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学的海洋中,每一项突破性发现都是对知识边界的勇敢探索。AME旗下杂志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发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文章作者进行一系列深度访谈,为广大读者呈现科研工作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展现他们的学术理念和人文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在科研之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山东省肿瘤医院胡旭东教授。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平均一天要做出约三万五千个选择,无数个阴差阳错的分岔路口最终通向的是个人的“唯一解”。
1993年,胡旭东如愿考入苏州医学院,但专业却被调剂到了放射医学系。在20世纪90年代,苏州医学院和白求恩医科大学是国内唯二开设放射医学本科教学的院校,胡旭东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小众”专业,“从临床医学调剂到放射医学,是不是吃亏了?”
内心虽有摇摆,但踏实做事的习惯让他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几十年。
从做临床到做科研,又再从实验室回到医院,二十余年来,胡旭东曾数次站在选择的分岔路口。临近知天命之年,胡旭东又走马上任,迎来了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二病区主任的岗位。而此时,属于他的“唯一解”亦逐渐清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初塑职业观
1964年,应我国核工业发展需要,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建系,作为我国最早专门研究放射医学的学系之一,该专业创立以来为我国核工业、肿瘤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后并入苏州大学。
刚得知调剂结果时,胡旭东还不了解这个专业,“当时在想,放射医学系是不是做影像?跟做临床有区别吗?”
带着困惑,胡旭东开始了他在苏州医学院的学习,新世界的大门逐渐向他敞开。这一时期所接受的医学人文教育为他刻下了“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烙印。
“为什么病房的门上要有块玻璃?”,本科阶段刚进入临床学习的胡旭东曾听一位老师讲述了一段真实的经历——
有一天,这位老师在下班路过病房门口时,例行透过玻璃瞥一眼患者的情况,意外发现有一位患者在病床上呼吸困难,几近窒息。他见状立刻冲进去,因为手边没有其他可用的器械,他拿出兜里的“英雄”牌钢笔,果断用笔尖给患者做了气管插管,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病房门上那块玻璃的真实用途或许众说纷纭,但这个故事为胡旭东带来了两点深刻的思考。其一,医生应时刻关心患者;其二,遇到紧急情况,抢救生命是第一要务,医生要在能力范围内因地取材,果断施救。
对于胡旭东而言,在苏州医学院的学习经历初步塑造了他的职业观,而保护患者的隐私、学习和患者打招呼、安慰患者等,诸如此类细微之处的潜移默化,为他之后的临床工作留下了注重细节的性格底色。
本科毕业后,胡旭东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始了临床工作,并在工作5年后就近攻读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肿瘤学研究生。
8年时间转瞬而逝,胡旭东再一次与苏州相逢。
从头再来
“苏州大学新引进了一位长江学者,叫樊赛军,科研水平很高,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是在美国当教授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胡旭东继续读书深造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樊赛军,原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84届毕业生,在英美国家留学及工作多年,他的“乳癌细胞中易感基因调节雌激素受体的活性研究”被同行称为“乳癌发生发展研究的重大突破”。2003年被美国乔治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4年接受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岗位,回到祖国。
机缘巧合之下,胡旭东联系了归国不久的樊教授,经过沟通后两人一拍即合,教授向他抛出橄榄枝。于是,胡旭东再次踏上了开往苏州的列车。
樊教授给胡旭东指定的课题是探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在相关肿瘤中的发病机制及作用,包括从实验室的角度探索这一癌基因在细胞学中的表现、接种到小鼠中的表现,应用哪些药物或放疗方法可以让它导致的肿瘤产生较好或较差的治疗效果,基因高表达时癌细胞会长得更快还是低表达长得更快,等等。
然而,等到胡旭东进入实验室才发现,实际的博士研究生工作和他想象的相比,差了不止一点儿。
“原本以为博士研究生会做一些非常‘高大上’的工作,但是去了以后发现要从养细胞、配试剂做起,相当于照着菜谱炒菜,是比较枯燥的。”
但比起枯燥,胡旭东当时面临的更大痛苦是“空白”:从0开始建立的科研思路和体系,新鲜又陌生的实验室。胡旭东对这一切感到茫然。
进入实验室,每天和细胞、小白鼠和各种试剂打交道,虽然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但主要还得靠自己摸索,“需要什么工具就去看什么工具”,在电脑和互联网还不够发达的年代,胡旭东只能一趟又一趟跑去图书馆,填充着自己的“工具箱”。
与此同时,他也在经历着实验室新人必经的痛苦,“刚开始养细胞的时候,遇到细胞死亡、细胞污染,花费了两个礼拜等待结果,最后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又要从头再来”。
作为实验室年龄最大的学生,已过而立之年的胡旭东要怎样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再来?
他一度感到沮丧,甚至在实验反复失败时想过放弃,“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实验”。
“你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实验”,在最气馁的时候,樊教授的适时点拨缓解了他紧绷的神经,“玩的时候就开心玩,做实验的时候就专心做,得有这样的调节能力”。
图1 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后胡旭东和樊赛军教授(左一)合影留念
时隔十余年,提起樊赛军教授对自己的帮助和鼓励,胡旭东依旧怀揣着满满的感激。大到2009年受樊教授资助,去他曾经工作过的美国乔治亚大学肿瘤中心进修学习,小到手把手教怎么用PubMed查文献、输入关键词,从最新的文献中寻找自己的科研思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回归临床,从患者身上学习
在博士的最后阶段,胡旭东又一次站在了选择的分岔路口,这一次他犹疑了。
“到底是回山东省肿瘤医院做临床工作,还是再找一间实验室继续做科研工作?”
反复思量下,胡旭东回到了阔别4年的山东省肿瘤医院。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位重要的导师——中国放射肿瘤界第一位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
彼时于院士正在带领天津医科大学的博士后做抗血管生成治疗相关研究。考虑到胡旭东有连续两段深造经历,和临床工作有些脱节,于院士建议他跟随自己一边做博士后研究一边回归临床。
胡旭东回忆,博士后研究期间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在于院士的带领下复习临床的工作思维,整整两年,跟随于院士查房、讨论病例,看病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诊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临床工作的认识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质的改变。
图3 2014年胡旭东赴美国学习TOMO刀放疗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肿瘤医院在于金明院士带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院的放疗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18年,于金明院士和团队成功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肿瘤放疗技术——质子治疗,并于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同时,二期工程重离子中子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全世界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充足的放疗患者资源、全国领先的病例数——身处于高水平医疗中心的胡旭东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我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一位患者是严格按照课本生病的,也没有一位患者可以完全按指南治疗,因为患者病情会变化。针对类似的患者,用相同的药物、相同方法治疗,但患者结局不同,是什么造成了差异?”
胡旭东开始在患者身上学习,从临床工作中发现科研需求。
回归临床后,胡旭东同时解锁了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一新身份,带领学生践行“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如他所言:“作为临床医生,没有人比我们更知道哪里是临床痛点,哪些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2年,胡旭东团队开启了一项新研究,探索了淋巴细胞亚群异质性在预测晚期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反应中的作用。
ICIs是晚期肺癌治疗的关键,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其治疗反应。尽管组织活检仍然是肿瘤分子图谱的金标准,但取样的侵入性、重复活检的需要,以及某些晚期病例中肿瘤组织的有限可及性为ICI疗效的持续评估带来困难。
因此,临床中非常需要可靠的动态监测方法来衡量ICI的疗效。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力军,那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会不会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
基于这一思考,团队开始检索相关的文献,发现已有学者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探究,但是此前很少有研究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预测不同亚组ICI治疗能力的异质性,特别是考虑到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免疫治疗药物、不同年龄组的差异。
确定研究思路后就是病例收集工作。
对于胡旭东团队来说,既要兼顾日常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持续收集患者病例,时间是他们最大的考验:坚持1~2个月没有问题,但是时间再拉长,如果不督促,团队成员可能产生疲惫、懈怠情绪,收集病例的速度就会变慢。
胡旭东用“严管厚爱”形容自己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性格也不同,作为老师需要及时督促。同时,每一次安排了任务,必须按时完成,如果完不成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这是对学生负责”。
图6 学生通过毕业答辩后和胡旭东合影留念
日前,该研究在《肺癌转化研究》(TLCR)杂志上正式发表,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患者群体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显著差异,强调了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法的必要性。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有望提高肺癌免疫治疗的预测和治疗效果。
新的挑战
“我们就像一支相对独立的队伍,我的任务是带着这支队伍冲向更高的高度、更新的关卡。”2024年元月1日,胡旭东迎来了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二病区主任的岗位。
管理一个病区,压力不小,但胡旭东有自己的思路。
第一,梳理科室的整体工作。工作核心是临床,包括患者收治、科室管理等。并且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为科室的医生做好科研方面的规划,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第二,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医疗安全、科室的安全。
第三,完善科室各项制度,包括科室人员和流程的管理。
作为一个病区的主任,胡旭东的工作职责不只是临床和科研,还要了解医保政策、应对医院治疗方面的考核,要着眼于整个病区的发展。
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科普视频的动力也是源于此。
在肿瘤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胡旭东见到了太多的晚期患者,这让他意识到肿瘤防护工作要放到更前沿,让更多老百姓能在早期发现肿瘤,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治愈。
比如食管癌,针对高危人群做胃镜筛查,若发现早期病变,可在内镜下直接切除,患者无须做放化疗,更无须做大手术。
胡旭东还见过很多“走错路”的患者。不论肿瘤是早、中还是晚期,首次治疗都非常关键,很多患者病急乱投医,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放弃正规治疗,到处找偏方。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在吃过半年偏方后转移得“一塌糊涂”。
太多令人惋惜的故事让胡旭东坚定了通过科普视频来传播防癌抗癌知识的决心,胡旭东说道:“如果有人刷到科普视频后能想起来做个体检,恰好发现一个早期疾病,及早控制,挽救了一条生命,这就足够让我感到欣慰”。
尾声
一个人平均一天要做出约三万五千个选择,人生即将进入下半场,胡旭东依旧选择踏实做事。
在采访的末尾,提到对未来的计划,他讲道:“在未来10年之内,希望能在临床上救治更多患者,在科研上再做出一到两项真正能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
胡旭东正在充满干劲地拥抱着他的事业。
专家简介
胡旭东 教授
肿瘤学博士,博士后
胸部放疗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二病区主任
山东省门诊管理质控中心委员
山东省互联网医院质控中心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患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住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常委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肿瘤MDT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胸部肿瘤(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胸腺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资讯
责任编辑:李沛宇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查看TLCR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