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寻找父辈的足迹II张俊清

文化   2024-12-09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寻找父辈的足迹

张俊清



生在北方的我,却对海南有一种无以言说的迷恋,当我走过了海南的各大景点黎苗村寨,我的心愈发沉醉而迷茫,今日之海南是我儿时梦想中的海南吗?而今天,我确确实实在海南的大街小巷漫步闲游。


那一天早上,在海南黎苗族自治县庄园豪庄小区,我们合唱团的大拐老弟,推着母亲去七仙广场,我们有了几句简单对话后,看着他推着老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有了一个隐隐的酸楚,我想起了我的父母,要是他们俩活到现在,我把他们接到海南旧地重游多好呀。恍惚中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当年父亲参军打海南的地方在哪儿那,我再也不能耽搁了,我一定要到当年父亲解放海南岛的地方去寻梦,去寻找父辈的足迹。


我的父亲1930年出生在东北一个小村落,母亲1927年出生。父母结婚那年是1947年,父亲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那时的母亲在家念完了小学,1952年我的母亲接到了一封,从海南寄给她的信,信是父亲写来的。母亲便不顾家人的劝说,拿着那封信从东北出发,一路费尽了周折,乘汽车、火车和轮船,吃尽了苦头,历时二十余天来到了海南岛。1953年我出生了,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我们在一个小县城有了安心的家。小时候,父亲是很少跟我们兄妹交流的,因为他太敬业了,一个不大的官,整天披着星星上班带着月亮回家。母亲因抚养我们几个,便辞去了工作。那时候母亲曾多次讲起她去海南岛的事,虽然是只言片语,我对海南便有了深深的记忆,从母亲自豪的讲述中,我对海南岛有了向往,但贪玩的我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今天我才感到,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呀,当年父亲打到海南岛,是在什么地方登陆的,又住在了什么地方,母亲当年来过的海南岛,是什么县什么村屯,我今天一概不晓得,愧疚感复活了我的心痛。尽管这样,我还是要出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当年父辈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



临高县解放公园,位于临高县西北角,是为纪念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筹建的,公园建在琼州海峡的南侧,站在临高公园门前,北侧便是一望无际的苍茫海水,那天正是退潮的时候,海岸边裸露出了凹凸有致的石块,海面上风平浪静,海鸥在海岸边自由的翱翔。而我的心却难以平静,这就是当年我的父辈渡海登陆的地方吗?那怎不见乘风破浪的木船和滚滚的硝烟,怎听不到炮火轰鸣的枪炮声?眼前看到的,却是万里晴空和遥遥相望的碧海连天。


公园左侧的纪念馆是临高角解放公园主体建筑,纪念馆共计三十多个多媒体场景,分为历史背景、琼崖纵队、大练兵、木船打军舰等。馆里还展出了近百张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战的历史图片,有解放军当年的军衣、军帽、军鞋、电台木船模型、敌机模型等展品近百件,纪念馆采用了声、光、电、影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及实景缩微多种高科技手段,全景式的立体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国民党军舰的战争奇迹。


从解说员的讲解中我了解到, 海南岛战役正式打响前,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正式向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解放琼崖的命令” 以此,解放海南战役从1950年3月5日,拉开了帷幕。解放海南大军分别在,文昌临高澄迈琼山四次成功潜渡海南,于4月16日19时开始实施总攻, 4月16日黄昏,第40军6个团第43军2个团分别乘381只帆船,从雷州半岛启渡。一时间,汹涌的海面上千帆竞发、桅杆如林,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8个团主力大规模向海南岛挺进。


4月17日凌晨3点钟,人民解放军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大举登陆,四十军6 个团,18700 多人在临高角登陆。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和在海南岛的国民党军军队,展开了战斗, 国民党军队倚仗着10万余人兵力,以及海军的舰队、舰艇,空军的飞机等实力,组成了环岛立体防御体系, 顽强扺抗。


此时,我军的战士毫无遮拦的暴露在海面上, 他们却个个如 “水中蛟龙”和敌人顽强拼杀, 敌方的子弹雨点似地落在船队前方的海面上,4架飞机在船队上空不住地盘旋,密集地投下炸弹。一时间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飞机投下一枚枚炮弹, 在海域中掀起了冲天巨浪,一场残酷的抢滩登陆战开始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指战员们全然不顾生死,使尽全身力气划桨、摇橹,全力向海岸线猛扑过去,同时一部分船只用迫击炮和重机枪向岸上的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掩护战友抢滩登陆。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顽強地,冲破了海峡封锁线,越过战壕,剪断铁网炸毁碉堡,成功地摧毁了被国民党称之为固若金汤的海陆空立体防线,充分表现出了我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然而,这场所可歌可泣战役,无不写满了战士们摧人泪下的惨痛,琼洲海峡的海水,蕴含了我们多少战友的鲜血。第43军127师的3只护航船,在琼州海峡与敌人的3艘兵舰血战了3个多小时,保证了团主力船队顺利通过海面胜利登陆。在这场战斗中,4号护航船的18名战士全部牺牲,5号船的15名战士仅一人生还,6号船的15名战士有7人幸存,他们的木船,船头被打碎了,桅杆断了,船篷也没有了,鲜红的血水染红了海面随波漂荡。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黄长轩是解放海南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官员, 他和许许多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一样,长眠在海南这片热土上。我们的战士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概,再现了他们在解放海南战役中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壮举。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邓华写进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得到了毛泽东的亲笔批示:“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 那天我是含着热泪走出纪念馆的。


纪念馆偏东南方向, 有一座百年灯塔,是海南最古老的灯塔。站在塔下我看到,它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园1893年)由法国人建造,塔身为钢质圆简体结构,塔高20多米,塔顶设有灯器,射程可达18海里。百余年来,临高角百年灯塔一直是船舶进出琼州海峡的重要助航标志,解放海南战役中百年灯塔成了战士们心中永不灭的灯火, 是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源动力, 可以说它也为海南解放立下不可磨灭战功, 它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历史,它目睹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战火硝烟。如今, 临高角百年灯塔被国际航标协会,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名册,是著名的国际航标。


看完灯塔我缓慢地走向了两座设计独特的烈士纪念碑前, 远远望去纪念碑碑体呈一座船形,昂首的船头,两侧面为飘动的旗帜,有木船、旗帜、海浪和台阶等元素构成。总体构思为渡海战士在战旗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向前缩影。纪念碑的碑座两面是四十军四十三军牺牲的烈士的英名, 工工整整地镌刻在石碑上,纪念碑朝向大陆家乡方向。


纪念碑的正北有一座高大的热血丰碑石像,我随着人流走向了那座气势雄伟,造型巨大的石碑。这是以两名战士胜利呐喊的人身组体石像。石像的正面,是江泽民主席书写的:军民共筑业写丰碑,解放海南业绩永存的16个大字。这个丰碑的建设,是海南人民和共青团自愿捐款了五百多万元修建的, 如今虽然沧海横流物是人非, 但海南人民沒有忘记那些为祖国的荣光而牺牲的先烈, 海南人民是敬重英雄不忘记历史的民族。这高大挺拔的丰碑,就是他们緬怀英雄的见证, 这无语的丰碑永远会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让人们心存感恩,感受祖国的強大与美好。


作者简介


张俊清,散文评论家,歌手,客串主持人。网名:玉树临青。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关东美文大庆编辑部主编,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有自己的文学平台《中国散文精典》,大庆新疆舞学会会长,退休干部。

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散见《中国作家》《读者》《小小说选刊》《天津文学》《散文选刊》《武汉文学》《诗刊》《诗歌月刊》《绿风》《海外文汇》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黎明雨丝》,《一座城和一汪汪湖》。诗集《没有季节的河流》《一张城市的名片》抒情诗《蓝色的火焰》等七本文集。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暨首届“长江之声”诗歌朗诵征稿大赛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