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馆忆之广智馆寻纪——“广智”馆名有内涵

文化   2024-09-24 20:30   天津  

原载《今晚报》2024年7月31日第19版今晚·副刊

  自19世纪中叶起,游欧的华人在游历文字中多有关于博物馆的记载,而名称不尽相同,如:“集字院”“集古院”“积骨楼”“集新院”“积新宫”“军器楼”“军器库”“万物楼”,多种译名,不一而足。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博物馆”一词开始高频率地被采用。从大趋势来看,至20世纪初期,博物馆的命名由随意性翻译的“各表其义”,向统一化、规范化的“博物馆”三字逐渐发展,并得到普遍认可。


  天津广智馆作为近代天津较早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名字却是逆历史潮流的,偏偏抛弃已被公众接受的“博物馆”不用,而取名“广智馆”,这其中的深意值得思考。

  “广智”一词,源于近代思想家严复。1895年,他在《原强》中呼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唯是使三者诚进,则其治标而标立;三者不进,则其标虽治,终亦无功;此舍本言标者之所以为无当也。”由此,“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为近代启蒙思想,深入人心。至20世纪初叶,“增广智识”“以广智识”“广智顾问”之类的语言常能见诸报端。天津广智馆的宗旨“广开民智”就是来源于此。

上海广智书局广告

  另外,当时各地还出现过许多以“广智”命名的机构。如:在山东有广智院、在广东有《广智报》、在南昌有广智书庄、在浙江嘉善县有广智学会、在上海有广智书局和广智女塾、在天津还有广智小说会。其中以上海的广智书局最为著名。广智书局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一家以发行翻译著作为主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新学术、新思想的著作。可见,“广智”二字在当时社会上风靡一时。

  “开民智”的思想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社会公共事业,特别是博物馆理论也极为契合。而对比“博物馆”与“广智院”,“博”与“广”也好,“馆”与“院”也罢均为同义词,核心区别是在“物”与“智”上。1930年的《天津广智馆特刊》中收录王文光《天津广智馆建设与纲领》一文,开篇即解释了馆名内涵:“馆名广智,智者知也。惟人所当知者无穷,而使知之法不一。广智馆者,聚文物之精华、百工之事业于一处,所供社会民众实际之观察,作比较之研究,以求一般文化之进步,物质之发展,此社会所以需要此类之馆院也。”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机构名称,还是展览内容,天津广智馆的关注点从“物”(具体物)转移到了“智”(知识、思想与精神)上,这才是“广智馆”取名的核心要义。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