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顺德区跨学科主题说课比赛——《寻时光足迹,见成长步伐——年、月、日的秘密》

教育   2024-08-01 08:09   广东  

梅锦芬 曾获顺德区学科优秀教师、顺德区第三批教坛新秀、均安镇骨干教师、均安镇“十大教学标兵”等称号,曾在顺德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比赛获二等奖;顺德区小学数学命题设计、创新作业设计均获一等奖;顺德区小学数学最美板书设计二等奖;佛山市互动型微课二等奖;顺德区中小学线上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课例;均安镇小学数学说课比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获2021年广东省“我劳动,我快乐”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一等奖;“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广东省三等奖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寻时光足迹,见成长步伐

——《年、月、日的秘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


核心素养:时间量感、应用意识、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数据意识、创新意识

核心主题:综合与实践部分——跨学科(信息技术、科学、历史、地理)的主题活动设计

问题驱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一共经历了多少天?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对《年、月、日的秘密》作课前说课。

一、说课标

跨学科的实践和探索是新课标中重点强调的一个方面,集中体现在“综合与实践”领域。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应用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年、月、日的秘密》是属于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式学习活动,课标对此作了以下的相应要求。本主题的学习可以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较为零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二、说主题

今年全国两会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恰逢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我将在此背景下,设计了以下4个学习活动:

纵览整个主题活动设计,我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价值,培养国家情怀,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活动经验,落实核心素养。

三、说学情

1. 共性学情:

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我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1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相同”等共性学情,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合作学习能力,因此这节课的基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上。

2. 个性学情:

但学生对于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二月的天数不固定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判定及规律较为模糊,课堂中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引领学生观察和总结。

四、说目标和重难点

(一)说目标

在了解学情后,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通过与信息技术、科学、地理、历史学科的融合,以解决真实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月、小月、二月以及平年、闰年的知识;结合互联网+技术,感受大数据揭示规律的便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量感和推理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以年历为载体,观察、比较、分类、验证、计算等学习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初步学会质疑、学会严谨而有条理地思考,发展数据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将数学问题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年月日”的规律,了解年月日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年月日产生的背景。

教学难点:

在跨学科融合中,推理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建立时间单位的模型,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

解决措施: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于是我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AI、小程序,科学探究验证规律,从而突破重难点。

五、说资源

因此在开展高效的智慧课堂学习时,我将为学生提供以下的学习支架:

1.  年历表 ,直观探寻新知

2. 教育云平台(教师端、学生端),创设智慧教育环境

3. 视频(微课),跨界拓展视野

4. 互动小程序,激发学习内驱力

六、说教学设计

本课将顺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趋势,将数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围绕核心问题分解了4个子问题,“引”、“领”学生采用“探”究性活动的方式,感“悟”知识的迁移,优化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模式,实现学科“育”人,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七、说教学过程

(一)关注国事,“引”出问题

1.课前播放视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

2.学生畅谈感想,适时追问:“新中国从成立到今年的10月1日已经有75周年了,你知道一共经历了是多少天吗?”(引出驱动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达成以下的共识:我们可以把计算75周年这么长的时间转化成较短的时间。

师:这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从而把驱动问题转化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一年有多少天?”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时事,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科技“领”航,自主建构

1.布疑激趣,铺设台阶

考虑到学生学习力生长点不同,我将利用平板和教育云平台,以“一个月可能有多少天?”这个问题为起点,通过平台收集学生的答案,并由系统自动做出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顺势让学生观察并记录2023年和2024年每个月的天数,系统将会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过程性的激励评价。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发现:这两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2023年的2月是28天,2024年的2月是29天。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年历表,在学生汇报小结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3.观察年历,验证规律

师: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小眼睛,找到了2023年和2024年每个月的天数有这样的规律,那其他的年份是不是也有这规律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

同桌合作,运用“观察年历”小程序,输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年份,将每个月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全班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借助“万年历”验证规律,大量的年份数据会迅速上传呈现在大屏幕上,助力了学生更加客观地观察、对比,数据背后的秘密,大数据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生生互动,分辨大小月

在探索规律后,顺势小结: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月。

师追问:怎么分辨大小月?

学生自由发言,再通过微课小视频,介绍常用的分辨大小月的方法。比如:拳头法、口诀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我将通过Flash投篮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区分大小月的练习任务,AI也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价。

(一)“探”究规律,释疑解惑

1.观察二月,探究闰年规律

师:在了解了大小月后,还剩下特殊的二月,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数总在变化,它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后,在合作验证,出示活动要求:

借助“观察二月”的小程序游戏,以抢答翻牌的形式,来揭晓1949—2019年这连续的70年二月的天数,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从无序到有序的探究,“数学+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师生小结:当2月有28天的年份称为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称为闰年。

继续借助小游戏中的神器“四年圈”,轻松理解“四年一闰”的含义。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作为课后拓展。

师追问:2026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28呢?

学生的想法是多样的,只要合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检验学生对“四年一闰”的含义的理解。

2.追根溯源,厚植文化

在探究验证后,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呢?

(2)为什么有些年份2月份是29天,有些年份2月份是28天呢?

(3)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呢?

为了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我们不妨将学生拉回到历史的起点。于是播放历史视频《公历的故事》,解决学生的疑惑。

【设计意图】:“数学+历史”,让学生不仅理解年、月、日的产生,也能体会到人文科学和历史文化交互作用的有机融合,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回归数学,感“悟”提升

1.一年有多少天?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一年有多少天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算法:

【设计意图】:小组汇报交流中,我将引导学生对比联系,勾连算法,体会运算本质的一致性,通过优化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唤醒学生的高阶思维。并借助“数学+科学+地理”跨学科知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感受“年、月、日”的时长,促进学生感悟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

2.回归驱动问题: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一共经历了多少天?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可能有学生通过观察年历表,会发现在这75周年来,有19个闰年,于是在75个平年的基础上加上闰年多出的19天。365×75+19=?这个计算数据有点大,学生没有学过,此时AI适时出现,帮忙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学习乐趣。

(五)串联结构,学科育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的“年、月、日”是什么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时间单位为主题串联了学生的旧知与新学,让学生抽离出时间单位的模型,利用模型,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

最后我将带领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历程,尽情畅想自己未来的梦想与抱负,为实现中国梦,留下美好的遐想。

练习设计

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纠正认知偏差,我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融入适时的练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把课堂互动引向更高层次。

八、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以AI系统中的数据反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评价,并在课后借助量表进行自评、他评、师评,多维多元评价方式贯穿始终,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九、教学创新点

本节课立足学生学习力的生长,开展跨学科互动式探究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高效智慧课堂,有效促进学生“四基”“四能”的发展,真正实现学科育人。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