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累吗?”
如果问问身边的人
相信会得到异口同声的回答:
的确,紧张的工作节奏、高效的社会运行,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同时也让疲劳成为了当代人普遍的身心感受。
然而,当累成为常态,你是否一再狠狠逼自己“别矫情,扛过去”?明明好好补了一觉,醒来依然有气无力,你是否听见了身体发出的警报?当你终于说服自己走进医院,是否又会有这样的困惑:“累”,到底该挂哪个科?
分清疲劳还是生病
人们通常所说的疲劳,主要是指躯体乏力、精神疲倦。
从医学上讲,疲劳是机体为维持生命或健康所表现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 是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整的一种生理状态。当然,疲劳也可能是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作为症状出现的一种病理结果。
普通的疲劳可以通过休息、睡眠、调整生活状态来逐渐恢复。但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则是以慢性疲劳为表现的一组疾病,主要特征为极度疲劳,休息后无改善。
除疲劳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症状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咽痛、淋巴结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反复头痛等,而且病程通常超过3个月。
这种疾病也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其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劳累过度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患病率呈现出较快上升趋势。可是长期以来,勤劳的人们总是将“受累不叫累”视为美德。这就使得很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会试图靠在精神上给自己不断加油打气,来克服生理上的不适。他们往往既不好意思向身边亲友、同事、领导求助,更想不到去医院就诊,因而常常延误了治疗。正因如此,分清是普通疲劳,还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通俗地讲,应付普通的疲劳,人们往往能够“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但当持续出现“怎么休息也缓不过来”的情况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
全科医学科是最佳选择
轻、中度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重度或极重度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则将无法从事任何生产活动,并出现严重的认知困难,导致无法生活自理。因此,当疑似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时,应该到社区或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就诊。部分医院设有专门的乏力门诊,可对症挂号。如果所在地医院没有全科医学科,也可以挂普通内科或综合科就诊。
随着医学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化,2024年7月30日,《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专门发表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全科未分化疾病专家协作组共同编写的《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指南。
对存在慢性疲劳的患者,医生会进行一次系统评估,包括询问症状和病史、共病,检查营养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如触诊、听诊等。此外,医生还会通过一些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疲劳,主要包括血检 、心电图、X光、超声等。
由于病因尚不明确且个体差异很大,目前尚无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效疗法或药物。因此,全科医生会将治疗重点放在症状管理、改善生活质量及促进功能恢复上。主要措施包括:精力管理、体力活动与锻炼相结合、对症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管理。具体而言,医生会帮助患者在当前精力范围内建立个人活动模式,统筹规划活动、休息和睡眠时间,并建立个性化的身体活动和锻炼计划。
全科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比如,如果存在睡眠问题,就进行个性化的睡眠管理;如果存在疼痛,则针对疼痛进行干预。
在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全科医生还可以发起多学科联合会诊和多学科协作管理,与中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牢记这几点,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而言,过于焦虑,或者寄希望于所谓的“偏方”、“绝活”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都会适得其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是已经得到诊断的患者,还是存在患病风险的人群,都应当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坚决戒烟戒酒。同时,要克服烦躁,减少忧思,保持心态平和,善于倾诉求助,以纾解工作生活压力。瑜伽、散步等舒缓的运动,有助于调整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提升自身免疫力,也能够有效降低慢性疲劳综合征引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本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9日第07版,发表时略有改动。
(作者:任菁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科主任、主任医师;刘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本文作者
看过来
嘿,亲们
我们悄咪咪开了一个小号
想倾听你在就医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想诉说我们对医学前沿的思考
想给你看医院里一幕幕人生百态与酸甜苦辣
想邀请医生展望医学发展的湛蓝星空
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小号
也想做你的心灵树洞
约吗?
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