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沈泉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时代出场、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文摘   教育   2024-09-05 16:35   江西  

►►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拓性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验智慧的总结提炼,是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回应。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重要保障、原则方法、关键依托、基本路径,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本质性把握与规律性认知,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自主性、创造性发展,也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南,为全球科技跃升与产业变革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杨敏(1955— ),女,河北清河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沈泉鑫(1994— ),男,浙江德清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发展理念和生产方式的重塑性革新,是基于全新生产力质态的能级跃升。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立足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统筹世界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命题。2024年1月,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战略定位、重要保障,形成了系统完备、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知空间,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的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注入发展新动能。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标志性概念,新质生产力受到了学界的热切关注,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学者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背景、内涵特征、内容体系、发展原则、实践路径、价值意蕴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形成了诸多富有创造力的成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政治秩序,数字智能化、绿色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愈发凸显,培育和发展以全要素、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可持续为表征的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此背景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有利于增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性与方向性,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时代出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诠释,是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验的创造性升华,是科学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内在要求,不仅蕴含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性,而且彰显鲜明的时代创新性,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包容性、发展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诠释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石。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出发,阐明了生产力是由多要素组合构成的复杂系统。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即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是劳动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构成要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论断,强调科技要素对于劳动者技能提升、劳动对象范围扩展、劳动资料迭代更新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还包括人才、教育、管理等,这些要素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孤立片面地研究生产力,而是将生产力置于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加以考察,揭示了生产力变革跃迁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互相关系”。这里的“互相关系”就是指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法割裂,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促进生产力的重要保障。马克思生产力要素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理论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生产要素、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列宁在承继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苏俄工业化基础薄弱、科技水平滞后等现实状况,逐步充实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首先,列宁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列宁指出,“要以大力提高全国生产力作为决定苏维埃政权全部经济政策的主要点和基本点”,将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其次,列宁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将其作为苏俄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此外,列宁尤为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他认为,“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主张以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跃升。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重要意义、基本路径的理性思考,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学说,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思想源泉。简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有着特定传续的血脉和基因,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相契合的产物,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光芒。

(二)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验的创造性升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逻辑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三座大山”的政治经济压迫,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党采取生产竞赛、公私兼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针,产生了以对外贸易合作社、大生产运动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为创新党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工作方法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使饱受战争摧残的新中国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引和实践经验,我国现代化建设呈现鲜明的“学苏”风格。伴随苏联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毛泽东强调要汲取苏联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重工业为中心、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审议并通过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标志着我国逐步探索到了一条独立自主、契合现实国情的生产力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根基,成为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对此,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旗帜鲜明地确立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地位。在生产力发展步骤方面,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在生产力发展动力方面,邓小平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路径方面,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新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江泽民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胡锦涛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原则,认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积累总结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重要经验,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新征程上科学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内在要求

“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而且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

其一,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全要素、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政治秩序,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争相出台一系列技术创新、产业变革的政策措施,旨在抢占国际科技竞争、产业博弈的主动权和优先权。2021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工业服务模式,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23年,美国逐步实施区域技术和创新中心计划,重点扶持半导体、量子计算、生物制药等领域,进一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布局和进度。与此同时,为了限制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设置技术壁垒、实施“断链脱钩”、组建“技术联盟”,妄图围堵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如何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围追堵截,达成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夯实未来发展的科技和产业根基,已然成为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其二,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折点,这对生产力的存在样态和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相继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外部市场为标志的传统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转变,供给结构失衡、有效需求萎靡、前沿科技创新不足、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分工低端化锁定等因素仍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12]。在新征程上,如何破解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难题,消除产业变革升级进程中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韧性,关涉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预期目标。

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科技革命的深刻洞察,和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困境挑战的规律性认知,习近平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科学回应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的重大现实关切。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

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和发展要求,习近平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展开了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论述,形成了内在贯通、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战略定位、发展路径。

(一)深刻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性:“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生产要素优化调整和生产关系创新变革后的阶段性表征。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意涵与基本特征。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知迈上了一个更为全面、更加深刻的崭新阶段,为今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为标志的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生产力发展中,创新是企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生产组织模式重组的关键因素。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迭代跃升,创新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愈发凸显。只有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才能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第二,新质生产力是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质态。从生产力构成要素来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协调发展和优化组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的协调特质能够辐射带动数字经济业态平衡、市场供需平衡,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平衡仪”。第三,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低碳为要求的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范式,不仅实现了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而且致力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集群,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变革。第四,新质生产力是以开放发展为路径的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数字时代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以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为载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成生产力的量的积累与新质化跃迁。第五,新质生产力是以共享发展为特征的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物质充裕和精神富足的憧憬。新质生产力注重的不仅是物质资源的丰裕和技术水平的跃升,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始终秉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准确标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全面阐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准确标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对于深化新质生产力研究和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意义。习近平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原则高度,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一论述深刻彰显了我们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习近平始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既注重从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又善于抓住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这是因为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要素的革新重组,其蕴含的效率与活力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从劳动者要素来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其能更快适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来的新变化,能够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开发优化高新技术。第二,从劳动资料要素来看,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交融衍生出新的生产要素,呈现生产工序自动化、交换平台虚拟化、生产资料智能化等鲜明特征。肖峰和赫军营认为,“新质生产力中的强大算法展现出劳动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信息技术引致的劳动资料数字化变革成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第三,从劳动对象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促使劳动对象从天然的或是初步加工的原料,渐次转变为抽象的大数据信息集合、高效能的新材料。简言之,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自然环境中的物化形态,而是逐步拓展到信息网络等非物态化的数智设施。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数量、质量、种类的扩展延伸,表明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能量的效率不断提升。可见,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层面上都有着传统生产力无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对新质生产力功能与作用的科学认知,习近平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科学揭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

在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优化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夯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战略性保障。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畅通科技、教育、人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揭示了新时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保障。

其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夯实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在顶层设计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颁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在具体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持续破除科技成果转化藩篱,科技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视野格局、资源配置等领域仍旧存在短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优化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其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筑牢新质生产力的教育保障。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了大批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基础研究和核心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未来要提升教育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焦解决教育评价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改革等问题,创新人才孵化模式,提升劳动者技能素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等急需人才。

其三,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大量科学文化素质强且能熟练运用先进生产工具的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育才、引才、用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了我国人才体制改革的发展。习近平指出,“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未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要不断破除束缚人才创造的机制体制,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氛围,激发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高度凝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我国疆域辽阔、陆海兼备,不同地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人口状况、产业基础等差异显著,因此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不能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也不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亟须科学化思维、系统性设计、整体性部署。习近平以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为指导,科学概括了各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方法。他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规避的浮躁心态和短视行为,又深刻阐释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盲目扎堆,要充分了解各地的优势与短板,用好资源禀赋的先天优势,规避“拔苗助长”“水土不服”等陷阱,根据实际状况锚定发展目标。其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渐进过程,若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产业、新制度尚未完全成熟前,贸然废除原有模式,势必会造成发展困境,甚至生存风险。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忌在发展时机不成熟、发展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一哄而上、盲目蛮干,要以稳促进、以进固稳,谋定而后动。再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因地制宜蕴含着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各地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习近平指出,天津“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山东要“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分类指导的科学方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呈现区域化、行业化特征,因而要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处理好集中指导与分类指导的辩证关系,持续提升具体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确保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汇聚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

(五)系统阐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依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主导性产业和支柱型产业的迭代升级是生产力变革跃迁的表现样态和重要动力。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前沿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并非天然的高效对接;技术创新成果只有依托具体产业和产业链,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创新,关键依托是产业。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深度思考不仅系统阐明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依托,也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首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底座。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当前,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困境重重,就传统制造业而言,大而不强、低端竞争的问题突出。因此,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亟须拓宽视野、开辟新路。一是要向高端化跃进,从供给端严控产品质量,摆脱低端竞争的恶性循环,实现质量革命。二是要向智能化升级,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为契机,将生产性单元转变为数字化工厂。三是要向绿色化发力,引导传统产业树立绿色生产的价值导向,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破解资源约束制约,夯实绿色转型根基。

其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优化和提档升级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新时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要聚焦区块链、类脑智能等领域,打造一批拥有前沿科技、产业链完整的专业化园区,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二是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深化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三是要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集群合作,释放产业簇群的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

最后,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效之策。前瞻布局和超前谋划元宇宙、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是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先机的内在要求。未来产业是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点、探寻发展瓶颈突破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支撑。习近平立足当前科技研究前沿和产业发展现状,着重擘画了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战略图景。2022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科学擘画了未来产业孵化发展的新蓝图。在新征程上,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科技变革的战略预见,实现核心前沿技术的集中攻关、普遍应用,以主体培育为牵引,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汇聚未来产业的发展动力。

(六)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与综合应用,进而创造新价值的实践过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已然代替劳动力、自然资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作为我国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提质增效的必备要素,对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鉴于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机制和我国生产力发展面临的动能不足问题,习近平将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系统论述了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深化基础研究机制体制改革”,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培育引进基础研究精英人才等方式,促使基础研究前瞻性、原创性成果持续迸发。二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构筑有利于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集聚国际创新要素的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突破碳纤维、半导体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研发,不断推进前沿创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随着科技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科技企业成为数智时代知识生产、创新执行的来源载体。因而,推进企业创新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亟须的新业态、新模式。四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互促共进。习近平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引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创新在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为科技创新指明开拓方向。实践表明,只有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才能构筑社会生产力的自我革新机制。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立足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统筹世界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基础上,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观点、新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既科学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又深刻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

(一)理论价值: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拓性论述深度聚焦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发展之问,科学擘画了新时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蓝图,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拓新,而且深化拓展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知,实现了自主性、原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具体而言,这种丰富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术语革命、视域拓展、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

其一,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全新概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认知疆域。“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特别是经济社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亟待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着眼于世界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锤炼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标志性概念,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创新。

其二,习近平将“数据”“生态”等概念纳入新质生产力理论范畴,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研究对象。习近平立足海量的数据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优势,前瞻谋划了以数据要素撬动使用价值生产和社会财富创造的适配机制,深刻阐明了数据要素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影响;习近平从生态视角出发廓清了新质生产力“质”的新结构性定义,既赋予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蕴,又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动力,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视野。

其三,习近平系统阐发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重要保障、原则方法、关键依托、基本路径,逐步搭建并完善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基本框架,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既蕴含“为什么”“是什么”的理论思考,也涵盖“怎么做”的现实要求,是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因此,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极大地推进了体系化与自洽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进程。

(二)实践价值: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行动纲领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发展阶段,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所着力突破的困境挑战都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亟待新思路、新举措来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创造性地阐述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本方向和总体布局,为新时代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新方案。一方面,习近平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指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体而言,习近平围绕“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交融”“产业赋能”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方向指引。另一方面,习近平在深刻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谋划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总体布局。基于我国产业升级的现实状况,习近平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开了整体规划,概括了前瞻部署、梯次培育、应用牵引等基本原则,厘清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任务,明确了未来产业部分领域于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2027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引领全球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定了社会各界对于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信心与决心,为我国彻底摆脱传统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增长方式找到了突破口,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一重要论述既是过往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也是今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理论指导。在新征程上,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拓性论述作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理论旗帜和实践纲领,使之成为塑造智能、高效、绿色、开放、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遵循。

(三)世界意义:为全球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拓性论述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域,而是蕴含着世界普遍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基于对全球风险挑战的科学研判,习近平立足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为世界经济疲软衰退把脉开方,为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其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持续促进全球科技交流创新,为全球科技发展与产业革新提供了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贡献了中国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遭遇诸多不确定因素,地区冲突、大国博弈制约国际贸易发展,阻滞科技合作创新,致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产业革新举步维艰、经济复苏动能疲软。世界银行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压力风险加剧,全球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4年的2.4%。在此情形下,作为负责任的世界科技大国、制造大国,中国始终致力于搭建平等互惠的全球经济、科技合作平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创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并且多次举行国际产业合作论坛,不断深化与美国、东盟、欧盟之间的产业交流合作。通过分享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技术与前沿成果,中国逐步引领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为全球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注入强劲动能。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世界各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了思路方案。针对全球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进程中国际规则不健全、忽视传统产业、创新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习近平提出诸多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思路,其重要论述蕴含的强化公正、公平、包容的国际规则,以营造经济发展新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以夯实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等主张与举措,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深化全球产业变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彻底摆脱科技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实窘境积累了诸多重要的借鉴经验。总之,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为全球经济复苏繁荣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能,也为世界各国实现科技进步与产业革新提供全新路径选择和方案借鉴。

四、结语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伴随人类社会的文明化进程,生产力的存在样态和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演化革新。汲取历史智慧、立足时代要求,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命题,系统论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重要保障、原则方法、关键依托、基本路径,形成了内在贯通、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境界,既为我国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面向未来,作为一个始终保持开放姿态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趋于成熟、臻于完善。在新征程上,应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内涵特质、世界意义,阐明新质生产力理论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深入理解并继续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研究方法,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重要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蓄力赋能。

END

为微信推送方便,本文参考文献省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载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原文编辑:廖金萍
微信编辑:胡婷
校对审核:肖教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微信号ncdxxbskb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南昌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63年创刊,以“中国气派、国际视野、专精特新、服务大局”为办刊理念,坚持繁荣学术研究、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