化妆品瓶、墨汁瓶、汽水瓶、酒瓶等;二是盒类,包括肥皂盒、糨糊盒及各种玻璃盒等;三是罐类,包括糖罐、药罐等;四是罩类,包括钟罩、保险灯罩、洋油灯罩、煤气灯罩、电灯罩等;五是杯盘类,包括玻璃杯及各种盘碟等。各厂出品,以瓶、罩类为最多,约占60%;杯、盘类次之,约占30%。不过,产品质量总体不是很高,“多属粗品”。如天津明星等大汽水厂,就因本地出品的汽水瓶质量粗糙,易碎裂,再加上售价较日货高,且出产数量少供不应求等缘故,弃本地货不用而选用日本进口的汽水瓶。

大华料器厂实际需要曹达灰数量调查表(天津特别市政府)

年代:1944-1-1(天津市档案馆馆藏)


天津的各种玻璃制品大部分在本地销售,少部分销往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等地。一些小工厂,专制粗笨劣品或玩具等,在本地找不到主顾,就自己雇小贩,到穷乡僻壤处一面廉价收购破碎玻璃,一面推销货物。

提到近代天津的玻璃工业,我们就不能不提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注册成立的耀华玻璃公司,是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家采用机器生产平板玻璃的企业,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耀华玻璃公司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天津玻璃制造业的知名度,但它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1924年耀华玻璃公司全景

耀华玻璃公司是在开滦矿务局的支持和动议之下,启用滦州矿务公司的新事业发展基金,由周学熙等人发起,于1922年由中国与比利时合资在天津成立的。虽然工厂位于秦皇岛,但耀华的董事会和总事务所都设在天津,注册、更换营业执照等一应事务均通过天津主管官署进行,销售业务也多在天津展开。因此,当时媒体和社会上常直接称其为“天津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相关部门在提到该公司时,也往往直接称“本市耀华玻璃厂”。

1933年耀华玻璃公司全景

由于受直奉战争的影响,实际上1924 年8月耀华玻璃厂才点火投产。耀华是亚洲最先采用弗克法的平板玻璃厂,比日本还要早5年。在当时,耀华的产品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同舶来品竞争,而且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在中比合办的15年时间里,耀华前后共生产平板玻璃339万标箱,净盈利202万银元。耀华成为民族工业乃至亚洲企业的佼佼者。九一八事变后,比利时的股东于1936年在巴黎秘密把股份卖给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耀华就此改为中日合办,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改为“官商”合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生产能力的恢复,耀华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50年,公司每月玻璃的平均产量已达5万箱,超过解放前100%。毛泽东主席也曾亲自视察过厂区,亲眼见证了工人们生产平板玻璃的过程。

1954年4月 毛泽东到耀华

除了耀华玻璃厂外,天津克明料器厂是近代天津著名的玻璃器皿制造厂,曾辉煌一时,一度发展成为天津规模最大的玻璃器皿制造厂,在天津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1928年6月,天津克明料器厂成立,是合资制建厂,位于天津市北营门外。设立之初,克明料器厂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资本总额3000元,主要生产雪花膏瓶子、灯罩之类的简单玻璃制品。不久之后,开始生产除玻璃仪器之外的所有玻璃制品,从酒具烟碟、各类灯罩及化妆品瓶,到“同心牌”暖水胆、植物油灯等。据1934年成书的《国货年刊》记载,当时克明料器厂制造的玻璃盆行销天津市,电灯罩运销河北、山西两省,牛奶瓶运销察哈尔省和绥远省,化妆瓶运销热河、山东两省,文具瓶运销陕西省,医药瓶和灯类畅销天津及河北各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郭润庭担任天津克明料器厂总经理,并逐渐成为该厂最大的股东。1940年克明料器厂已发展成为天津规模最大的玻璃器皿制造厂,资本达50000元。1941年3月,克明料器厂更名为天津克明诚记料器厂,为郭润庭所控股。由于他灵活敏锐的经营意识和集贤纳才的用人方式,使得克明诚记料器厂日益兴旺昌盛。据档案记载,1942年克明料器厂生产瓶子250000打,轧力玻璃杯11480打,磨花玻璃杯1540打,电灯罩1300打,油灯14400打,料碟270打,贡碟2700打。从业者150人,其中普通机工和徒弟100人。在工厂规模方面,机械房有5个,拥有轧力机、吹瓶机、磨活机、烧口机等机器设备,并设立3个分厂制造厂。其中制造厂是16间铝顶革棚,机器房是3间砖瓦房,材料库是8间铝顶革棚,制品库是8间铝顶棚,账房是4间砖灰房,宿舍是12间砖灰房,模具房是6间砖灰房,模具修造房是2间砖灰房。分厂制造厂有48间铝顶革棚,材料制品库有12间砖灰房,宿舍有10间砖灰房,账房有3间砖灰房,模具房1间,厂房面积已达1561平方米。


为送同业各厂需用开滦块煤数量事与天津特别市工厂联合会的往来函件(克明料器厂)

年代:1943-10-6 (天津市档案馆馆藏)


1933年8月,《大公报》记者对平津玻璃工业的调查显示:当时天津共有玻璃厂10余家,主要分布于北营门及南市一带,但玻璃厂的出品及设备大多雷同。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郭润庭坚持不断创新,追求独特的发展理念,始终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使产品处处别具匠心。

连最普通的化妆品包装瓶,郭润庭也费了一番心思。他认为,化妆品特别是高级化妆品属于一种奢侈消费品,化妆品瓶必须有所“讲究”,不仅要有使用价值,而且要有观赏价值,造型要美观,色调要漂亮。在技术人员精心设计下,克明料器厂生产出了油玉、白瓷、葱心绿、黄、粉等多种颜色的雪花膏瓶。当时玻璃着色是一项关键技术,别的料器厂是难以做到的,很快克明厂就凭借五颜六色的雪花膏瓶垄断了天津市场。又如,克明厂生产的玻璃口杯也与众不同,总是在口杯上加工磨花后,才出厂销售。当时市面上磨花口杯稀少,克明厂的产品再次受到顾客的喜爱,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克明料器厂不断创新研发、生产新产品,始终以独具特色的产品屹立于天津玻璃器皿市场,也让同行厂家难以望其项背。

民国时期天津生产的“白玉霜”化妆品瓶子

如果没有技术人才,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的创新与特色便无从谈起,克明料器厂也就难以立足和发展。郭润庭为了吸纳高级人才,获得先进技术,颇费心思。岳砚田是精于玻璃熔窑和配料技术的高级技师,郭润庭为了让他安心为厂服务,不仅拉他入股,给予高薪,还送他公司股份,委以重任。由岳砚田全权负责工厂技术监督与指导,凡事都跟他商量,唯恐有招待不周之处。不仅对岳砚田如此,凡是能干的和有技术的员工,郭润庭都以礼相待。

郭润庭非常重视和爱惜人才,用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人才。有一次,东北某厂打算高薪挖走克明厂的一位青年人才,郭润庭闻讯后当即找到这位员工,一面积极劝说挽留,答应给他提高薪资待遇;一面四处张罗给他找对象,出资帮他完婚,给予多方面的生活关照。这位青年员工深受感动,终于留了下来。一时间在社会上被传为美谈。克明厂在追求“创新”与“特色”道路上不断进步,这是克明料器厂能够发展壮大的关键原因。





7月29日开始 

每周一到周五

早间7点首播,晚间19点重播 

FM91.1 AM1386 

天津生活广播“城市记忆”节目

陆续推出新系列:

“文献里的天津”第六季

节目聚焦《天津科技史》

2024年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新专题:天津科技史故事开播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海河之畔的天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不断创造着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发起挑战和冲击,

用他们的科学精神书写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


本季目录
“天津科技史”即将播出


开篇

访谈:天津同样也是一座“科技之城”

01

李鸿章与西方医疗技术引进

02

热河路24号的妇产医院

03

庚子北仓之战与军事科技

04

北疆博物院与中国古生物研究

05

从蓟县剖面到国家地质公园

06

张相文创办中国地学会

07

冯叔捷对科技教育的贡献

08

近代水利科学开拓者李书田

09

中国染整行业开拓者曹典环

10

张克忠与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武清才子邰光谟的科普活动

12

我的父亲梁思礼

13

天津的三位回族医药学名家

14

“不停电的”法商发电厂

15

中天电机厂与中国通信科技

16

近代天津的收音机工业

17

永利:制碱工业的突破与辉煌

18

南京永利铔厂的“天津元素”

19

近代天津的玻璃制造

20

以技术求质量的寿丰面粉公司


-征稿邮箱-

baoduyu@sina.com


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天津生活广播“城市记忆”节目






END



《城市记忆》节目组出品

转载须注明来源城市记忆故事
(ID:chengshijiyiradio)

关于城市记忆故事
    天津生活广播《城市记忆》
    播出频率:FM91.1 AM1386
    播出:每周一到周五 7:00首播、 19:00重播
    手机收听:津云、万视达APP,万视达小程序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