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古城旅游的慢生活体验研究——基于丽江古城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
作者:吴志才,凌玮蔓,马静
关键词: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扎根理论;丽江古城
同行评审意见1
审稿结论:修改后发表
专家
旅游中的慢生活体验与慢旅游体验的关系是什么?自我解脱、自我对话与自我追求的关系是什么?
具体情境下的“旅游中慢生活体验”的内涵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研究部分,但仍存在不清晰的地方。作者并没有清楚地说明“旅游中的慢生活体验”与“慢旅游体验”的关系是什么?
从文献综述来看,作者利用彭丹等人(2020)的文献来说明1.2小节慢生活体验是慢旅游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为旅游者自我追求);从1.2小节第二段来看,作者对旅游中的慢生活体验的综述确实未涉及旅游者的自我追求;所以,这里暗示旅游中慢生活体验是不包含自我追求的慢旅游体验。
从后续的研究过程来看,作者利用了包含完整的慢旅游体验(除动机)的文本来提取“旅游中慢生活体验”的方式和过程,但其中涉及到了“自我解脱”初始范畴与“自我对话”主范畴,他们是否应该属于彭丹等人(2020)所说的自我追求中的部分?如果是,那么它们是否应该被归纳在“旅游中慢生活体验”的模型中?如果不是,他们与自我追求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从研究结论来看,“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本质上是一种享受时间流逝的沉浸式体验,其内涵为:旅游者在记忆、情感和解脱需求的唤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在身体卸下疲惫和心灵沉静中融入古城生活场域,思索人生、反思生活和旅行意义,享受时间流逝的沉浸式体验过程”。这其中也未提到旅游者的自我追求,呼应了文献综述里的表述。
因此,结合这三个部分来看,作者并未明确地说明“慢旅游体验”与“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的区别,也未在研究部分说明“自我解脱”“自我对话”与“自我追求”的区别。
建议:明晰这两者的区别,并解释自我解脱、自我对话与自我追求的关系。
作者
1、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本研究认为“慢旅游体验”与“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对缓慢和深度体验的关注;不同的是,慢生活体验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实践,且慢旅游体验中所涉及到的旅游者自我追求并非慢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中的慢生活体验”与“慢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阐述不够清晰的问题,我们在文中1.2小节第三段进行了相应的补充。
2. 关于自我解脱、自我对话与自我追求的关系,已在4.2.1小节第三段自我解脱的阐释中补充了自我解脱与自我追求的区别,其与慢旅游体验中的自我追求相似,自我解脱也强调精神享受;不同的是,自我追求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彭丹等,2020),自我解脱则注重身心的愉悦。同时,在4.2.4小节第一段我们补充了自我对话与自我追求的区别,与彭丹等(2020)在研究慢旅游体验时所提出的自我追求不同,自我追求属于一种旅游动机,而自我对话是旅游者体验慢生活之后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家
“旅游纪念”包含的概念名称不准确。
相比于对行为与地方的意义建构,“旅游纪念”似乎对应了物的意义建构(结合4.1.3小节来看),但其包含的概念名称却是行为,例如拍写真、买CD。
建议:可以调整“旅游纪念”下概念的名称。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从文章内容来看,“旅游纪念”对应了物的意义建构,我们参考了您的建议,将3.2小节表2中“旅游纪念”下概念的名称改为了“照片、写真、影像、游记、CD、衣物、饰品”。另外,还将“旅游纪念”改为“旅游见证”,指写真照片、影像、民谣CD等以物的形式见证了旅游者的慢生活体验,是旅游者在古城里生活过的证明,以更贴切地表明物的意义建构,在4.1.3小节“旅游见证”的内涵阐释中也进行了相应修改。
专家
对“体验方式对体验过程的影响”缺乏深入的分析。
作为体验方式,“节奏放缓”“人地联结”“意义建构”三者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文章在4.1.1小节至4.1.3小节中,缺少对这三者与体验过程联系的分析。
例如,除后两者,“节奏放缓”更是慢生活体验/慢旅游的本质特征,但文章4.1.1小节节奏放缓对此的描述并未体现出足够的深度。
对此,作者可以说明节奏放缓对于体验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是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还是主要集中在某一阶段?以此来说明节奏放缓对于体验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这样,图2中由体验方式指向体验过程的箭头就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因此,作者对主范畴和主范畴之间的影响解释不够深入,且缺乏对初始范畴与初始范畴之间影响机理的分析,从而缺乏“发生机制”研究应有的深度。
建议:可以深入分析体验方式对体验过程的影响,既包括主范畴之间的,也包括初始范畴之间的。
作者
1、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在体验方式对体验过程的影响方面,文章确实未进行深入地分析,我们已针对这一重要问题,在文中进行了补充:本文参考朱宇轩等(2023)的研究,将旅游者慢生活体验分为不在场体验(精神唤起)和在场体验(具身实践、深层沉浸、自我对话),体验方式对旅游者慢生活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场体验过程中,已在“4模型阐释”的模型图中进行了修改,并在4.3小节中对发生机制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2、关于主范畴之间和初始范畴之间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应地修改: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在3.3小节选择式编码及主范畴关系图中有具体的论述,关于初始范畴之间的关系,节奏放缓、人地联结和意义建构作为体验方式,其之下的初始范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精神唤起、具身实践、深层沉浸和自我对话作为体验过程,其之下初始范畴之间的关系已在“4模型阐释”的模型图中表示,并在4.2.1-4.2.4小节的第一段中进行了补充说明。
专家
扎根理论的检验部分存在问题。
文章提到“在所有样本中随机抽取1/3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吕宁等,2021)”,但一方面,在所有样本(结合本文,应该是已使用过的样本)中选取1/3很难发现新的概念,应该使用那些未使用过的样本;另一方面,文章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提到这种说法,相反,吕宁等人(2021)预留了7篇文本用作后续的饱和度检验。
建议:使用新的文本来检验扎根的饱和度
作者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关于扎根理论检验部分存在的问题,文章确实没有表述清楚,3.4中“在所有样本中随机抽取1/3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即16份,实际上是在扎根之前所预留的文本,因此在3.4小节中已将内容修改为“采用预留的16篇游记资料再次进行三级编码”。
同行评审意见2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专家
在加速社会的现实背景,以及现有关于慢旅游的研究仍较少的理论背景下,此文有一定现实和理论意义。然而,文章在提出和回答研究问题、模型阐释、研究讨论,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意见和建议如下:
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存在“旅游情境中慢生活体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还未得到系统研究”的研究空白,然而综述部分缺少对现有慢旅游研究中慢生活体验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如白凯等(2017)在《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中讨论慢活地方性时已提出慢体验是一种“非标准化的、与自然相关的、真实而深度的旅游体验”,在本文中未有体现。文章在现有文献回顾下提出上述研究空白的说服力不足,建议补充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不足,并在讨论部分根据研究发现作相应回应。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文章确实缺少对现有慢旅游研究中慢生活体验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我们已根据您的建议,已在1.2小节第三段中补充了旅游中慢生活体验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并在5.2小节研究讨论部分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对慢生活体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作出了相应回应。
专家
“机制”概念强调的是因果关系,但文章第4节的模型阐释仅主要描述体验的方式和过程,缺少对体验方式如何推动体验逐步深入的深度分析,实际上未能回答“发生机制是什么”的研究问题。因此有必要斟酌是否使用“发生机制”这一概念,以及考虑在模型阐释部分补充分析体验方式究竟如何推动体验的逐步深入。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关于体验方式对体验过程的推动作用方面,文章确实未进行深入地分析,我们已针对这一重要问题,在文中进行了补充:本文参考朱宇轩等(2023)的研究,将旅游者慢生活体验分为不在场体验(精神唤起)和在场体验(具身实践、深层沉浸、自我对话),体验方式对旅游者慢生活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场体验过程中,已在“4模型阐释”的模型图中进行了修改,并在4.3小节中对发生机制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专家
文章提出的模型认为旅游者在古城中的节奏放缓、人地联结和意义建构行为使人们获得包括精神唤起等在内的逐步深入的慢生活体验,然而根据分析精神唤起是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前的精神意识唤起,应与人们到达古城后的行为无关(重游除外)。此外,文章对模型的具体阐释中,除描述各范畴的内涵外,可补充说明各主范畴下子范畴间的关系。
作者
1、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精神唤起确实应该与人们到达古城后的行为无关,这是文章忽略的一个重要地方。因此,我们已针对该问题对内容进行了修改,文章参考朱宇轩等(2023)的研究,将旅游者慢生活体验分为不在场体验(精神唤起)和在场体验(具身实践、深层沉浸、自我对话),体验方式对旅游者慢生活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场体验过程中,已在“4模型阐释”的模型图中进行了修改,并在4.3小节中对内容进行了补充。
2、关于各主范畴下子范畴间的关系,节奏放缓、人地联结和意义建构作为体验方式,其之下的初始范畴是一种并列关系,精神唤起、具身实践、深层沉浸和自我对话作为体验过程,其之下初始范畴之间的关系已在“4模型阐释”的模型图中表示,并在4.2.1-4.2.4小节的第一段中进行了补充说明。
专家
文章可拓展讨论的内容。文章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背景中提到慢生活和慢旅游的流行与现代社会的加速有关,行文中多次提及慢生活体验对现代人发展的意义,因此可以在讨论部分以较大篇幅讨论研究发现对目的地发展的实践启示外,更深入地讨论加速社会背景下旅游的慢生活体验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加速社会背景下旅游的慢生活体验对人的发展确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已在5.2小节研究讨论第三段开头进行了补充。
专家
文章部分表述待商榷,如第1页摘要部分“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第2页1.2小节第2段“吸引游客趋之若鹜”、第3页1.2小节第3段“站在理论的高度为……提出指导建议”。文章标题方面,建议将第2节标题“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改为“研究设计”,2.1小节标题“研究对象”改为“案例地概况”。另外,文章存在漏字的情况,如第6页4.1.1小节第一段“慢运动强调以正确的速做事”。
作者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文章部分内容表述确实存在不够准确的问题,根据您的建议,修改内容如下:1)第1页摘要部分“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已修改为“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2)第2页1.2小节第2段“吸引游客趋之若鹜”已修改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3)第3页1.2小节第3段“站在理论的高度为……提出指导建议”已删除“站在理论的高度”。文章标题方面,4)已将第2节标题“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改为“研究设计”;5)2.1标题“研究对象”改为“案例地概况”;6)第6页4.1.1小节第一段“慢运动强调以正确的速做事”已修改为“慢运动强调以正确的速度做事”。
第1次复审意见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专家
文章1.2小节比较了慢生活和慢旅游,但对于全文论述主题来说意义不大。建议一句话讲清楚其内涵区别即可,不需要堆叠大量参考文献;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已精简了比较慢生活和慢旅游的内容。同时,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对文献综述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消费者在当代快节奏的消费文化中如何体验、回应和寻找缓慢。一方面,我们补充了关于社会加速的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当前现代社会的系统过程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人来说变化太快,个人如何应对加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我们从消费者对抗加速的应对措施——减速进行思考。我们将减速与旅游中的慢生活进行理论探讨,发现旅游为消费者减速提供了暂时且客观的研究情境。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已有学者认识到减速可以作为加速现代性的推进器,人们使用减速绿洲作为一种方式以应对现代生活中的速度。然而,已有研究并未说明这些绿洲中减速发生的过程。而在旅游研究中,对旅游的慢生活体验内涵缺乏应有的探讨。基于以上文献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
专家
同一部分,“不同的是,慢生活体验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实践,并且慢旅游体验中所涉及到的旅游者自我追求并非慢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追求是旅游者慢旅游体验的重要动机,即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彭丹等,2020),而旅游者慢生活体验注重追求更全面的幸福感(Ioncic? et al.,2016),这种幸福感则主要来源于生活节奏放缓所带来的的身心享受(汪斌锋,2018)。 ”这句话至少谈了三个意思,能否分解为三个句子?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该部分句子过长,在表达上确实不够清晰,原本句意想表达的是慢生活体验和慢旅游体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日常生活实践。同时,慢旅游体验所追求的主要是幸福感,而不是慢旅游体验所提到的自我追求。为了更好地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和考虑后,我们对文献综述部分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本研究的重点是消费者在当代快节奏的消费文化中如何在旅游情境中体验、回应和寻找缓慢。正如您在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慢生活和慢旅游,但对于全文论述主题来说意义不大。建议一句话讲清楚其内涵区别即可。”此外,我们在文献综述1.2小节第二段阐述了其内涵区别。
专家
同一部分,白凯等(2017)既然提出过“慢活”背景下的“慢体验”,为何不对它进行专门介绍?(以及,文末理论总结与讨论的部分,是否应该展开概念定义上的对话?)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文章内容写道,“白凯等(2017)从空间的角度对丽江慢活的地方性特质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丽江古城慢生活的地方性由地方的慢理念、慢营造和慢体验构成”,其中提及了“慢体验”却未展开说明,论证确实不太充分。根据您提出的问题,启发了我们新的思考,已在1.2小节针对慢体验的内涵进行了补充说明,并在文末5.2小节讨论部分第一段补充了概念定义上的对话。
专家
2.2部分,国内有关扎根理论方法的著作已经很多,仅提及Glaser & Strauss以及一些经验研究文章中的观点,从方法论支持角度来看是不够的。通常来说,扎根理论有三个派别(风格),此文主要用的哪一个?原因何在?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扎根理论不同派别间存在着共性与区别,本研究仅提及Glaser & Strauss以及一些经验研究文章中的观点确实存在不足,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已在2.2研究方法部分进一步补充了扎根理论不同流派的观点。
扎根理论有自然涌现论(经典扎根理论)、互动涌现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和参与建构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三个派别。本文主要运用的是互动涌现论(程序化扎根理论)派别,这也是如今得到最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派别。本文采用互动涌现论(程序化扎根理论)的原因如下:第一,从研究问题来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不足从而提出研究问题,而不是随着研究进展自然涌现的,因此未采用自然涌现论。第二,从资料搜集来看,本研究认可互动涌现论(程序化扎根理论)所提出的“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尽可能保持中立”的观点。因此,为了保证资料搜集的客观性,本研究选取的游记来自我国领先和知名的旅游服务平台马蜂窝旅游网,且所使用的网络文本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涉及到游记的类型、主题、篇幅等)进行筛选的。同时,考虑到有关丽江古城的网络游记资料丰富,是由旅游者主动记录旅游过程而形成的,真实性较高,并且资料内容能较好地体现研究主题,这对于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所需样本来说,网络游记文本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保证。本文还补充了访谈样本,以实现不同数据来源的交叉印证。第三,从资料分析来看,本研究依然秉持客观性的原则,为保证编码结果的信效度与客观性,采用研究成员各自编码,再反复比较,从而不断修正与完善编码的方式。另外,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分析程序在完成从经验数据到理论建构的转变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此,本研究的扎根理论主要运用互动涌现论(程序化扎根理论)派别。
专家
从质性研究的术语规范来说,不宜用“数据来源”(data)的提法,建议用“资料来源”或“研究素材”(对应materials);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从质性研究的术语规范来说,用“资料来源”或“研究素材”确实较为准确,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已将2.3小节的标题“数据来源”修改为“资料来源”。
专家
从“带有”“慢生活”文字的游记中梳理出编码,就能确保其内容都围绕着“慢生活体验”来展开吗?如,主轴式编码部分,如果完全不知道这篇文章研究的是“慢生活体验”,那么7个主范畴也完全可以被“古城旅游体验”或“灵性旅游体验”等主题所涵盖,而“节奏放缓”只是这些替代性的体验主题的一个方面而已。前一轮审稿中提到了文章素材对观点的效度支持不够,这里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典型表现。希望作者(们)深入思考,做出合理说明或修订;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意见。我们对您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您的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数据的可信度、主范畴能否概括“慢生活体验”的内涵、数据素材对编码效度支持的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就数据的可信度问题,文中2.3小节补充了本研究资料收集的详细过程。我们在筛选游记的时候并不只筛选带有“慢生活”文字表述的文章,而是对游记的内容进行逐篇阅读,从游记标题、游记中所描写的出游动机、体验过程等方面进行筛选,尽力确保筛选出的游记内容都围绕着“慢生活体验”展开。
其次,就主范畴能否概括“慢生活体验”,我们结合收集到的游记、后期补充的访谈资料对文本内容和编码再次对比分析。经过所有作者的多次讨论和交叉分析,对编码结果调整如下:
①主范畴“节奏放缓”修改为“时间实践”,删除对应范畴“场所休息”。
时间使用是慢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如何使用和安排时间也应该是慢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节奏放缓”修改为“时间实践”,并考虑到“场所休息”更偏向于空间实践的内容而将此子范畴删除后融入空间实践的内容当中。
②主范畴“人地联结”修改为“空间实践”。
日常生活具有时空特性,由时间与空间结构共同支配。旅游者在丽江古城体验的慢生活正是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其与古城里的自然、人、文化的互动以及对当地生活的参与都发生在古城这个空间内,因此除了时间以外,空间也是理解旅游者慢生活体验的关键。为了让主范畴的命名更贴合“慢生活体验”的主体,本文将“人地联结”修改为“空间实践”。
③主范畴“意义构建”修改为“意义赋予”,删除对应范畴“旅游见证”。
考虑到其对应范畴“行为隐喻”和“地方表征”分别是旅游者对自己的行为和旅游地赋予意义,本文认为相较于“意义建构”,“意义赋予”更加贴合其对应范畴的含义。另外,我们认同您所提出的“旅游见证”跟“人地联结”存在内容交叉的情况,再加上我们对“旅游见证”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并不能很好突出慢生活体验的特征,综合考虑后本文将此子范畴进行删除。
④主范畴“具身实践”修改为“状态松弛”,对应范畴“身心疗愈”修改为“情感宣泄”。
旅游者脱离其日常生活和惯常环境进入旅游地后,在丽江古城慢氛围的感染下,身心开始进入了一个很松弛的状态,他们才会去留意平时不在意的东西,体现为感官放大、情境触动和生活比较,最终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因此,本文认为“状态松弛”更加贴合旅游者慢生活体验的内容,并且认为“情感宣泄”和“身心疗愈”存在着程度和先后顺序的差异,本文认为“身心疗愈”应该才是旅游者慢生活体验后的最终状态,因此将子范畴“身心疗愈”修改为“情感宣泄”。
⑤主范畴“深层沉浸”修改为“生活沉浸”。
考虑到旅游者在慢生活体验中所达到的沉浸状态是对于当地慢生活的沉浸,本文认为“生活沉浸”相比于“深层沉浸”更能凸显慢生活体验的特征。此外,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生活沉浸”的子范畴进行划分,划分为“时间错位”和“地方融入”。
⑥主范畴“自我对话”修改为“价值实现”。
本文通过对编码结果进行重新梳理发现,除了自我对话内容,旅游者在慢生活体验后还实现了脱嵌日常生活以及疗愈身心的休闲价值,这对于关注生活品质与身心疗养的慢生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将主范畴中的“自我对话”修改为“价值实现,并将”“脱嵌日常”“自我对话”和“身心疗愈”共同纳入为“价值实现”的子范畴。
第三,就数据对编码效度支持的问题,我们进一步采用滚雪球的方式补充了10份访谈样本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以实现不同数据来源的交叉印证,并对2.3小节资料来源进行了补充说明。具体可见模型阐释中的4.1-4.3小节。另外,本文的模型图和主轴式编码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专家
编码还是要再斟酌。如表2“意义建构”部分,“旅游见证”后面的一系列行为,照片、写真、影响……等,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人地联结”的一种记录方式,所谓“纪念品”。希望作者(们)继续打磨,做出必要的修订完善;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这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结合您所提出来的问题,再加上我们对“旅游见证”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其并不能很好突出慢生活体验的特征,综合考虑后本文将此子范畴进行删除。从分析的文本来看,互相拍照在古城旅游的慢生活体验中更多是一种社交互动,包括拍照前的姿势准备、拍照时的互动,以及拍照后的分享与评论等。这一活动是旅游者在旅游地的空间实践之一。因此,我们将“互相拍照”这一核心概念放到空间实践中的社交互动范畴之中。
专家
3.4小节“本文根据理论饱和度原则,在所有样本中随机抽取1/3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吕宁等,2021)”,参考文献最好替换为直接介绍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方面专著或专文;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已将参考文献替换成陈向明的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包括对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标准。同时,我们也根据专著内容对3.4小节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专家
图2及其相关文字分析中,为何要强调“不在场体验”?通常目的地与体验并提的时候,要么只关注“在场体验”;其中可能包含“想象”和“回忆”这样的“不在场”成分,但必然是与现场的一些物与事有关联的。希望作者给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作者
本研究强调“不在场体验”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在场体验与现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会对“在场体验”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记忆驱动”是在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广、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等外部因素刺激下所形成的,这意味着旅游者在前往古城之前,古城旅游地有关慢生活的碎片化的景观信息组合就促成了旅游者对古城慢生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驱动作用,推动旅游决策的形成;“自我解脱”需求的产生源于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与束缚,而古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满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等精神需求,在古城旅游地慢生活体验的供给与旅游者自我解脱需求相匹配的拉动作用下,也激发了旅游者前往古城的动力;“情感寄托”是指旅游者在出行前与旅游目的地建立心理上的联系,例如对旅游目的地的惦记与向往,而这些情感的产生源于旅游者对古城旅游地慢生活的想象,同样与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有关。因此,由“记忆驱动”、“自我解脱”、“情感寄托”所组成的“精神唤起”与旅游地现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关联,并对旅游者在场体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旅游者在场体验的重要前因。
综上所述,“不在场体验”属于旅游体验的重要构成,同时,从理论依据来看,也与许多学者的观点相契合。例如:朱宇轩等(2023)将旅游者美食体验分为“不在场体验/离场体验”和“在场体验”;宋振春(2020)等将“旅游前的情感欲望与身体挑战”(不在场)纳入旅游体验过程的分析;马天(2015)等将“预期体验”,即旅游者意象/想象(不在场),纳入旅游体验社会建构过程的分析等。
[1]朱宇轩,谢彦君,王一雯.旅游世界的美食意象及旅游者的美食具身体验——基于表征和非表征的双重视角[J].旅游学刊,2023,38(4):115-132.
[2]宋振春,王颖,葛新雨等.身体痛苦如何成为情感享受——身心交互视角下的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学刊,2020,35(10):109-121.
[3]马天,谢彦君.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一个系统论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5,30(8):96-106.
专家
所引述的马蜂窝原始材料,建议用脚注方式给出出处。我尝试搜索了文章的第一条材料,4.1.1小节第二自然段的“累了,进入一家咖啡馆,坐在窗边,安静地看着白云在天上流动,不来丽江,我真的无法想象我这种急性子会坐在窗边喝咖啡看云”,没有在马蜂窝网站上发现其相关页面;
作者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文章所引述的材料均来源于马蜂窝网站游记,如“累了,进入一家咖啡馆,坐在窗边,安静地看着白云在天上流动,不来丽江,我真的无法想象我这种急性子会坐在窗边喝咖啡看云”来源于马蜂窝有关丽江古城游记中的第194页,篇名为“风花雪月,云烟成雨 泛舟轻摇之际,沐浴阳光”(如下图所示)。为了确保资料引述的真实性,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已在文章的第8-13页将引述部分标了脚注。
专家
材料的选用要更为谨慎。例如,4.1.2小节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这虽然比不上古城酒吧里的情调,比不上特色小店里漂亮的装修 ,但我们看到了,在忠义市场,这里还有丽江的生活,真实的、水淋淋、活生生的生活”,很明显讲的并不是“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而是古城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忠义市场)。除非,作者(们)将“丽江(作为一个地级市)”的范围都理解为“古城”。通常,丽江古城即指“大研古城”,那么只要出了古城的范围(如忠义市场),你最多可以解释为生活的自然延伸,但不能倒过来做比较,说它跟丽江的生活一样。这里当然会存在争议,人们所想象的地方的范围、它通常被指向的范围、实际行政边界上的范围……会出现彼此交叉乃至混淆的情况,那么至少在引述材料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回避这些分歧;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为了回避分歧,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已将4.1.2小节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材料引述修改为“丽江的第三天,我们依然将自然醒进行到底,哈哈,不要太舒服哦,和前一天一样,买菜做饭逛小巷,这样的感觉实在想让人留在丽江”以及“四方街那里有很多穿着民族服装的中老年妇女手牵手围成一圈跳舞,这种舞蹈好像是纳西族的打跳,看着很有活力,被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情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也加入其中了”。
专家
结论部分的一些结构化的观点输出,要更谨慎一些。例如,第416行说,“将情感寄托作为新的慢生活体验的驱动因素,发现了具身实践和自我对话是慢生活体验的重要内容”,值得追问的是,何以“情感寄托”就不是慢生活体验的“重要内容”了?倒过来,何以“具身实践”就不是慢生活体验的“驱动因素”(或“生成基础”)了?在这些地方通常要求有极为细腻的语义区分,严格避免分歧,建议作者(们)再花心思做必要的调整;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文章在结论部分的一些观点表达确实有待斟酌。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们对编码的调整,我们已将5.2小节研究讨论第二段“将情感寄托作为新的慢生活体验的驱动因素,发现了具身实践和自我对话是慢生活体验的重要内容”修改为“慢生活体验强调精神唤起的驱动、身心状态的松弛、时空上的生活沉浸和休闲价值的升华,这一实现过程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体验”。
专家
第428-433行的整一句话显得比较多余,而且其中一些内容并未在文章中得到分析呈现,也不是能够“推论”出来的东西,建议删除;
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可能由于打开设备或软件不同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行数与您的不一致,恳请您列举所提及句子的部分文字,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具体的文段,再次感谢您的用心。
第2次复审意见
审稿结论:修改后发表
专家
文章基本上在西方理论语境中展开,当然从解释一种所谓“现代生活方式”来说并无不妥,然而,“慢”以及“古城”中的“慢”,是否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十分贴近?作者能否在最后一段中也倡议一下:未来可以从中国文化角度展开阐释性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延展性、对话性?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慢”以及“古城”中的“慢”体现了对时间、自然、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多方面内容的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十分贴近,确实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以延展相关理论研究并与西方理论语境形成对话。我们已在5.2小节研究讨论的最后一段补充了“从中国文化角度对‘慢’与古城中的‘慢’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展开阐释性分析”的研究展望,从而为慢生活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参考。
专家
2.2扎根理论方法部分,不需要追溯方法渊源(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已经接近于常识)。直接说明采用的是哪一种扎根、理由何在,即可;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已在2.2小节研究方法部分将扎根理论方法渊源的相关描述进行删减,并补充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扎根理论派别以及理由。
专家
对于Rosa等学者专著的引用,最好具体标注出页码,应该才更符合发表规范。
作者
感谢您的建议。为了让参考文献的引用更加规范,我们已将文章所引用专著的页码在参考文献中进行了标注。
主编终审意见
审稿结论:修改后发表
很好的选题,已修改完善,可以发表。
微信号
官网
《热带地理》是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每月5号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品质、规范、高效、引领”
办刊方向:“精品化”“特色化”
报道地域:突出但不完全局限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
服务承诺:公平•热情•高效
核心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荷兰Elsevier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瑞典DOAJ数据库; 荷兰GEOBASE数据库;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评价数据: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 3.364;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3.000
联系我们:020-37656960(稿务、编务、财务);020-37656954(期刊负责人)
E-mail:bjb@gdas.ac.cn;12587175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