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话语:艺术表达与美学建构
第三届美学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
9月28日,第三届美学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华美学学会和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承办。会议以“语言&话语:艺术表达与美学建构”为主题,共设3个单元,12位嘉宾进行发言。
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J101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深圳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的数十位美学、艺术学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参加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全国美学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发起,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探索美学与艺术的交流机制,在实践、研究和教育层面搭建两个学科的对话平台,双向促进学科建设。本次研讨会以“语言与话语:艺术表达与美学建构”为主题,分艺术语言法则研究、美学话语范式研究、意义互动语境研究三个单元,主要着力于美学及艺术学的语言研究和话语建构,希望在一种开放多元的交互关系中推动学科系统的拓展。
研讨会广泛邀请了美学、美术与书法、音乐、戏剧与影视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学者与会,对于我们的学科建设无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今天的研讨会正是对于美学、艺术学“三大体系”构建的探索。希望我们的师生与来自各相关高校院系、各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专家们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与切磋,筑牢学科高地、优化学科结构,创新学术话语和学术表达,进而,不断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致辞
研讨会主办方代表、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回顾了研讨会的举办历程和中华美学学会的发展过程,指出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怎么处理美学与艺术的关系。美学如何需要艺术、依托艺术,在艺术的研究中得到发展,同时艺术又是如何需要美学,要研究各门类艺术间的关系,不同艺术的特殊性质和各门类艺术的共同本性,也就是说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主持开幕式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谢璇、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易玲、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艺术与人文学院公共课部主任陈丽华、艺术与人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田春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嘉宾合影留念
第一单元议题:“艺术语言法则研究”
开幕式后进行第一单元议题“艺术语言法则研究”,该单元着重讨论美学、艺术的语言结构和媒介交融,由蒋文博主任主持,高建平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事业部主任蒋文博
担任第一单元主持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彭锋作了题为《之间与之外——关于中国艺术的一种结构主义分析》的发言。彭锋教授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背景,探讨其与中国艺术和传统美学之间的关系。他首先作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分析,总结出“之间-意象”的二元论,进而引出齐白石等案例来阐释“似与不似之间”。他将该议题分为几个维度,通过对绘画类型、园林类型、音乐类型、戏剧类型进行分析,探究媒介和题材的双重超越和极端表达。在最后总结中,他发现中国艺术和传统美学中有两个元素——甲和乙,而且无论这两个元素是什么,他们都呈互补的状态,若无对方则无法构成艺术。他再次重申为什么需要两个对称和牵制的艺术,让它们相互争执、僵持不下,就是为了指向第三种艺术——丙。甲乙丙都可以替换成不同内容的艺术语言,如题材、媒介、作品与表演等。那么,这就形成了以甲和乙代表艺术“之间”,由丙代表艺术“之外”的中国艺术的结构模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博导陈岸瑛以《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为题,首先指出了朱光潜曾批评表现论美学忽视了媒介的作用。
他引用克罗齐的表现论,强调了表现是从语言学借用的概念,进而他阐释了“质料(matter)”与“形式(form)”两个关键词。在朱光潜对克罗齐的两则批评中,他认为朱光潜先生还有未进行的语言学研究,继而他提出流行的表现说到克罗齐的表现说,再到朱光潜的表现说的形式演变。通过分析表现说的更迭,他追问什么是朱光潜理解的媒介?沿着这一思路出发,他进一步检视了物质媒介在构成艺术基本语汇中的作用,提出第一媒介(物质媒介)与第二媒介(艺术语汇、艺术形式)互相融合与区隔的理论。他认为表意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专属物质媒介(第一媒介)与专属艺术语汇(第二媒介),在虚拟媒介出现之前,后者依赖于前者。第二媒介是艺术的一阶形式,与题材、主题等内容结合过程中产生二阶形式(form)。与内容(content)结合的二阶形式,是为朱光潜所谓的“意象”(image)。最后他强调被忽视的物质媒介的独立性,第一媒介自身也能构成艺术语汇,也在形成“意象”中发挥作用。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导李心峰以《艺术的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为题进行发言。首先,李心峰教授重申了“对象语言(对象艺术)”和“元语言(元艺术)”的概念。首先他以马蒂斯的《舞蹈》和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为切入点,分析其中表现出元艺术的现象。其次,他认为在《只此青绿》的电影作品中,绘画、舞蹈与电影构成了一种多元的共生关系,对于本身已经具有元艺术的作品,更产生了一种“元-元艺术”的现象。元艺术概念的阐释有效性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运用“元艺术”进行概念分析、评价艺术作品,让这个概念成为一个有效的阐释途径、分析工具?他认为可以将语言学方法论中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这一对概念引用到艺术评价和分析当中,这样有助于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以及作品中产生的问题。最后,他强调所有元语言最后目标不是为了艺术本身的自我指涉,作为自己本身的目的,它最重要的艺术原理仍然是艺术与现实、艺术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才是艺术的第一原理。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担任第一单元评议人
三位专家发言后,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导高建平对以上发言做出相应评议。
第二单元议题:“美学话语范式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宋伟担任第二单元主持人
随后进行第二单元议题“美学话语范式研究”,该单元深入阐发美学、艺术的话语表达和范式建构,由宋伟教授主持,王廷信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导高建平的题目为:《崇高:一个艺术概念还是自然概念?》。高建平教授以“崇高”作为关键词,用词源学的方法论来追溯“崇高”一词的概念起源。高建平教授指出,谈论崇高的概念与崇高的现象,一共有两条历史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托名为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首次提出崇高(sublime)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在后世的演变和在美学领域起到作用的历史。第二条线索是根据今天已有的崇高概念,回溯历史所进行的现象整理。关于“崇高”的观念在欧洲语言中转向“自然”,分别得益于约翰·丹尼斯、夏夫茨伯里、约瑟夫·爱迪生三人游览阿尔卑斯山后所写的游记。至此,“崇高”才与山联系起来,被译为“崇高”。由此,“崇高”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主要与自然有关。他强调了从自然向人和艺术的转化,而这种自然转向人再转向艺术的过程,同样也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的推动有着巨大关联。他强调,自夏夫茨伯里、伯克到康德,“崇高”的名词化用法作为审美范畴得以确定,形成了美与崇高的二元对立模式。这种模式从英国到德国的跨越过程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性,即将崇高集中在自然之上,主要指自然物和自然界的崇高。直至20世纪,阿多诺和利奥塔等人论证现代的崇高和后现代的崇高,才将这个概念重新与艺术联系起来。他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推动文学和艺术走出了优美与壮美这种微小幅度的格调上的区分,将各种优秀的品格引入到了文学与艺术之中,这种转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崇高的。最后,他总结,当今时代在文学与艺术进入到新的存在环境中。如何以“崇高”介入其中,他提出美学家应该通过对话的方式对艺术评述。美学可以通过阐释艺术本质和定义的方式,给社会所需要的艺术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美学应回到一种批判的立场,在论争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海口经济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院长贾磊磊教授
海口经济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贾磊磊以《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建构问题》为题,进行发言。贾磊磊教授围绕体系研究的学术路径、思想体系的存在方式、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学术谱系的区位、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建构的适用域等四个维度进行演讲。他引用阿金、马克思、恩格斯和韦伯斯特的论著来阐释说明何为“思想体系”。他强调,尽管科学的体系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的属性,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研究对象与方法的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科学体系的评价标准。对于如何在相似学科体系之间建立评价的可通约性,进而避免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之间彼此抵消,或是相互冲突。这对于中国电影思想体系的建构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二个维度他从人文社科的思想体系、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体系和美学体系的范式与构架等几方面,探究如何建构完备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第三个维度中,他立足于中国电影美学的多维视角,依托国家科学体系的三大支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学位管理分类和学科发展建构,探索中国电影美学的学科建立。最后一个维度中,他提出了中国电影美学建构其自身本体论范畴中的核心概念,其中就包括光影、影戏与影意。光影论对应电影的起源与演变、影戏论对应中国文化的光影传奇、影意论对应中国电影美学的核心概念。最后他总结,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框架里,中国电影美学虽然有着其独特的定位,但中国电影美学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涉及与其他国家电影美学比较问题,与中国文化传统对电影美学的历史影响问题,与电影性之间关系的根本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蒲方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导蒲方作了题为《新中国音乐美学思维建立的历史观照》的发言。蒲方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新中国音乐史的十个精彩瞬间,以“时代性”“大众性”“历史性”为关键词,对新中国音乐史进行历史速读和多层面的音乐观察。首先,她提出新中国音乐史十个精彩瞬间体现在其“初溯时期(旧新专替)”和“转型时期(提纯与重塑-国际)”,其中初溯时期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以下四个方面,歌唱祖国、凤凰展翅、十年成就、歌舞史诗。她概括了中国音乐的基本概貌,梳理出20世纪之前音乐在中国文化的“存在”,继而引出20世纪中传统音乐各种形式的继续发展和形态变化。她用新中国至今的音乐作为回顾,作为新中国音乐美学的转型时期案例。转型时期分为以下六个角度,百花争艳、古乐重响、甜蜜的歌、卧虎藏龙、难忘今宵、节日交响。同时,她提出音乐的特殊性的体现,这是一种提供了解读时代风尚的新语汇,具有多元性、多民族、多地域的特色风貌,同时也具有国际性(世界性)、国际地位和国际视野的角度,也兼顾对革命性、革命历史(宣传)和故事性的回顾。最后,蒲方教授谈到,新中国音乐“美”的建立,是经历在新中国75年中国人民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中,人们不仅从饥饿贫穷走向富足小康,在文化精神上也有极大的飞跃。以音乐为例,供大众每日消费的音乐品种成千上万。所以,新中国大众音乐审美的逐步形成和美学思维的建立体现了现代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变化和成长,展现了中国音乐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担任第二单元评议人
三位专家发言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廷信对以上发言做出相应评议。
第三单元议题:“意义互动语境研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担任第三单元主持人
下午学术研讨会继续进行第三单元议题“意义互动语境研究”,该单元探讨美学与艺术之间的语境关系,通过艺术语言的互动,形成新的方法论。由陈岸瑛教授主持,李心峰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廷信以《面向实践的艺术传播学“三大体系”构建》为题,进行发言。王廷信教授首先指出,艺术传播学是由中国学者在西方传播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结合当时新媒介的兴起自主建立起来的。中国学界对艺术传播学的学科构建自20世纪80年代开启尝试期,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自觉构建期,21世纪进入井喷期。他认为,从艺术传播学已有的构建成果来看,源自西方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领域的学术话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少学者仍然停留在话语套用阶段,多数情况下是用已有的话语模式套解丰富多彩的艺术传播现象。他强调要克服这种困境,应面向艺术传播实践思考艺术传播学的“三大体系”。最后他总结,一个学科之所以成立,是概念的成立、命题的成立、范畴的成立。从实践领域去寻找、去总结、去提炼,它是一条途径,这条途径如果忽略掉,那么在建构艺术传播学的过程中,只能依靠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这样的理论。这些理论没有在传播的渠道上思考,它的概念指向也并不是艺术传播本身。对于如何把这些概念、范畴化解为艺术传播学本身,又能够起到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作用,这是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一些命题。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宋伟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宋伟作了题为《从“语言”到“话语”的当代艺术理解》的发言。宋伟教授首先强调了语言哲学转向之前,在语言概念中所指涉、实际存在的物之间建立了“是”,这样一个逻辑关联。他引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主义来重申对语言有效性的清理。其次,他提到在语言学转向之后,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形成,也就是开始考虑非实体性的、非对象性、非物体的概念和言说。他再而引用海德格尔的提问——非对象性思与言是如何可能的,这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他认为针对这个问题,他引用了罗蒂的思路。他解释到,罗蒂的意图是认为需要反对这种西方传统认识论或者说符合自然之物,指涉自然之物的思维方式。那么,这也就是说要把传统的符合认识论,主客二分或者主客符合的认识论传统彻底瓦解,主张后形而上学。最后,他谈到当代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这不仅宣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瓦解,同时也宣告了传统本体论艺术哲学、传统本质主义艺术理论的瓦解——形而上学美学或艺术哲学因之进入其终结阶段。福柯的知识权力论对从“语言”到“话语”的范式转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同时揭示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隐秘共谋关系,将指涉实在的语言概念作为一种与权力共谋的话语方式,拆解掉传统语言的逻辑实在性,敞开了阐释当代艺术的广阔空间,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艺术哲学反思提供了新的向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事业部主任蒋文博
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事业部主任兼《数字教育前沿(英文)》编辑部主任,编审,博导蒋文博以《智能、智慧与智障——艺术语言迭代与美学话语传播》为题,进行发言。他围绕“智能”、“智慧”与“智障”三个关键词,基于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聚焦艺术语言迭代与美学话语传播,讨论其语义生成、传播嬗变的新型特征及内在规律。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智能的假定”,主要涉及数字复制时代对于“智能”的假定,包括阐述数字虚拟人脑运行的结果(搁置原理)、以行为研究取代心智研究(名实趋同);二是关于“智慧的想象”,重点阐述了万物传感互联复活“智慧”的想象的一般性途径,包括依据知识谱系的考古(建立确实性)、对于理性范畴的超越(探寻可能性)等;三是关于“智障的悖论”,试图揭示人工智能语境隐含“智障”的悖论,建议重新考察智能的人工属性(本源之本源)、反思艺术传播的意义机制(虚拟之虚拟)。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在数字复制时代及AI语境中艺术实践与美学研究的建议性方案。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林侠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林侠以《中国美学与当下中国电影美学重建》为题,进行发言。陈林侠教授首先指出,数字化浪潮从创作、制片、储存、放映等全方面,深刻影响到电影基本的生存状态。如果说二十世纪世界电影面临重建的契机,那么中国电影尤其如此。对于阐释为什么要重建当下的中国电影美学,他认为一是数值化浪潮改变了电影基本的生存状态;二是西方电影美学陷入的世俗化危机,且在“世俗与神话”之间具有内在矛盾;三是西方电影理论缺乏电影叙事研究,如经典电影理论阶段(画框说与窗户说)、现代电影理论阶段(麦茨与“宏大理论”)、当代电影理论阶段(德勒兹与保罗·泽克)等;四是当下中国电影美学存在未完整性,如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五是中国美学具有全面进入叙事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从理论来看,叙事体内部完整;从实践来看,具有创新性的电影类型。那么,该如何重建当下的中国电影美学?他以“既有现状”和“基本原则”作为中国美学进入电影叙事的前提条件,紧接着提出了符合现代叙事的基本要求——“真实感”与“复杂性”。最后,他强调中国美学应当成为当下中国电影美学重建的重要资源,通过“叙事即抒情”“中国式情感”与“艺术形式”等三个维度有效介入中国电影的美学叙事,最终促成具有世界意义的电影美学发生。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程相占
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生态美学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程相占作了题为《生态美学与生态艺术学的良性互动》的发言。程相占教授首先指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态美学已经基本成型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公认。相比之下,生态艺术学的建构则刚刚开始,尚未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二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消极关系,而是积极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需要考虑如下问题:第一,考察美学观与艺术学观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当今社会现实,适当界定美学与艺术学的边界。第二,生态美学所秉持的美学观是审美活动论,是对于生态审美活动及其伴生的生态审美体验的研究。与此前的审美活动论相比,生态美学根据经典生态学定义而提出了身-心-境三元范式,从而将审美活动改进为审美互动。第三,生态美学与生态艺术学之间良性互动的焦点是对于生态艺术的审美研究。生态美学的建构一直停留在哲学思辨层面,一直对生态艺术活动关注不够,亟待全面系统地搜集研究世界各地的生态艺术和生态艺术展,从中提炼富有学理的美学问题,进而丰富和完善生态美学。他最后谈到,生态艺术学也应该借鉴生态美学的理论成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生态艺术及其参与构成的艺术生态,从而为生态艺术学构建提供可靠的理论资源。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胡斌以《“形式主义”在中国——另一种现代艺术话语关系史》为题,进行发言。胡斌教授从理论书写到日常生活再到具体的艺术研究,解释“形式主义”在中国语境下的广泛使用,并以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林风眠的艺术探索为具体案例,回溯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话语关系史。对于一度被称作“形式主义的祖师爷”的林风眠及其同人来说,形式主义是一个污名化的误读。就艺术而言,形式主义的定义和来源十分复杂,但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因现实语境的原因,逐渐被用作对“玩弄形式”的现代派的贬称,并和资产阶级相联系。而林风眠关于现代艺术形式探索的实践和“调和论”主张,在非此即彼的阵营划分中又易于被简单归类。溯源20世纪前期林风眠与形式主义的关系纠葛以及形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让我们得以窥探那潜藏于种种话语标签底下的艺术个案和现象的多维关系,并展开与之相关的艺术网络的再辨析。隐性的英国形式主义理论影响被遮蔽,显性的苏联形式主义批判渐渐大行其道,而所谓的形式主义阵营中的分化与转换亦因陷入政治的漩涡而未能厘清,由个案切入这段形式主义在中国的关系史,揭示出的是这些以往艺术史书写尚难洞察的面向。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担任第三单元评议人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导李心峰随后就以上发言作了相应评议。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主持闭幕式
下午17:30,研讨会进行了闭幕式,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教授主持。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进行学术总结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高建平对此次研讨会作学术总结。高建平教授谈到,此次会议的主题还是美学与艺术研究的关系问题。第一点,它是一个深入、相互渗透的关系,并不是以美学为一方,艺术为一方,两者要结合在一起去。第二点,关于体系建设,艺术研究的很多事物和美学是联系在一起的,要进行体系性提升,形成一些系统性思维。第三点,艺术和美学研究探索的路径——把美学艺术化,或者把艺术美学化。第四点,在美学与艺术之间寻找某些新话题,人工智能、关于语言和话语之争、关于媒介、关于物质性、关于历史、关于电影、关于形式主义,这些词语和概念都可以在美学与艺术之间寻找很多的新话题。最后,他表明一直要推动美学和艺术结合的目的。他不赞同要艺术学不要美学的观点,希望探索美学与艺术研究的关系,这样既可以推动美学向前发展,也可以推动艺术研究向前发展。
最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教授在闭幕式上对各位专家莅临广州美术学院、指导专业学科的建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宣布本次研讨会顺利闭幕。
End
文 案 | 高麟
排 版 | 陈萱
初 审 | 蒋文博 郭伟其
终 审 | 李易玲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