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正在举办中,我想很多朋友们都关注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混双夺冠后,球拍被踩坏的事件。具体是怎么弄坏的,是人为弄坏的,还是不小心弄坏的,网上众说纷纭。我不是福尔摩斯,也不是奥委会,这个自然不是我今天想讨论的内容。
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内容是,从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下,断拍事件对他后续比赛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有关于育儿的一些反思。
在2020年出版的《精准学习》中,作者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一个内在的心理模型。我们的大脑里面有数以万计的内部模型,帮助我们和外界互动。比如说,我出门送孩子,怎么走的路线图已经存在我大脑里面。如何开车,控制速度,转弯,这一部分的动作记忆也已经存入我的大脑模型中,我只需要调动它们即可。同样地,王楚钦对踩坏球拍的一系列动作记忆(速度,角度)也在经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后,都存入了他大脑模型里面。
那么,刻意练习的时候到底在做什么?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做做这个小实验。
我们找到一副并不适合我们的高度近视眼镜戴上,尝试抓取东西来。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就是视网膜上的目标,我们要能够抓住它。输出,就是我们手指的方向。一开始,我们可能抓歪了,手会伸到标准物体的右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调整自己的参数,指挥身体向左去调整自己的动作。经过不断的失败和尝试后,输入和输出的偏差慢慢就会减少。
但是当我们如果摘下眼镜,还是按照之前的位置去抓取物品,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会发现手指太靠左了!
看完这个例子,是不是能理解为什么球拍对一个运动员如此重要了。运动员刻意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输出不断去调整心理模型的参数,从而不断减少目标和反馈之前的误差。真正的学习过程,往往要调整数百个数千个参数,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关键是,这些参数都是针对同一个球拍而言的。然后,当我们换了球拍,就好像上面的例子,我们拿掉了高度近视眼镜,现有的参数就和旧的不兼容了,那么我们犯错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了。
这里面还有一些我并不清楚的具体内容,比如说,王楚钦在平日练习的时候,副拍使用频率如何,大脑内部模型的参数有没有校准好。
如果说王楚钦的副拍其实用得也很好,而且经过练习后的大脑模型几乎也能校准得和主拍无异。另外一个对他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是球拍断了后,他内在的想法。
心理学上面有一个说法,叫做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当一个人相信某件事情是真的或者预期它会发生的事情,这个人会产生与信念一致的行为。简单来说,人的信念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不是王楚钦本人,所以自然就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是在球拍被踩坏,而且对副拍信心并不大的情况下,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有没有可能会产生“完蛋了,我驾驭不了这个拍子“这类比较消极的想法呢。在自我实现预言的驱动下,自己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现微妙的改变。
关于自我实现预言,同样也适用于育儿方面。人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会不断地向自认为正确的方向靠拢,选择性地认知,记忆或者做出能证明自己正确的事情,最终会使预言成真。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喜欢撒谎,那么我们就会自然会选择一些片段或者事情证明孩子喜欢撒谎,那些不支持的片段和例子,反而会被我们过滤掉。久而久之,我们就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
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实验结果。
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喜欢撒谎,那么孩子大概率会不会撒谎呢?如果我们给孩子贴这种标签“不爱学习”“不聪明”,那么孩子大概率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最后,分享一位我很喜欢的美国教育者马文柯林斯的一段话,来自《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给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位家长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为了给孩子建立自尊心,你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的孩子们,他们是独特的,聪明的和有价值的和个体。
不要羞于拥抱他们或者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知道你的感受,要一如既往地经常地告诉他们你的感受。