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福州人便开始了一天的茶生活。那热气腾腾的早茶,仿佛是他们迎接新日的仪式,不喝上一口,精神便难以振奋。即便是不常饮茶的人家,也必定备有茶器和茶叶,以备不时之需。
正如古语所说,“寒夜客来茶当酒”,客人踏入门槛,迎接他们的总是一杯热茶,这是福州人热情好客的体现,也是他们生活哲学的流露。
福州人对茶的偏爱,尤以岩茶为甚。岩茶经过精心炮制,香气浓郁,充分展现了茶叶的本质香气和味蕾感受,成为福州人心中的“有福之茶”。岩茶不仅为闽南茶叶打开了市场,也让闽西广东客家人的功夫茶更上一层楼,将茶艺推到了高雅的范畴。然而,福州人偏爱岩茶、红茶,并非仅仅因为茶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其适宜性。
福州地处华南沿海,海鲜是餐桌上的常客。但海鲜性寒凉且嘌呤高,福州人认为多数茶性偏“冷”,容易伤肝,因此并不偏爱。而山茶在制作过程中未过二遍火,茶色偏淡,清汤寡水,用来招待客人显得不够体面,故而也不时兴。岩茶与红茶,则因其独特的韵味和暖身效果,成为福州人的心头好。
福州人不仅爱喝茶,更懂茶。
泡茶的程序十分讲究,所花费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饮茶本身。
茶器是泡茶的关键,福州人偏爱鲜红色的宜兴陶壶,大小适中,便于握持,称之为“小掌”。
配套的茶杯小巧精致,用这样的茶器泡出来的茶,被称为“小掌茶”。
此外,茶盘、茶洗也是必不可少的。茶洗在福州茶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能用来冲洗茶杯上的茶渍,因为茶渍被视为最宝贵的东西。茶渍醇厚的茶器,甚至能成为传家宝,只在好友和上宾来临时才拿出使用。
泡茶的程序同样繁琐而讲究。首先要烫壶、烫杯,将瓷壶和茶杯放在茶洗中,用烧开的沸水冲烫。接着,倒掉茶洗中的水,将瓷壶放在茶洗中,放入茶叶。茶叶通常要装满壶,这样冲出来的茶才够劲。水开后,冲进瓷壶中,浮上来的泡沫要再次冲水弄出。盖上壶盖后,再从壶盖上淋下沸水,以保持壶内外温差,防止热气散失。这时,泡茶高手会将第一遍的茶全部倒进茶洗中,这就是“头遍脚渍,二遍茶叶”的由来。
第一遍茶倒掉后,第二道水马上冲进去,依然要冲到壶盖盖下后水有少量溢出。然后立刻添茶,不能拖延,最忌讳浸茶。添茶时,要用手指按着壶盖,将壶旋转九十度,壶嘴冲下,快速绕着已经排列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这叫做“关公巡城”。接着是“韩信点兵”,将后面的少量茶水甘美地点入每一杯。
主人在泡茶完成后,才会开始请茶。关系亲密的茶友以手势示意,一般的朋友则客气地端起茶盘请客人随意选一杯。但决不能端茶杯奉茶,因为“小掌茶”的茶杯太小,温度非常高,容易失手。品茶时,不能一饮而尽,要先浅浅地抿一口,在嘴里稍留,再慢慢吞咽。吞咽后,可以“咂”两下,品味方才留下的芬芳。若是好茶,这时就会有回味从喉中泛起。
内行的茶仙在第一口下去后就会初评,三四口饮完第一杯后还要续评。这样,即便是陌生人也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茶的种类、茶叶的收藏到水质的优劣、茶器的趣闻等等,都可以各抒己见。高手甚至一杯茶就能领略出是春茶还是秋香雪片。若是不懂,也不妨称赞几声“喉咙很舒服”,只是千万不要嫌茶杯太小,喝起来不解渴。
茶喝多了容易“茶醉”,因此福州人在喝茶时也会备些“茶配”,如酥糖、圆子等特色糕点。这些糕点不仅能解茶醉,还能增添茶趣。
福州是一座文化历史古都,许多文人雅士都生在此间,如林则徐、冰心、林徽因、林语堂等。他们让这座文化古都变成了有福之地、有福之州。以往福州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的茶肆,别名“茶几仔”,是“讲古”场。一壶茶,慢斟浅酌,听着“讲古仙”人前摇扇,醒木拍桌,讲《三国》述《水浒》,不啻是休闲歇息的好地方。
如今,“茶几仔”虽然已不多见,但在福州的名胜古迹游玩地,无不设有现代的茶肆。尤其是三坊七巷的文儒坊和西禅寺的禅香寂静雅座,面对广阔天地,邀三五好友,一边饮茶,一边听涛观潮,已是福州人假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福州,这座儒雅之士的驻留之所,也是南茶的长留之地。正山小种又到了秋收之际,白毫银针也在期盼明年的春季来临。
在福州喝茶,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验。让我们在茶香中,品味福州的韵味,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01.一篇文章,看懂“粮食之母”--藜麦,每天吃一点儿,告别亚健康
02.郁闷!喝了这么多年的玫瑰花茶,都喝错了,它才是茶饮玫瑰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