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故园的肠粉II蔡宗城

文化   2024-12-06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故园的肠粉

蔡宗城



细个阵父亲会给我买肠粉。在我放学回家后,他从夜宵摊里打包带走,连同绿豆糖水或者豆腐花。故乡人爱吃,夜宵摊是那里一天中最热闹的地方。


我那时吃的是广式肠粉。店员抽屉式拉肠,在肠粉上码料,推进蒸箱蒸熟再推出,最后淋上酱汁,一盘香喷喷的肠粉很快就端在手边。据说优质的肠粉米浆都是现磨的,籼米和粳米比例、陈米和新米比例,包括米水比都有讲究。最早在早餐摊上有窝篮拉肠,后来有流行于茶楼食肆的布拉肠,发展到现在,抽屉式拉肠最为普遍。


在广东,肠粉主要分为广式肠粉和潮汕肠粉。广式肠粉分为潮州肠粉、云浮肠粉,粉皮爽滑,淋酱油。潮汕肠粉分为汕头肠粉、潮州肠粉、普宁肠粉等,粉皮Q韧,淋卤汁。广式肠粉侧重吃粉皮,潮汕肠粉侧重吃馅料。我家附近就有一家肠粉铺,它不是专卖肠粉,而是广东常见的大排档,卖肠粉、牛腩粉、豆腐花、芝麻糊。小时候我喜欢吃肉末肠粉和猪肠粉,“猪肠粉”因其形似猪肠而得名。作家劳逸风在《老广州》里曾介绍广州西关的风味小食卷粉与马蹄糕,其中的卷粉原名就是猪肠粉。


肉末肠粉的佐料经常是猪肉。有经验的肠粉师傅不仅对粉条原材料讲究,对猪肉的新鲜感也很在意。譬如在潮汕民间,当地人会笼统地分为外地猪和本地猪,并相信本地猪更肥、更香。而在广州的菜市场挑选猪肉时,肠粉店长需要用触觉和嗅觉来感受肉质和新鲜度,秘诀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摸、掐、嗅、看、尝。



在潮汕地区,普宁肠粉很有名,它是改革开放初从广州传到普宁的,经过演变,发展出当地自己的风味。普宁肠粉属于包裹型肠粉,你可以在里面加肉末、青菜、鸡蛋、海鲜、牛肉等食材,洒上炸蒜或卤汁,或者潮汕流行的沙茶酱、芝麻酱和花生酱。


在广州,六记肠粉比较有名。这种肠粉会在肠粉里包牛肉、猪肝或者虾仁,柔顺有米香,蘸酱油吃,香甜可口。除此之外,荔湾芳村的“窝篮拉肠”、小洲村瀛贤八街 的“品潮”汕头肠粉、赤岗的咖啡肠粉店,还有海珠区后滘村村巴起点站三叉路口那家肠粉店,都可以作为肠粉爱好者的备选。


我在广东待了十七年。十七岁那年,高考结束,我北上读书,一年只回两次家。


在我的故乡生活里,肠粉很常见,就因为太常见了,如果不仔细回想,我一度没有想到它会值得书写。就如同我父母的记忆、故乡人经历的事情,其实很重,但经常过着,过着,他们就淡忘了,觉得不值得书写。肠粉是小事,荔枝、龙眼、牛腩粉,也是小事,只不过,没有这些“风味”,似我这般南方人的记忆,总归失去了许多味道。


当我北上,在异乡听到陌生人讲粤语,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TVB剧,无人维护的法租界建筑和一排排茶餐厅、烧烤店、肠粉铺子,也想起了那里的树木、空气、泥土、河流。故乡种种,成为流淌在我体内的另一种血液,像是阿多尼斯所说的另一种光明,是在我面对自己内心的黑暗和外部的黑暗时,把我照亮的光明。



去到上海后,我重新寻找肠粉的味道,进到肠粉店,犹如短暂回到故乡。上海襄阳南路有一家“香港池记肠粉王”,那家店属于港式装潢,没有排号系统,门口排队,进去就点单,人多了会拼桌。那家店有香煎牛肉饼、混酱蒸肠粉、黄灯椒蒸滑鸡饭、香煎萝卜糕、星洲墨鱼胶酿油条、豉汁虎皮凤爪印等,我比较喜欢他家的鲜虾肠粉和混酱蒸肠粉,脆皮百花肠粉也好吃,在那吃肠粉,可以蘸点广式蒜蓉辣椒酱和喼汁(上海叫辣酱油),配一碗金牌艇仔粥。


上海还有一些肠粉店,比如只卖一种肠粉的潮兴肠粉店,店如其名,做的是潮汕肠粉,汤汁很多,加骨汤熬煮,勾芡,汤汁味道鲜醇。还有家“潮食记·肠粉·粿条面”由一对汕头夫妇经营,招牌是鲜牛肉石磨肠粉配沙茶酱。我在北方吃过很多肠粉,最留恋的还是故园的风味。只是,当我返乡时,童年时父亲等待的肠粉铺子,如今已换了店面,我的父亲,也已经从那个比我高比我壮要守护家庭的大人,变成一个沉默的老人。2019年秋天,他得了一场大病,顿时老了许多。


2019年秋天,父亲被诊断出鼻咽癌,母亲告诉我的,她转告说父亲劝我不用回来,我不听,第二天就抵达父亲所在的医院,父亲说:“你回来也没什么用。”


在病床前,我想起初中时的一件小事。初三那一年,我生了场病。那夜我从学校翻屋,嗓子有点涩,我早早睡觉,到夜麻麻,突然扁桃体发炎,大半夜疼地我惊起。喉咙好像被掐住,有人往我嘴里灌红蚂蚁,我很想讲话,但每讲一句话,都很费力。


“我会死嘛?”当时我心里唸,我奋力整出动静,惊醒父母。那天深夜,他们赶忙送我去附近一家医院,街道空荡荡,没有的士,没有摩托佬,只有狗吠。父亲背起我,和母亲快步行进,幸好海北路十字路口边有家医院。我躺在白色的床上,对着天花板和白色的灯光,我没讲话,手臂被针孔刺入,护士走来走去。那所医院比较正规,护士水平凑合,一针就搞掂。有一次我被家人带去一个私人诊所,那护士像玩票的,扎了我几针。我被送到医院的时候是凌晨三点,同我一间病房的,记得是一个老头,一位青年,具体面目已记不清。那天我的记忆是黑白交织的,起初是一片黑夜,后来是无边无际的白,皮肤、衣服、房间、灯光等,好像都是白的,我闻到药水味,闻到老人和病人的气息,旁边床的人在拉家常,垃圾篓里,都是皱皱的餐纸。


我忍不住睡觉。再睁开眼时,天光光,母亲坐在凳子上,还没醒。大约过了一个钟头,我回家了。父亲已经买了牛奶和肠粉,自己坐在沙发上看央视新闻。


我父亲得的是鼻咽癌中期,哥哥说,中期在鼻咽癌里治愈几率较高,80%左右,整个治疗流程大约花费20万到25万,父亲有农村医保,可以报销50%。全身癌细胞检查报告显示:肺部没有肿瘤,基本排除肠癌肺转移。也就是说,父亲专心治疗鼻咽癌即可。这让我在回去前松了口气,尽管我那天其实经历了心情的过山车,因为刚发表了一篇小说,转头就收到父亲患癌的消息,往常听到癌症都与死亡有关,从电话得知后难免提心吊胆。后来才知道癌症其实很普遍,治疗过程很痛苦。后来,母亲给我上传了父亲光头的照片,皮肤黝黑,身形清癯,那之后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要放疗。


记得回家那天,阳光普照,往常出站口,父亲和母亲都会笑着等候我,那天并没有,我一个人打车回了家。也是一个人去买肠粉。今年,我看到一个关于肠粉的悲伤笑话。一个网友说:“我楼下开了二十年的‘坚强肠粉’也在疫情中无法坚强,关门了。”


我笑了笑,合上手机,决定下楼吃肠粉。


作者简介

念一,南方人士,白天做工,晚上写作,一个渴望闲散的打工族,正计划闯荡世界。曾获青年文学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作品散见于《西湖》《野草》《山花》《SIX TONE》等平台。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暨首届“长江之声”诗歌朗诵征稿大赛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